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范仲淹奉命鎮守邊關,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詞,全篇都是千古名句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經典

范仲淹,字希文,出生於江南水鄉蘇州,北宋著名政治家,同時也是才華與人品俱佳的文學家。范仲淹去世後,朝廷賜諡號為“文正”,這是古代文臣的最高榮譽,縱觀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獲得“文正”之諡號的大臣並不多,大約只有三十人。很大一部分人,最早了解范仲淹的事蹟,是通過他的《岳陽樓記》。
滕子京重修岳陽樓,想寫文章紀念此事,奈何自身水平有限,於是給好友范仲淹寫封信,請他出手相助。其實,范仲淹沒有去過岳陽樓,但不妨礙他創作,從而有了家喻户曉的神作。千百年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境界,幫助迷茫中的世人走出困境,讓心存執念之人豁然開朗,這種超然脱俗的心態,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
非但如此,在文章結尾,范仲淹闡述樂觀的濟世情懷,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是被稱為千古絕唱。一直有“北宋無名將,南宋無名相”的説法,筆者不敢苟同,且不説面涅將軍狄青,范仲淹的軍事才能,也配得上名將的稱號,用“文能安邦,無能定國”形容範仲淹,一點問題都沒有。
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政權,不久後進犯北宋邊關,雙方在三川口展開激戰,結果宋軍戰事不利,西夏軍隊準備長驅直入。形勢非常危急,平日裏能言善辯的大臣,此時都選擇沉默,宋仁宗想到了范仲淹,立即把他召回京城,任命他為陝西經略安撫副使,火速前往邊關防禦敵人的進攻。
范仲淹已經五十多歲了,但他沒有任何怨言,願意為君王分憂,為保衞江山社稷拼殺,踐行“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準則。根據實際情況,范仲淹採取“屯田久守”之策略,修築戰略工程,同時想方設法聯絡羌族,以利誘之,以德服之,並且親自帶兵擊退敵軍。
經過一系列整頓,鞏固了西北邊防,西夏軍隊對范仲淹既忌憚又尊敬,稱讚他“腹中有數萬甲兵”,李元昊主動議和,雙方開啓長達幾十年的和平。鎮守邊關期間,范仲淹展示出過人的軍事才華,深得皇帝賞識,他也沒耽誤文學創作,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詞,全篇都是千古名句,併入選教材。
《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上片屬於景色描寫,秋天容易產生傷感之情,如同劉禹錫所言:“自古逢秋悲寂寥。”作為邊關守將,范仲淹對秋景的感觸更深,運用對比的手法,闡述邊塞的風光與南方不一樣,成羣結隊的大雁向衡陽飛去,準備在那裏度過秋冬,彷彿沒有任何不捨。通過寫大雁南飛,烘托出壯闊悲涼之感。
黃昏時刻,軍營裏的號角響起,同時夾雜着風聲、羌笛聲,打破原本的寧靜。望着連綿不絕的山峯,被霧氣籠罩,太陽即將落山,孤零零的城門緊閉。此情此景,不禁想起千里之外的家鄉,已經許久沒有書信,不知家人生活如何,給自己倒滿一杯濁酒,緩解對家鄉的思念。也可以理解為,詞人先喝了酒,才產生思鄉的愁緒。
戰事尚未結束,需要繼續留守邊關,不知何時才能歸去。遠方響起哀怨的羌笛聲,地上佈滿秋霜,使人更加感到淒涼。夜深人靜,將軍和士兵都沒有睏意,戍邊的生活太艱辛,將軍愁白了頭髮,士兵也黯然落淚。有人覺得,范仲淹的這首詞比較消極,沒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那般慷慨激昂。
筆者卻認為,並不是消極,而是對戍邊將士生活與心理的客觀描述,複雜而又矛盾的情感交織在一起。渴望建功立業,又想盡早結束戰爭,將士們可以回到故鄉與親人團聚。范仲淹或許不是聖人,但他趨近於聖人,作為臣子,他屢次因勸諫被貶,卻依舊不改初心,以“為君王分憂,為百姓請命”為己任,名利對他來説不重要。
同僚梅堯臣勸他想開點,少管閒事少説話,這樣就能少得罪人。范仲淹對梅堯臣的話表示理解,但他不會那樣做,並且説了八個字:“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堪稱北宋最強音。如此格局,如此氣魄,如此風骨,不愧是范文正公,定當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