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朝鮮政府因不能控制國內的東學黨起義,被迫向宗主國大清王朝求援,日本也乘機派兵到朝鮮,從而引發了以清軍慘敗而告終的平壤戰役。
在戰役中,本來可以先發制人、主動出擊,率先取得局部戰爭的勝利,甚至有可能獲取對日作戰勝利的清軍,卻沒能充分利用良好的戰機殲敵,終致自己敗北。其原因何在?
一、戰機頻現,平壤清軍卻屢屢錯失。
1、未能乘機殲滅日軍的先頭部隊。
當清軍已經駐守平壤後,日軍大部還在赴朝途中。直到8月22日,日軍才集結於漢城。
陸續集結於漢城的日軍(圖景)
已經進入朝鮮的部隊,由於路途艱險,天氣炎熱,後勤保障不到位;加之,沿途時時遭到朝鮮武裝力量及民眾的襲擾,故向平壤的推進也很遲緩。
在這種情況下,兵力優於在朝日軍的清軍,如能主動進攻,在朝鮮人民的支援和配合下,擊敗已經進入朝鮮國境的日本先頭部隊大島混成旅團,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由於奉命統率平壤諸軍的葉志超,根據李鴻章的“先定守局”的消極作戰部署,未能主動進攻尚未集結完畢的日軍,喪失了挫敗敵人的良好時機。
2、未能各個擊破分路進軍的日軍。
日軍分兵多路進攻平壤時,其兵力分散,各路的兵力都比較單薄。
進軍平壤的日軍(圖景)
而且,當時日軍的給養沒有保障。川崎三郎在《日清陸戰史》中説:
“北進各隊及元山支隊,其行進途中備嘗給養缺乏之苦。師團本隊除粗米飯外,副食毫無,僅以一匙之鹽,供數日之食”;“糧食缺乏,以致師團長也無米飯可食,僅食黃粟充飢”。
此種情況下,清軍如果能利用日軍分路進攻,後勤供給缺乏之機,集中優勢兵力,主動出擊,着眼其薄弱部位,打擊其一路,以獲取局部戰爭的勝利,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清軍也沒能抓住時機,及時打擊日軍。
3、未能利用朝鮮的有利形勢擊敗日軍。
日軍進入朝鮮後,朝鮮朝野上下,同仇敵愾,堅決反擊日寇的野蠻入侵。
當日軍進攻平壤時,朝鮮人民積極備戰,通過多種途徑、形式,抗擊日寇,極力阻撓其進攻平壤的軍事行動。如進攻平壤的日軍的偵察騎兵,在瑞興、平山一帶遭到朝鮮人民的痛擊等。
積極備戰的朝鮮民眾(圖景)
漢城一帶的朝鮮臣民,熱切期盼着清軍的勝利。自大院君以下,都秘密向清軍通報日軍的行動訊息,盼望清軍進攻漢城。
伊藤博文在《秘書類纂》中説:“大院君事大心熱中沸騰,……。陽對日本大鳥公使表示非常誠懇,……,與在平壤清軍暗通,表裏相援,企圖擒捉日本公使”。
這種形勢,對清軍是十分有利的。如果清軍主動出擊,在朝鮮人民和政府的支持下,有可能取得進攻日軍的勝利。然而,由於消極的防禦策略,導致清軍坐失有利戰機,最終被日軍圍而殲之。
4、日本也認為清軍失掉了戰機。
對於清軍失掉“主動出擊”之良機的問題,日本的軍事評論家羽田甚八認為:清政府詔令清軍統帥葉志超,乘其不備,出其不意,擊退向北方進軍的日軍,是正確的戰略部署。
尊奉李鴻章命令的葉志超(圖像)
如果葉志超執行了清政府的命令,“則使當時分離日軍之行動齟齬,不能在同一時期現出於平壤城下,因是至少可緩平壤陷落之期。”
他還認為,“若清軍正當行動”,阻擊日軍的任何一路,“則可得逐次各個擊破之機會”。但是,清軍將領不能採取“如斯果敢之策”,“其南下邀擊之頓挫,實清軍之不幸也”。
系列戰機的錯失,主要緣於清政府高層的意見分歧。
二、戰機錯失,皆因李鴻章消極避戰。
清軍進入朝鮮後,在進攻與堅守的問題上,光緒帝與李鴻章君臣之間意見相左:
光緒帝主張主動進軍;李鴻章執意消極避戰。
1894年8月2日,清軍到達平壤之前,光緒帝就要求李鴻章,命令清軍各部,晝夜兼行,以最快速度到達漢城。但是,李鴻章認為,時局不利於清軍南下,極力主張“先定守局,再圖進取”。
主張主動出擊的光緒帝(劇照)
8月16日,光緒帝又詔令李鴻章,命令各將領,率領軍隊,迅速進軍。8月22日,光緒帝再次指示李鴻章:“應迅圖進剿,先發制人。”同時,光緒認為,如果一味“遷延不進”,將會“坐失事機”,為此,應“剋期進發,直指漢城”。
9月4日,當光緒帝得知日軍已經由漢城北上進攻平壤時,就又督促李鴻章:“不得以兵未全到,束手以待敵人之攻,而於敵之分兵修道,聽其來往自由,不思半濟而擊之術也”。
但是,儘管光緒皇帝一再“嚴旨屢加”,李鴻章卻始終藉口兵力不足,抗旨不遵,極力奉行避戰求和的對敵政策,採取消極抵抗的戰略戰術,屢屢貽誤戰機。而日軍卻步步進逼,最終大獲全勝。
主張消極避戰的李鴻章(圖像)
平壤戰役失敗後,清政府對李鴻章略加薄懲,仍予以重用。並希望他不要灰心喪氣,着力領導好後續戰爭,“以贖前愆”。
李鴻章雖然承認自己“調度無方”,但他沒有悔悟,更沒有振奮精神,反以平壤失敗為理由,繼續推行其消極避戰的錯誤方針,從而極大地影響了中日甲午之戰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