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輪英超比賽,曼聯客場1比2負於升班馬哈德斯菲爾德,吃到本賽季的第一場敗仗。而更為令人揪心的是,後防大將菲爾·瓊斯在上半時就早早因傷被換下場。不過,還好後者只是小傷,很快復出。
北京時間10月25日,據曼聯官網透露,主帥穆里尼奧稱,鐵衞菲爾·瓊斯對前者説,他已經痊癒了,能夠趕上本週六在主場與熱刺的強強對話。
在聯賽盃第四輪的比賽中,曼聯客場2比0淘汰斯旺西,成功晉級下一輪。賽後的採訪中,穆里尼奧直言,這對我們非常舒心,這場比賽我們沒有再出現傷員。因此,這是對我們是美好的一天。
談到菲爾·瓊斯的傷情和復出時間,穆帥回應,我認為瓊斯將很快復出,因為他今天已經入選了替補名單。還有,他告訴我,他已經準備好上場了。而且我需要他,所以我相信他在本週六的比賽會比此前踢的更好。
説到其他傷員,葡萄牙教頭稱,除此之外,我沒有其他消息和其他希望了。曼聯官方披露,拜利和羅霍將很快恢復正常訓練,有望儘快踢上比賽。而對於博格巴,仍然沒有任何歸隊時間。
本賽季菲爾·瓊斯對曼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面的英超能夠保持多場不失球,全靠他和拜利組成的中衞線。而當他受傷被林德洛夫換下場後,瑞典中衞的表現簡直就是災難性的,直接導致球隊丟掉兩球,同時吃到賽季首場敗仗。筆者希望本週六菲將軍和斯莫林組成的後防線,能夠頂住熱刺火爆的進攻力。本場焦點大戰,曼聯小報將密切關注。
0
1
首先,大家不要被電影的名字嚇到了,《死亡詩社》並不是一部驚悚片。
它的本名是
DEAD POETS SOCIETY
,香港的翻譯是《壯志驕陽》。
它和青春有關,和你的人生選擇有關。
現在正值畢業季,很多大學生朋友們
(當然,還有一些已經參加了工作的朋友)
都覺得無比的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做什麼。
如果,你也是這個迷茫的羣體之一,那麼,我推薦你去看看這部電影。
電影的故事很簡單,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師,一羣普普通通的孩子,一間普普通通的學校。
老師上課的方式也很“普通”,比如:
在第一堂課把學生帶出教室;
讓大家把課本撕掉;
或者,和學生一起跳到講台上。
總之,你所能想到的上課方式,他都不做。
(就是這麼任性~)
“啊!我知道了。這是一部對傳統教育反抗的電影!”有朋友驚呼道。
雖然這樣的説法也沒錯,但我們不能就這樣概括了整部電影,因為它的價值,遠不止此。
它引導我們去自我思考;它帶領我們,傾聽自己的聲音。
0
2
在電影中,老師用了各種各樣奇怪的方法,其目的無非就是希望讓孩子們跳出固化了的學習模式,轉而投向自己的感受。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的人找到了自己所喜愛的事情,走上了真正屬於自己的道路。
然而還有那麼一大部分人,卻在選擇的岔口,迷了路。
我們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擁有了很多的角色:
在父母面前,我們的角色是孩子;
在老師面前,我們的角色是學生;
在妻子的面前,我們又是丈夫;
還有同事、還有朋友、還有路人,還有好多好多……
複雜的社會關係帶給了我們各種各樣的角色,越長大,角色越多。
而角色意味着責任,越長大,責任越重。
於是,為了做一個有擔當的人,或是為了其他各種各樣的目的,
我們扮演好了好子女;
我們扮演好了好學生;
我們扮演好了好丈夫、好同事、好朋友……
好多好多。
我們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各項職責,我們認為似乎對得起自己了。
然而,我們卻始終覺得,少了點什麼。
到底少了什麼呢?
我們百思不得其解。
可是,我們的心裏面的確有什麼在呼喚。
最後,《死亡詩社》給出了答案。
原來,我們忘記了最最
重要的角色,
那就是在你面前的,你自己。
0
3
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論意識或沒意識到。
小時候,我們都寫過一篇作文,叫《長大後的夢想》。
然而,我們大多數人,卻只記得了長大,忘掉了夢想。
你説,做人得現實,不是人人都是藝術家;
你説,你愛你的家人,你得對得起他們的期待。
的確,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難題,而且難以調和,讓人無奈。
我沒有辦法用置身事外的態度告訴你,做人一定要好好追尋自己的夢想,不要讓自己後悔。
因為我們要面對的現實,實在是太殘酷了。
但是,我們可不可以不要被命運完全壓死?我們可以不可偶爾聽聽自己的聲音?
真正可怕的事情不是人死了,夢沒有實現;
真正可怕的事情是人死了,卻從沒有找到過自己的夢。
正視一下“我自己”這個角色吧,偶爾聽一聽自己的聲音。
不管現實把我打壓成了什麼樣,不管我被迫做了多少的選擇,
只要我還能聽見自己的聲音,
只要我還有自己的想法,
我就是一個擁有着夢想的青年,
我的靈魂依然閃着光。
而這一點微光,將帶着我在現實的荊棘中,勇敢前行……
這樣,當我們死的時候,我們大概才不會感嘆,白活了一場吧。
(2017-05-26)
文:正心堂
自殺已經成為中國十五至三十四歲人羣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而5歲-24歲年齡段自殺的人數和比例,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為什麼?
在這個呼喚夢想、相信夢想
的時代,為什麼如此多孩子在他們的花樣年華,選擇了
呼喚死亡、相信死亡?
我們已經做過了太多社會化數據分析,比如:學習壓力過重佔第一位(45.5%),其次為早戀(22.7%),父母離異(13.6%);
我們也已經進行太多的全面發展與改革,比如:現代化教育、素質化教育、產業化教育;
但是,有誰追問過,當每一起真真切切的自殺事件發生後,孩子的父母做了什麼?孩子的老師做了什麼?
你以為每一位涉事的父母、老師、同學都會認真反思;你以為每一個鮮活生命消失一定會讓大家從此懂得生命的意義,然而,真的嗎?
《死亡詩社》,這部上個世紀的美國經典電影(豆瓣評分9.1,至今仍舊排名TOP100,曾獲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時美國教育存在的重大問題,而時隔近三十年後,它反映出的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中國式教育的現狀。
《死亡詩社》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因為它沒有僅僅停留在“是什麼造成了孩子的死亡”,而是更進一步的逼問:
“即使孩子死了,又怎樣?”
孩子死了,是殘酷的事實,但更殘酷的事實是:
即使我們以“愛”和“教育”的名義親手逼死了孩子,
我們依舊不懂得什麼是“愛”,
我們依舊不懂得什麼是“教育”。
如果你有膽量,可以叫我船長
還記得中國的“衡水中學”、“黃岡中學”、“上海中學”?
《死亡詩社》講述的故事便發生在美國的頂尖中學——擁有75%常青藤大學升學率的威爾頓預備學院。
這是一所以高升學率和嚴格管理著稱的學校。
開學典禮上,校長讓學生們全體起立大聲背誦的,便是
“傳統(Tradition);榮譽(Honour);紀律(Discipline);優秀(Excellence)”
的校訓。
許多家長舍盡家財、費盡心思、託盡關係就是為了把孩子送進這所學校,指望着他們從此考上名牌大學,將來成龍成鳳。
這與萬千中國式家長現在正在做的,可謂一模一樣。
尼爾的父親並沒有多少錢,也沒有多少背景,但這位父親還是拼盡全力將唯一的兒子——尼爾送進了威爾頓預備學院,指望着將來他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進入美國上層社會。
尼爾其實是外向、自信、乖張和熱情的,而且成績優異,但是剛開學,當父親得知他想要繼續校史年鑑的編撰計劃時,父親找到他,一句:
“不行,等你上了醫科大學,你才自由,而在這之前,你必須聽我的,明白嗎?”
尼爾便放棄自我,怏怏走回了寢室。
而這句
“等你上了大學你才自由,在這之前你必須聽我的”,又是當下多少中國式父母的口頭禪?!
託德的家庭更加有實力,而且託德的哥哥正是威爾頓預備學院的畢業生,是全國優秀畢業生代表。內向、沉默、缺乏自信的託德一直生活在哥哥的陰影下。
當諾蘭校長握着託德的手,一句:
“令兄是我們學校最出色的學生”
,讓本來就壓抑的託德更是低下頭。
同樣的,這句
“你看,別人才是最優秀的”,又是當下多少中國式老師和家長的口頭禪?!
然而,就是這羣鮮活的年輕生命,就是這羣站在典禮上喊出:
傳統(Tradition);榮譽(Honour);紀律(Discipline);優秀(Excellence),歡迎來到威爾頓”的生命,
當他們關上寢室的門;當校長、老師、家長統統不在;當他們可以自由叫喊時,他們自主起立,大聲喊出的,卻是:
“嘲弄(Travesty);恐怖(Honor);頹廢(Decadence);排泄(Excrement),歡迎來到地獄。”
沒錯,這才是學生心目中真正支撐這所地獄般學校的四大支柱;這才是學生認可的真相。
但是,這樣的叫喊,這樣的真相,只能發生在寢室裏。走出寢室的門,這羣年輕的生命早已學會和校長、老師、家長一樣,戴上面具,活在校訓當中。
這樣矛盾而分裂的生活,隨着基汀老師(羅賓·威廉姆斯飾)的到來,像破冰一樣,開始被一層層打破。
吹着口哨,哼着小調,夾着書本晃了一圈,居然走出了教室......
這便是基汀老師的亮相,學生們傻了,面面相覷,第一堂課,他們無所適從地跟隨基汀老師走出了教室,站到了校史陳列的櫥窗前。
櫥窗內,是這所學校多年前畢業生的合照,是一羣同樣年輕過、夢想過、微笑過的生命,然而,這些生命都已經化為塵土,都在蹉跎歲月中變老、死去,只留下這些照片封存在記憶裏。
耳邊,基汀老師輕聲説道:站在這裏的每一個生命,都在不斷變老、走向死亡,聽聽櫥窗裏已逝的他們對你們的忠告吧:
“Carpe Dien, Seize the Day, Make your life extraordinary”。
“抓住時光、抓緊時間,孩子們,讓你的生命不同尋常。”
第一堂課,不是打雞血,而是讓學生看見“死亡”;
第一堂課,不是樹權威,而是告訴學生自己也畢業於這所地獄般的學校,但自己活過來了;
第一堂課,不是講知識,而是喊出了惠特曼寫給林肯的那首著名詩的開頭:
Oh, captain, my captain(啊,船長,我的船長)
然後問這羣被壓抑的生命:如果你們有膽量,也可以叫我船長!
正是在那一刻,尼爾、託德、查理、諾克斯等這些年輕的生命,在冷漠中看見了稍縱即逝的年華;在懷疑中看見了只敢躲在寢室裏叫喊的自己;在矛盾中看見了自己正在被一步步分裂的生命。
“未知生,焉知死”
,是的,而這羣年輕卻卻被壓抑得早已死亡的生命,第一次在“死”中看見了“生”的意義,他們開始明白:
“未知死,焉知生”。
詩,美,浪漫,愛,才是我們生存的原因
“讓你們的生命不同尋常”!
接下來,便是這位基汀老師以此為目標,用獨立特行的教學方法,喚醒着一個個僵死的生命,讓一個個自我重新綻放:
第二堂課
,基汀老師打破知識侷限:他將教課書上詮釋的,關於判斷詩歌優劣的方法批判得一文不值,並讓學生們用最極端(其實也是學生最喜歡)的方式——撕書,來徹底打破自己舊有的對“詩”的認知:
我們讀詩寫詩,非為它的靈巧。
我們讀詩寫詩,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員。而人類充滿了熱情。
醫藥,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高貴的理想,並且是維生的必需條件。
但是詩,美,浪漫,愛,這些才是我們生存的原因......
正是在這一課後,學生們開始對基汀充滿興趣,尼爾首先找到了基汀老師的學校檔案,發現了“死亡詩社”這一塵封的歷史。
當晚,尼爾便決定,和幾位同學一起重新建立“死亡詩社”。
學校熄燈之後,幾位學生在尼爾的帶領下,穿着斗篷,乘着夜色,第一次唱出了心中的詩歌,第一次勇敢奔向自由...
第三堂課,
基汀老師打破課堂侷限:他讓從來只會在下面趴在桌子上聽課的學生,全都站了起來,走上老師的講台,再站到老師的講台上高高觀察四周,看見那從來未曾看見過的東西......
毫無信仰的人羣川流不息/城市充斥着愚昧/生活在其中有什麼意義
啊!自我!啊!生命!/答案是因為你的存在/無可替代的存在
因為富有生命活力的戲劇在繼續
因為你可以奉獻一首詩
正是在這一課後,膽小內向、一直不敢當眾説話的託德開始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了“Seize the day(抓緊時間)”,並嘗試着寫下自己內心的詩歌;
而自信外向的尼爾終於發現了自己的夢想——戲劇,他第一次違反起父親的意願——醫生,釋放出自己內心湧動的那股力量......
第四堂課,
基汀老師打破模式侷限:他讓運動與詩歌完美結合,每一個奔向足球的學生,同時大聲念出那一句句詩歌:
啊,張飽帆於大海吧!
離開這死氣沉沉、不堪忍受的陸地!
離開這乏味的千篇一律的街道、人行道和房子,
離開這凝固不動的陸地,上船吧,
航行,航行,航行!
讓我今後的生活成為一首新的歡樂之歌!
跳舞、拍手、歡騰、喊叫、蹦呀、跳呀、打滾、搖擺,
做一個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碼頭。
正是在這一課後,諾克斯終於鼓起勇氣,向自己一見鍾情的女孩表白,並得到了一次參加派對的機會。同學們都很興奮,簇擁着諾克斯高喊着Carpe Dien(抓住時光);
即使在派對上被女孩的男友暴打後,諾克斯也沒有放棄,並最終贏得了女孩的心,同學們問他“怎麼做到的”,而終於釋放後的他淡淡的回道:“我只是做了我想做的。”
第五堂課,
基汀老師打破自我侷限:讓託德上台讀自己的詩,託德試圖逃避,基汀便讓託德從一聲聲“Yawp”開始,引導託德一步步釋放內在的激情。最終託德在不知不覺中,向全班學生念出了自己的即興創作:
真理就像一條總是讓你雙腳冰冷的毯子,
你怎麼扯,怎麼拽,總也不夠,
踢也好,打也罷,它總也蓋不住我們,
從我們哭着降生,到我們奄奄一息,
他只會蓋住你的臉,不管你如何痛苦,如何叫喊.....
這是託德自己的詩,更是他自己的心。
基汀老師的第六堂課
,打破的是紀律侷限:他讓學生們停止在“一二一、一二一”的口號中集體邁步,而是選擇自己行走,走出自己的步伐與風格,並與他們分享:
也許多少年後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把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裏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正是在這一課後,大膽而充滿激情的查理自己以死亡詩社的名義在校報上刊登了學校應當招收女生的倡議,並在那舉辦開學典禮的教堂裏勇敢挑釁了從來沒有人敢挑釁的校長;
也正是在這一節課後,當託德再次在生日當天,收到父母寄來的與往年生日禮物一樣的文具盒時,尼爾的話終於讓他狠狠的將文具盒甩出牆外,燦爛笑了,兩人從此不再是簡單的室友,而是精神上相互支持的夥伴......
從第一堂課到第六堂課,這是每個學生心靈的釋放,
更是每個觀影者自己的心靈釋放,當你看到全科A的尼爾終於站上了戲劇舞台,讓整個台下為他掌聲雷動時,你同樣聽見了自己那顆跳動而年輕的心。
可是,自由從來要付出代價,解放也從來都面臨壓迫。
就在那一場《仲夏夜之夢》後,劇情急轉直下,終於有人按捺不住,敲響了自由的喪鐘。
是誰害死了尼爾
來觀看《仲夏夜之夢》的,還有尼爾的父親。
站在劇場裏的父親第一次發現,自己原本聽話懂事的兒子居然偽造自己的同意書;自己原本答應去考醫生的兒子居然演起了戲劇......
盛怒之下的父親在演出結束後,在同學們為尼爾的歡呼聲中,將兒子帶回了家,命令道:明天起,你將離開威爾頓;明天起,你必須忘卻一切,去考醫科大學。
尼爾呼喊:你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而當父親以更加嚴厲的口氣質問他:你能有什麼感受?絕望的尼爾默默坐下,説出了:Nothing.
在那一刻,這顆年輕的心便死了。
當晚,尼爾找出了父親的槍,扣動了板機......
是誰殺死了尼爾?
觀影的你一定會説,那還用問。
但是,你錯了,編劇的高明,正是在尼爾死後,讓我們看見了
可悲的“人性”即使以“死亡”為代價去催促反省,還是依舊“可悲”。
是尼爾的父親嗎?
我們看見,尼爾的父親曾悲痛萬分的緊緊抱住自己兒子的屍體,哭聲撼動天地......
而第二天,這位父親便要求校方追查尼爾死亡一事,必須找出讓兒子選擇自殺的元兇,給自己、給家長一個交代;
是校方嗎?
我們看見,校長第一時間致信給所有家長,説明“我們一定會徹查”,緊接着,校長召開會議,所有曾經看不慣基汀老師與眾不同教學方式的老師,包括校長本人在內,看見了一隻替罪羊;
你會説,學生一定會站出在澄清啊?
我們看見,一個叫卡梅倫的學生不僅向校長告發了“死亡詩社”的存在,而且大聲鼓勵“死亡詩社”的成員們都去告發基汀老師,他大聲疾呼:“其實我們都是受害者,基汀才是害死尼爾的罪人,你們已經沒有辦法救他了,但是你們可以救自己。”
你還會説,警察和眾多人們雪亮的眼睛,難道不會還原一個真相?
我們看見,除了膽大的查理因為打了卡梅倫而被勒令退學外,所有其他“死亡詩社”的成員,包括尼爾的室友、心靈夥伴託德,都在校長辦公室內,都在父母坐一旁的監督下,在那份供認基汀才是罪魁禍首的協議書上籤下了字。
最後的結論是:基汀老師害死了尼爾,“死亡詩社”害死了尼爾。
你一定會在心裏吶喊:
還有另一個真相。
那不過因為你是一個觀影者,一個旁觀者。
如果你就是尼爾的父親,你會承認是自己害死了自己的兒子?
如果你就是校長,你會膽敢把一切推給家長,不給社會一個交代?
如果你就是尼爾的同學,你敢冒着從全美頂尖中學退學的危險,就是不再那份協議書上簽字?
這就是人性,這就是我們生存的現實。
一個年輕生命的死,喚起的不是“生”,而是一個團體的“靜默之死”。
啊,船長,我的船長
影片最後,校長接替了基汀老師的課,而這時,基汀老師來收拾他的行李,準備揹負着罪名離開......
講台上,是催促着基汀快走的校長;
講台下,是再次恢復僵死狀態的學生。
就在這時,那個最膽小、最內向、甚至不敢在眾在面前説話的託德站了起來,他默默站到了自己的桌子上,對着基汀老師的背影喊出了那句:
Oh, captain, my captain
(啊,船長,我的船長)
緊接着,是越來越多的“死亡詩社”成員,在校長一聲聲“坐下”的命令聲中,站了起來,以基汀老師教給他們的“以不同角度看世界”的方式,呼喊出:
Oh, captain, my captain
(啊,船長,我的船長)
基汀老師回頭,微微笑道:謝謝你們!
這副畫面,註定要成為影史上最令人難忘的畫面之一。
這些生命,終於不再屈服,以他們的行動對“死亡詩社”的開社詞作出了完美詮釋: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所有的精髓!
把非生命的一切全都擊潰,
以免在我生命終結時,
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
看到這裏,你也許會熱血沸騰,長長呼出一口悶在心中已久的氣:終於站起來了。
但是,朋友,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家長缺席、社會缺席。
社會上
承認的依舊是協議書上的那份真相,孩子們站在的,不過是自己的教室裏。
該是我們所有人拋卻名的牽絆,捨棄利的顧忌,反省自己那顆在齷蹉中,毀了自己,也毀了下一代的“心”了!
該是我們所有人停止為了推卸責任,或滿足私慾,而去製造另一個“假相”了!
真相也許是殘忍的,會讓你痛苦、難堪、緊張、恐懼,但這恰恰是你人生中最難得的機會,去看見自己,去回答:
什麼才是真正的“愛”?
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2017-09-18)
電影裏的哪一場離別,讓你懷念着哭紅了眼
忠犬八公
這次不是拉布拉多,不是金毛,是默默無聞的秋田犬~在電影的最後部分我哭的稀里嘩啦,意氣風發的八公老了,髒了,以前不怎麼喜歡他的女主人抱着它感動的流淚,大雪紛飛的夜裏因為有火車來了八公又在等,似乎是迴光返照般的看見男主人一如從前那樣從火車站裏走出來張開雙臂要擁抱他~其實狗狗什麼都知道
死亡詩社
當一個死水般的體制內出現一個活躍的變數時,所有的腐臭都站在了光明的對面,看這部電影才知道,原來自己已經死去了好久,從某個不經意間被打破的清晨開始
放牛班的春天
一個孩子在啓蒙時期,能夠遇到一位好的老師,真的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美麗人生
或許這是我看過的最偉大的喜劇
早安!公主!
hei! boy!
泰坦尼克號
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玩具總動員
它對於我已經不僅僅是一部電影那麼簡單,而是代表了對於童年時代的記憶與懷念,整個電影院從頭到尾笑聲不斷,但我相信,更多人會被影片的後半段打動,相信看過前兩部的人都會很感慨
秒速五釐米
總是看着身後比你更遠的地方。不知不覺那就成了我們的距離。可即使我只看着你,你也變成那些距離我越來越遠的事。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
她躍過樹叢、躍過草坪,躍過從不停歇的時間長河,奔向自己從童年起就深愛着的、可能隨時會消失在眼前的人,和他在金色的霞光中擁抱……我終於知道了,那麼久的等待其實就為了這一抱。
返老還童
我們像嬰兒一般來到這個世上,又像嬰兒般安詳的離去.留下的,也許都在最後與心愛的人眼神交匯那一個瞬間,從眼前飛逝而過的所有故事吧.
本文中除了第八部,時間旅行者的妻子,都是豆瓣評分前250,但是所有電影都是好電影,好好看看吧,看看別樣的人生。
注:以上圖片和資料來自網絡
(2017-10-15)
這麼早就盤點年度30佳,不知道是不是第一家。
但是截至到9月底,今年的好片真的太多了,一部接一部的問世,實在按耐不住給大家總結分享。
非國內院線的日本高分電影《少爺》,豆瓣8.5分
排除紀錄片(如《二十二》等)和短片類型,我們分為
院線片Top10、非院線片Top10、年度最期待Top10,總共30部。
每一部電影的豆瓣評分都在
8分以上
。
即將於10月13日國內公映的泰國票房冠軍影片《天才槍手》,豆瓣8.5分
選片範疇為2017年2月1日之後首次有觀看渠道的影片,因此《愛樂之城》《海邊的曼徹斯特》等片不在本榜範疇。
年度最期待——《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豆瓣9.3分
以下就是全部30部2017年度豆瓣8分以上佳片推薦,
今年最好的電影都在這裏了
。快收藏起來吧!
>>>
-院線片Top10 -
No.1
今年豆瓣評分最好的院線片,印度電影繼《三傻》後再次在國內橫掃口碑。男神阿米爾·汗已然成為好片代言人。
No.2
西班牙口碑懸疑片進軍國內市場,國內剛剛上映不久,導演也來華親自宣傳,8.7高分的口碑,還沒看的話趕緊去影院感受一下這個反轉神劇情。
No.3
諾蘭2017新片,通過三線敍事講述一個二戰故事,片中海量英倫小鮮肉出演,比電影本身還要賞心悦目。
No.4
泰國今年票房冠軍作品,國內即將於10月13日上映,這也是院線片裏唯一一部尚未上映的影片。講述考試作弊的故事,很新鮮的題材,絕對值得期待。
No.5
休·傑克曼的金剛狼系列謝幕之作,電影帶上濃濃的悲劇色彩,以致敬和新生告終,看完實在淚目。休叔,再見!
No.6
一部笑中帶淚的閤家歡動畫,角色各個出彩,歌也都很好聽,繼《瘋狂動物城》後又一部口碑票房大賺的動物電影。
No.7
每年都會相約的漫威大片,在對《復仇者聯盟》系列已經疲勞的今天,《銀河護衞隊》無論從逗比劇情、花式特效,還是星爵、Groot等一眾演員,都為這個系列帶來全新活力。
No.8
不思凡自編自導的動畫,一部不適合兒童觀看的動畫,太多隱喻和映射,對這部暗黑的國產動畫刮目相看。
No.9
樂高系列動畫以惡搞著稱,這部把蝙蝠俠和小丑的關係更是惡搞到曖昧境界,相愛相殺又惺惺相惜,看的忍俊不禁。
No.10
電影版續作,通過深夜美食牽出各路人的生活故事,娓娓道來,治癒而温馨,乾了這碗深夜雞湯。
-非院線片Top10 -
No.1
勞模姐傑西卡·查斯坦又風險了影后級表演,加上紮實的處女作劇本,這部電影在豆瓣獲得8.6高分真是實至名歸。
No.2
有個短評説的特別好:“連印度都能有這樣的電影,我們卻有《嫁給大山的女人》”,就是對這部高分印度片最好的形容。提示一下,結尾可能會看哭…
No.3
根據小説改編的日本温情喜劇,二宮和也飾演的少爺耿直又可愛,太適合不過了。故事簡直就是日本版《死亡詩社》。
No.4
荒誕不經,意猶未盡。阿根廷繼《荒蠻故事》後又一部黑色幽默力作。家國、故土、鄰里、親友關係交織在這一出諷刺戲,威尼斯電影節影帝作品。
No.5
“當你真正迷上一個人,其他什麼都不重要了”生活JI JI大,人生咪咪縫。可能是年度最佳日影,選取LGBT題材,生田斗真男扮女裝圈粉無數。
No.6
簡單有趣的清新治癒小片。故事圍繞兩個不同膚色,卻都不善與人溝通的少年展開,面對周遭的不適,兩人攜手偷車,並就此展開一段歡樂的公路旅行…
No.7
波蘭戰爭題材,講述了二戰期間很慘的一個故事,堪比人間煉獄。看完之後沉重無比,三天走不出電影的情緒,很難恢復…
No.8
美國隊長化身萌情舅舅,用温柔俘獲你的心。小女孩和隊長太有愛,在日落的海灘邊,閒情逸致,適合安靜的時候一個人看的一部電影。
No.9
台灣年度黑馬驚喜之作,華語驚悚懸疑片拍到這個水準,實數不錯了!角色與劇情的反轉,堪稱神劇本,請大家膜拜以觀賞!
No.10
想起小時候在鄉下走那段很長很長的泥土路,往返2小時,當年特牴觸。現在回想,那條路其實沒多遠,但太多美好的記憶都留在走路的那2小時了:摘野果、抓螳螂、騎水牛、溪邊戲水…沒有手機,只有純粹的玩樂。
-年度最期待Top10 -
No.1
“那個吻和你的襯衫,是我從你那裏得到的一切。”在聖丹斯被譽為“比肩《斷背山》的經典之作”,這部片子讓人思考“同志電影”這個分類是否還有意義…
No.2
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今年日本二次元動畫力作,在上影節展映後口碑爆棚,清新有趣而又詭異,卻又笑到停不下來…
No.3
韓國國民男神宋康昊主演的又一部高分作品,在中國根本拍不出來的韓國現象級影片。曾出演《鋼琴師》裏德國軍官的演員(托馬斯·克萊舒曼)在片中飾演用攝影機記錄下韓國光州事件的記者。
No.4
為紀念梵高125年誕辰,電影通過動畫師手繪的120幅梵高畫作,試圖探索梵高的精神世界與死亡之謎。今年必看的一部動畫,因為梵高,因為文森特…
No.5
喜歡第一部就喜歡第二部,因為情感核心沒變;喜歡這家子人就會喜歡裏面的每一個人,各有故事卻能苦中作樂;喜歡山田洋次,喜歡妻夫木聰,喜歡日本家庭片,都會喜歡這一部,哪怕只是一部續集。
No.6
古屋兎丸人氣漫畫改編,永井聰導演,菅田將暉主演。故事圍繞着“目標成為內閣總理大臣的帝一”展開,看蘇打的顏藝就是開心,中二又逗比,好笑又好看。
No.7
《拆彈部隊》《刺殺本拉登》導演凱瑟琳·畢格羅拍攝的一部講述1967年底特律黑人騷亂的電影,這是美國曆史上破壞性最大的種族騷亂之一,這場騷亂持續了五天,造成43人死亡…
No.8
《活着》之後最好的文革電影,也可能是2017華語劇情片最佳,黑白影像,隱喻人生。劇本改編自《賈大山小説精品集》中的前半部“夢莊生態”部分,主要是《村戲》《花生》和《老路》等三篇。
No.9
不得不歎服,阿湯哥終於接到了一個好劇本,瀟灑又帥氣!剪輯華麗,看來年底是要奔奧斯卡去的了!有網友稱,與阿湯哥早期作品《壯志凌雲》對比看更好玩。
No.10
1990年初,艾滋病肆虐奪走上百萬人的生命。在巴黎,ACT UP組織日以繼夜開會激辯,商討以激進手法喚醒大眾的關心,迫使政府和藥廠正視問題…2017年戛納評審團大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和酷兒棕櫚獎得主,又一部即將載入史冊的LGBT電影。“今年最重要的同志電影,完完全全拍給同志看的、讓同志感同身受的生命樂章。”——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文章來源丨不散(ID:busan-movie)
「關注劇角 」
搜索劇角映畫
或 magilm_forever
關於電影,你總想知道更多
(2017-10-10)
《死亡詩社》毋庸置疑是一部經典名作,想必也有很多人看過,裏面的“Oh!Captain,My Captain!”更是永遠銘記於心。
今天點點要推薦這部《皇傢俱樂部》,它沒有《死亡詩社》那麼著名,看的人也不多,但卻被很多人拿來跟後者比較。
影片的故事同樣關於師生、教育和人的一生。
亨德特在聖-班內蒂克私立貴族男校擔任一名老師,教授《西方文化史》-《古希臘和古羅馬史》。
他恪盡職守,深受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的人物和文化影響,也喜歡那個時候的現代民主模式。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塞西奧,甚至凱撒,所體現的道德、品格和歷史使命感都讓亨德特讚歎。
而這些也是亨德特所希望的,能夠傳授給學生的東西。
他希望自己不僅僅只是傳授學生課表的內容,更是要塑造學生的人格。
讓自己的學生可以做一個有原則、有道德、有責任感和有榮譽感的人是他的目標。
而這些優良的品德,他同樣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在每一個新學期的第一節課上,亨德特都會向他的學生們提出了一個問題:
舍楚克-納宏特爾,安沙和蘇薩德國王,伊蘭國的君主,毀滅了斯帕國,但他的功績卻沒有在任何歷史書籍都提到,為什麼?
——這是因為,即便有雄才偉略,沒有對人類作出貢獻,也就沒有任何歷史意義。
給社會作出貢獻,做一個有“歷史意義”的人,這便是亨德特給學生上的第一課。
而這也是《皇傢俱樂部》與《死亡詩社》最大的不同點之一,教育理念的區別。
《死亡詩社》強調追求個人自由,追求快樂,“船長”教學生成為一個理想主義的詩人,卻沒有教會他們現實的殘酷。於是影片以悲劇性的事件結尾。
而《皇傢俱樂部》更尊重傳統,亨德特老師強調的是教育人的品格、責任感、榮譽感和原則性的塑造和成長。
兩部影片彷彿一個硬幣的兩面,同時教授給學生才是最佳選擇。
當然這並不容易,很少有老師擁有如此智慧,能夠碰上,實屬幸運。
平靜的教學被轉學生賽德列克-貝爾的到來打破。
貝爾是一名州參議院員的兒子,才剛走進亨德特的課堂,便盡顯桀驁不馴和調皮搗蛋的一面。
之後的考試,貝爾的成績只得了一分,卻已經無所謂的態度。
亨德特來找貝爾的父親,卻發現這位父親更是無可救藥。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真的是深入骨髓。
回到學校後的亨德特決定不放棄貝爾,反而是給他更多的鼓勵,希望他可以加緊學習,爭取獲得參加“凱撒先生獎”的資格。
“凱撒先生獎”是聖-班內蒂克私立貴族男校的一個傳統,選成績最優秀的前三名當眾進行問答比賽,直到選出第一名。
貝爾回應了亨德特的器重和幫助,認真學習,成績提升得很快。
“凱撒先生獎”即將開始,貝爾在預選賽中獲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
可是,只有前三名能夠進入決賽。
亨德特看着手上的成績單,陷入深深的沉思。
最後他修改了貝爾的成績,讓貝爾成了第三名,獲得了參賽資格。
而第三名的馬丁,失去了參賽資格。
馬丁的父親就曾經獲得“凱撒先生獎”的冠軍,馬丁也被寄予厚望,一直勤勤勉勉學習。
而這個決定,也成了亨德特日後難以釋懷的決定。
而令亨德特沒有想到的是,貝爾為了獲得冠軍,竟然在問答比賽上作弊了。
當他發現貝爾作弊時,請教校長作何處理,而校長的決定是不揭發,讓比賽繼續進行。
一方面是為了維護學校的聲譽,一方面可能也是因為參議院的蒞臨參觀。
最後,亨德特問了一個課堂外的知識,貝爾果然答不出來,而迪帕克獲得了最後的冠軍。
作弊事件之後,亨德特放棄了貝爾,兩人處於不自在的“停火”之中。
而貝爾學習熱情熄滅了,繼續他的調皮搗蛋,深受同學們歡迎,競選成為了學生會會長。
雖然畢業考試留下來一對C和D的成績,但在父親的幫助下,還是輕鬆進入了耶魯大學。
這就是人生,你努力學習,不好意思,我有一個當參議員的爹。
時光荏苒,25年過去了,當年的學生都成了美國各個行業的精英,貝爾也成了一家跨國公司的CEO。
貝爾決定捐助聖-班內蒂克男校,條件是當年的“愷撒先生獎”再舉辦一次。
貝爾邀請了其他兩位選手和其他同班同學。
就在點點認為電影即將走向套路化的模式——當年的“壞”學生“改過自新”,變得品學兼優,鄭重感謝老師當年的教誨。
結果沒想到,貝爾再一次作弊了。
但還是被敏鋭的亨德特發現,亨德特問了他每一個新學期第一堂課都會跟學生提到的舍楚克-納宏特爾。
結果貝爾再一次被問蒙,而當年的第一名迪帕克再一次獲得了第一名。
並不是每一個壞學生都如大多數影視裏面一樣,會被一個老師或一段愛情改變。
性格改變命運,而性格並沒有那麼容易改變,命運也沒那麼容易改變。
貝爾此次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比賽,原來他想要競選參議員。
他藉着亨德特老師召集了所有的同學,希望同學們今後可以在人力和資金上支持他。
此時的亨德特老師更是陷入到無盡的挫敗感之中,他發現他的教育徹徹底底失敗了。
然而就在他會萬念俱灰的時候,他的其他學生卻又讓他發現自己沒有失敗。
一個老師的成敗與否,永遠不能只看一個學生的成績,也不能只看朝夕。
教師必須一直保持着希望,這個希望是通過教育能改變一個孩子的心靈,甚至改變人的命運。
-END-
(2017-07-26)
正值開學季,相信很多同學都是拖着極不情願的腳步,走進教室。
如果班主任擁有這樣一張高顏值的臉和讓人舔屏的身材呢,是不是動力大增。
但是,就是這麼帥的老師,也免不了一羣熊孩子的惡作劇。
德國歌德高中有這麼一羣學生,以捉弄老師為樂趣,搞得所有老師一個頭兩個大。
《
該死的歌德
》
這所高中因為學生異常活躍、成績一塌糊塗,揚名在外。
前來代課的老師,不是被氣走,就是被逼的跳樓。
直到他們遇到這個老師——澤基,一個上課拿槍的痞子老師。
學校領導和其他的老師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其實,他是一個坐了13個月的監獄,剛被釋放的小混混。
為了埋在學校體育館下的一大筆錢,他不得不變身老師,潛入學校,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錢拿到手。
戴上眼鏡,穿得人模人樣,再拿着偽造的學歷,澤基騙過了所有人。
不過,信心滿滿的他根本不知道這羣小鬼的厲害,以為他們只是小打小鬧。
誰知道,第一次上課就被惡整了一頓。
學生趁澤基喝的不省人事,給他化了一個基佬妝。
連他的屁股都沒能倖免。
忍無可忍的澤基,決定不再放任不管,準備絕地反擊。
他拿着槍來到學校,把逃課的學生一個個打回教室裏。
不過槍裏裝的不是子彈,而是擦不掉的顏料。
他無視學校的規定,用自己定的獎懲制度,讓每個學生都心服口服。
澤基將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改編成通俗、幽默的愛情故事,贏得了戲劇比賽的二等獎。
帶領學生去拜訪他的朋友,這些朋友不是癮君子,就是妓女。
目的就是告訴他們不好好學習,以後下場和他們一樣。
愛玩的他和學生一起,趁晚上躲過警察的耳目,給火車塗鴉,玩得不亦樂乎。
澤基帶着這幫孩子,邊學邊玩,竟然還將他們的成績提了上去。
甚至,他“俘虜”全校師生的心,被一致評為最酷老師。
拋開澤基的身份不説,像他這樣不循規蹈矩的老師,的確不多見。
傳統的教學方式,無非是老老實實坐在教室,學習書本里的知識,而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就是成績。
對於孩子不同天性的釋放一律無視,因為學校關注的只有升學率。
但澤基適得其反,作為一個反叛的成年人,他很能理解這個年齡孩子的思想。
他一方面拋棄書本,帶領學生認識真正的社會,另一方面,用事實讓他們親身體會到讀書的重要性。
這一點和《死亡詩社》裏的基汀老師很像,兩個人都離經叛道,深入到學生內部,得到他們的認可和欣賞。
只不過《該死的歌德》是用一種極具喜劇張力的形式表現,而《死亡詩社》更現實一些。
對於經常拍一些嚴肅題材電影的德國,突然出現這樣一部出彩的小成本喜劇,顯得很新鮮和驚喜。
電影笑點密集,每個人物之間都具有獨特的化學作用,儘管故事落入俗套,但導演很會講故事,每一部分都引人入勝。
電影一開始,澤基來學校面試,為了趕走其他競爭者,砸碎警報器,嫁禍給學生。
言行粗魯,“威脅”學生,這樣的老師還真不多見。
為了弄到重要文件,“迷姦”同事,貌似有點不擇手段。
對學生“惡語相向”,毒舌程度不亞於金星。
用自己的方式,把一盤散沙一樣的班級整頓得井然有序。
為了讓學生不抗拒體育課,直接用“暴力”解決。
這麼一個爆粗口,滿嘴黃段子的“假老師”,卻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和尊重。
在澤基晚上挖地洞事件東窗事發後,所有學生都袒護他,希望他能回到學校,繼續做他們的老師。
用世俗眼光看,澤基的確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師。
但是他放低姿態,和學生打成一片,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激起他們的潛能,同時承認自己的不足,虛心學習他們身上的優點。
好老師不是學問有多高,而是能和學生一起成長。
如果不是這羣熊孩子,澤基的生活會繼續渾渾噩噩下去,如果沒有澤基老師,這羣孩子或許不會幡然醒悟,勇於去追求夢想。
這是雙方的救贖。
學生對他的信任,讓澤基堅定了做一名好老師的決心。
這個小男孩的那一下牽手,不禁讓人們心頭一暖,有什麼比孩子的信任更純真,更美好。
如果説大部分老師的教育方式是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那澤基就是狂風暴雨,直接滲透到學生內心深處。
只有經過他大強度的洗禮,才能看到最後美麗的彩虹。
但是,生活中沒有絕對的老師和學生,每個人擅長的事情各不相同,角色永遠都在切換中。
就像電影中,學生沒有因為澤基的身份而否定他,澤基也沒有因為學生的自暴自棄而放棄他們。
相反,他們在互相學習中,共同進步。
(2017-09-22)
有句話叫及時行樂。據説並不是中國古話,而是從拉丁文過來的。意思是別想太長遠的事兒,今朝有酒今朝醉,有什麼事情到時候再説,船到橋頭自然直嘛。
長期以來,我們批判及時行樂。但它確乎是人性的一部分,是相當有道理的。
剛剛得了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塞勒教授,就給及時行樂提供了一種理論上的解釋。這個解釋用到的核心概念叫雙曲貼現。
什麼叫雙曲貼現呢?比如,今天是2017年10月11號,假定我今天給你一百萬,而如果你再要等一個月,到11月11號就給你110萬,那你是選馬上到手的100萬,還是一個月後的110萬呢?試驗證明,大部分人接受一百萬。因為你想,還要等一個月,時間還挺長的,萬一中間出什麼事情,比如你不願意給我了呢,等等,這裏有很多不確定性,還是先拿了這一百萬。也就是我們認為2017年10月11號的100萬的重要性要超過11月11號的110萬,我們就會選擇今天,放棄一個月以後的110萬。
但是如果假定20年後, 2037年10月11號我給你100萬,2037年11月11號給你110萬,請問你選哪一個?大部分人會選11月11號的110萬。因為你可能想,時間太久了,我一個月也賺不了10萬,所以就會選11月11號的110萬。
其實這兩種選擇面臨的情況是一樣的,它的區別是等待的時間不一樣。如果我們事在當前,就選前面10月11號的100萬,如果是長久以後,就選擇後面11月11號的110萬。意思就是對現在來講,我現在拿到的這個一百萬就比較重要。但是2037年的那個一百萬,相對來講就沒有現在這麼重要了。
也就是説,今天對明天的重要性,和明天對後天的重要性,程度是不一樣的。事情離我們越近,就越傾向於認為,今天更重要,離我們越遠呢,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有事總是拖,事到臨頭了才做。比如我們當老師的都有這個毛病,本來最起碼應該幾天備好課,但是大部分老師,我也一樣,總是到臨上課了,剩一點點時間了才想一下。也就説我也是選擇了及時行樂。我認為我臨時看一看對上課的重要性,要比提前看一看的作用要大。在這個意義上,拖延症就是及時行樂的另一種説法。
那麼這個事情就違反了理性人的假設,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理性人嘛。那麼塞勒獲獎,是因為開創了行為經濟學,而行為經濟學就部分否定了理性人的假設。如果你是理性的,那麼今年的10月11號和11月11號跟2037年的10月11號和11月11號,相對重要性,是一樣的。但是我們認為是不一樣的。時間的長短改變了我們對相對重要性的認知。這就叫雙曲貼現。
所以及時行樂還是有它的道理。其實,我經常説,你就是有很大理想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你想一想,從小到大你幾乎所有的理想都沒有實現。因此對大部分人來講,及時行樂是對的。到最後時刻,努力一下試試,安慰一下自己,沒有虛度此生也就可以了。
但對於想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來講,不應該及時行樂,還是應該努力,未來對你來講可能會更好。但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講,有當前的利益就足夠了,再努力奮鬥也不會有更好的結果。
因此,你我想要的普通人不要有太多想法,計劃,及時行樂才是正確的活法。
(2017-10-11)
10.V字仇殺隊
這世界上是不是真有這樣一個V,讀着莎士比亞,聽着柴可夫斯基,看着基督山伯爵,演繹着1984。他是流亡在錯亂時空的貴族,他是風度翩翩的復仇者,是殺手,是最後的武士。
這世上或許再也沒有這樣一個V,即便是籌備了二十年的復仇,最終以一場盛大的煙花來謝幕。他是浪漫主義的福音,將唯美主義變成現實,將現實主義變得自得其樂。
至於愛,宛如黑暗圖書館中悠悠攀爬的青藤,它帶着隱忍、帶着寂寞、帶着傷痛,卻最終像漫天煙花噴薄而出。從始至終,他們不過共舞一曲,至於最後的那個吻,都是隔着面具的。
9.大魚
這是我看過的最美的童話,一尾真誠到讓人悸動的——大魚。
在愛德華緩緩的敍述中,我們看到了一場亦真亦幻的童話之旅時出現的大魚,代表了父親的天真,串起了他傳奇的一生。
某天早晨,女孩拉開窗簾,燦爛的陽光下,遍地開放着美得讓人屏住氣息的黃水仙。愛德華站在花海中,望着心愛的姑娘,眼神裏是比花還美的温柔。
即便是《四月物語》的開篇,空中飄着的漫天櫻花雨;即便是《情書》中那片純潔的白色世界,都及不上它的靈動和神奇,這才是世間最美、最攝人魂魄的童話人生。
至於童話的真假,反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從父親傳奇的經歷中,嗅到了人生的真諦。
就像,那條遊向遠方的大魚。
8.西西里的美麗傳説
西西里的美麗傳説,像個春宵一刻的夢,它只能成為記憶中的閃光。
她,撩著波浪狀黑亮的秀髮,穿著最時髦的短裙和絲襪,踏著充滿情慾誘惑的高跟鞋,來到了西西里島上寧靜的陽光小鎮。她的一舉一動都引人矚目、勾人遐想 ,她的一顰一笑都教男人心醉、女人羨妒。瑪蓮娜是墜入人間的仙女。她的美如同清晨的一個夢,那樣靠近,又那樣遙遠。
這世間最美好的是人心,最可怕的也是人心。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瑪蓮娜,每個人的夢中都有一個傳説。
7.撞車
因為這部電影,《斷臂山》與奧斯卡失之交臂。
導演保羅·哈吉斯繼《百萬寶貝》之後,在《撞車》裏,他的編劇功夫再次得到了完美的表現。十幾二十人的羣戲,在24小時之內,完成了一部絕美佳作。
這是一部讓人深思的道德片、倫理片、動作片、愛情片、宗教片。它不僅是撞車,還是種族和人性的衝撞,這也是一場人性和靈魂的救贖。
或許,沒有人是孤島,生活中相互“碰撞”的人們總有一天會找到回家的路。正是這種希望讓人勇敢面對滿是寂寞、悲傷的生活。
總有那麼一天,也許就在明天。
6.天堂電影院
我想説的這個導演,稱得上意大利籍的上帝。他是託納多雷。
我想説的這部電影,配得上電影中的藥引子。它是天堂電影院。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場偉大的失戀,一部獻給電影的電影史詩。
年輕是一種資本,也只有年少輕狂的時候才會不顧一切地向着夢想和愛情奔去。有的人抓住了愛情,有的人實現了夢想,有的人什麼都沒有握住。
老舊的電影院終會崩塌,也只有這樣才能邁入一個新的世界。至於士兵和99天的故事,就去電影中慢慢品味吧。
5.21克
傳説中,當人死的那一刻,將會失去21克的重量,這就是靈魂的重量。
這是岡薩雷斯的命運三部曲之一。其中《愛情是狗娘》為他奪得了至高的榮譽,《21克》無疑將他推上了電影事業的高峯。
不得不説,這是一部讓人在不言不語中心痛的電影。至於男主角西恩·潘,讓我們又一次見識了他演技的精湛。那種隱忍與決絕,那種對生活的洞悉和對生命的詮釋被他刻畫得入木三分。
我們活過多少次?我們死了多少次?失去的21克,或許只是你體重的垃圾。生活還要繼續,不是嗎?我們需要用21克,揹負剩下的幾十千克
4.木蘭花
在好萊塢的導演陣營中,保羅·哈吉斯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撞車》在奧斯卡的登頂就是一個證明,這部曾經助他斬獲當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木蘭花》也是我迄今為止最喜歡的羣戲電影,湯姆·克魯斯也憑此片獲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
在《木蘭花》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中,她們表面沉靜如海,一旦情緒爆發,局面就會失控。那些來自不同世界的男人和女人,她們瘋狂,歇斯底里,甚至絕望。而一場突如其來匪夷所思的救贖讓他們徹底冷靜,得到了解脱。
你有多久沒有審視自己的內心?
如果你有困惑,有迷茫,有憤怒,有失望,一定要看這部電影,它讓你看到自己的無助,看清生活的可悲,讓你一下子被擊倒,甚至淚流滿面,繼而失聲痛哭。
3.走出非洲
不得不説,這是一部很偉大的女性電影,也是一部動人的愛情史詩。
提起非洲,我們不能不想起三毛,提起三毛,我們不能不提《走出非洲》,因為它,是她的最愛。這是一個故事,一段回憶,一個耄耋老矣的女人對愛情的眷戀。
我不知道自己頭髮花白了,會不會靠着門窗,回憶往昔,將夢境和逝去的歲月停留在某一個點。或者,某個人,某段愛情,是否值得我們珍愛一生。
“我在非洲曾經有一個農場,種咖啡豆,給黑人小孩治病。
我在非洲遇見了為自由奮不顧身的情人,折桂而來,情迷而往。
我在非洲曾寫過一首歌,那裏有已逝的熱土,那裏有純潔的朝露。
我總是兩手空空,因為我觸摸過所有。”
就像電影中説的,這世上有的東西值得擁有,我願意為他們付出。這部電影,你值得擁有。
2.浪潮
這是一個德國人拍的電影,這是發生在美國的真實的故事。
德國中學老師給學生們上“獨裁統治”的課,他別出心裁地在班上建立起一個“獨裁統治”的集體,讓學生們切身體驗以引發學生的興趣,沒想到學生們如此輕易地就臣服乃至享受起了“服從”,成為學校的“浪潮”。
學生在通往被奴役和奴役他人的路上一路狂奔,當老師試圖解散這一團體時,已經控制不住局勢……
1.死亡詩社
這部電影,一定是此生最值得看的絕佳電影之一。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時,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首惠特曼的詩,拉開了電影的大幕。生命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找一份好的工作,和一個不討厭的人結婚,有一個看起來很幸福的婚姻,還有個可愛的孩子。這樣的生活無疑是幸福的。
可是,生活中應該還有一些最基本的元素,比如夢想、激情、血性和責任。你是平庸的活着還是無悔的死去?《死亡詩社》給了我一個讓我醍醐灌頂的答覆,讓我在往後的人生裏,能夠清醒的活着。
(2017-09-22)
話説,最近一條招聘信息在美國傳得沸沸揚揚,
招聘信息時這麼寫的,
招講中文的保姆。
年薪是
11萬-13萬
美金一年哦,約合軟妹幣
77-91
萬元。
而且,如果你推薦的人最終受聘了,還能拿到1500美元的推薦費哦。
任何在美國的人都可以申請哦,只要願意來舊金山。
大家紛紛猜測,這是誰家招保姆,出手如此闊綽?眼尖的吃瓜羣眾在下面的正文描述中,發現了端倪。
我們是加州灣區年輕的創業家庭,涉獵多項產業,熱心慈善事業,有多處房產,但一直很忙,現在我們要找保姆,希望這個保姆能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有愛又有趣的環境。
我們已經有非常完備的後勤團隊了,有運營主管、家務主管,執行助理、人力主力,還有廚師、保姆、管家、其他後勤人員和安全人員。
大家比照了下,家住加州灣區,還是創業總裁,還要求保姆中英文都很流利,這麼一比照,背後的僱主還真可能是扎克伯克。
畢竟,他家二女兒八月剛剛出生。當時,扎克伯克又寫了一封信,給剛剛出生的August
(二女兒名字)
。
在這封信裏,扎克伯克希望女兒快樂成長,並許諾自己將盡力為女兒打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You've got us for that, and we'll do everything we possibly can to make sure the world is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all children in your generation.
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將盡一切可能,讓你和與你一代的孩子所生活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人們猜測,這家估計是添了小女兒,保姆人手不夠,所以要招保姆。當然啦,
對保姆的要求還不止語言,也包括能夠高度保密、有3年保姆經驗、會簡單的救護技巧等等。
怎麼樣,看了這則招聘信息,是不是特別想去試試呢?畢竟80萬左右的年薪,還是很誘人的是不是,相當於經理級別的工資了呢。
你是不是你準備偷偷投簡歷了呢?內心開始小雀躍了是不是?
但有網友説:扎家招保姆不可能只要語言過關就行。
畢竟人家第一個娃Max剛幾個月的時候,父母已經給她看
Quantum Physics For Babies
《嬰兒版量子力學》。
這一家子對孩子要求期望高着呢,中英文流利估計是入門要求吧。
有人猜測,最終能給扎家女兒換尿布的保姆,估計至少要大學學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背得了中國古詩詞,也能吟誦莎士比亞古體詩。既要讀懂了安徒生童話,還能解釋黑洞。
同時體力還得過關,身手要矯健,時刻能保護兩位千金,遇到了壞人,能一手抱娃,一手單挑才行。
所以,扎家保姆不好做啊。
話説,小札招保姆,這錢撒得還不算多。比他豪擲千金招保姆的名人多着呢。富人家招保姆的要求也高着呢。
1富人對保姆的要求
要求1:管家學歷
在西方,一直有這樣的傳統,那就是整個社會很注重培養專職管家或家政。他們是維持西方上層貴族生活的重要角色。
就像《唐頓莊園》中的那些管家一樣,他們經過嚴格的管家培訓學校的教育,
學習禮儀訓練、保安訓練、急救訓練、槍支保管訓練,雪茄的收藏與保養、插花、西服及正式服裝的保養、銀器、玻璃器皿的鑑定、收藏和養護,進行名酒和雪茄煙的培訓,參觀名牌鞋子的生產過程。
在這樣一番薰陶之後,管家或保姆才能懂得貴族生活中那些禮儀規範處的優雅、矜持端莊下的教養、文藝把玩中的高深。
就像下面《唐頓莊園》禮儀課裏,提到了管家對於貴族風範的把守和看護。
《唐頓莊園》禮儀課
雖然封建意義上的貴族階層已經在全球都不復存在了,但是這種英式管家培訓卻全世界富人圈依舊吃香。
現在保姆基本都要求大學學歷,再不濟也至少要高中畢業。
比如,英國皇室的保姆就是受過嚴格管家培訓的 “十項全能”女超人。
喬治小王子的保姆來自
西班牙。
她不僅精通各種家政技能,還精通跆拳道,能在任何天氣情況下駕車高速行駛,安全避開狗仔隊。
同時,她還攻讀了社會學、心理學、文學和教育學。
要求2:經驗
這些富人、社會名流家的保姆一般都學習過專門的課程,畢業於專業學校。或者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帶孩子的經驗。此外,他們還要學習一些專業技能。
要求3:女性
普遍來看,富人家保姆一般都是女性。畢竟奴性比較細膩,情感比較敏鋭,對孩子比較有耐心,能夠包容、容忍小孩子無止盡的哭鬧。
要求4:雙語或多語
富人家的保姆一般都會講很多種語言,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孩子從小浸染在多語環境中,讓他們輕鬆掌握多種語言,在未來職場、工作競爭中佔據優勢。
話説,美國西海岸的富人以前都喜歡讓孩子學習西班牙語,畢竟加州那一帶有很多拉丁裔社羣,西班牙語人口基數眾多。
但是現在呢,很多美國富人看到中國崛起,紛紛轉讓孩子學習中文,希望在未來競爭中拔得頭籌。
比如川普的外孫女從小就有保姆教中文,這小孩中文溜溜的。
要求5:背景調查
富人對於保姆的背景非常在意,一般他們在正式錄用保姆前,都會仔細調查他們的身份,是否有過吸毒史、婚姻是否穩定、為人是否端正,以防保姆人品不正,教壞孩子。
要求6:隨叫隨到
保姆就像醫生,需要24小時隨叫隨到,能夠隨時配合主人家的時間。因此,保姆其實一點也不輕鬆,他們很少能自由、靈活地安排自己的個人時間。基本上,他們沒有個人時間。
要求7:能夠保密
作為富人家庭的保姆,能夠守口如瓶是最重要的職業素養。
The best quality that a celebrity nanny can have is being tight-lipped.
口風緊是名流家庭保姆的的最重要品質。
Most nannies are asked to sign anonymity contracts.
大多數保姆都被要求籤匿名合同。
根據統計,富人家庭保姆的年工資大概約18. 5萬美元,他們拿到的高薪就是封口費。
據説,湯姆·克魯斯家的保姆的保密協議非常嚴苛,保姆甚至連僱主的姓名都不能透露,除此之外,還附有多項苛刻條款。
2現代保姆職責
現代富人家庭僱傭保姆,一般要求保姆要全心全意照顧好、監管好孩子,給孩子們準備營養均衡三餐,喂孩子吃飯,給他們洗澡,穿衣。
保姆還要哄孩子休息,安排玩伴,接送孩子上學、放學,輔導作業,培養孩子紀律,教導是非觀念等等。
3名人&保姆風流史
保姆和主人家幾乎每天都在一起,難免日久生情,發生一些風流故事。
比如出演《心靈捕手》《死亡詩社》的Robin Williams,他的第二任妻子就是他的保姆。他們一共生了2個孩子。
出演了《毀滅之路》《冷山》的英國男星裘德·洛也被爆出,曾經和他們家孩子的保姆戴伊賽·賴特發生地下情,欺騙了未婚妻賽琳娜·米勒的感情。
不管怎樣,雖然他們在感情上不夠完美,但作為演員,他們真的很棒!
(2017-09-17)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