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金庸筆下「風陵渡」,如何改變中國?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綜合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作家林燕妮語這兩句話流傳很廣。

「神鵰俠侶」中讓女俠郭襄「初相遇」「誤終身」的風陵渡並非虛構之地。這是一個位居山西省芮城縣西南角的老渡口。地方不大,卻守着山西、陝西、河南三個省的大門。

「風陵」的名字,從五千年前走來

風陵,聽起來文藝又浪漫。其實,她所承載的歷史文化遠比這更厚重、滄桑。名字的誕生,與傳説中五千年前的華夏領袖黃帝有關。

風,又叫風后,傳説是黃帝的丞相,「淮南子」、「史記」中均有記載,説他發明了指南車,助黃帝大軍辨明方向,所以大勝蚩尤。風后去世後,黃帝表彰其功勞,築封陵厚葬。所謂風陵,即風后的陵墓。

後來,此地最重要的渡口就被命名為「風陵渡」,或名「風陵津」。渡,亦稱津。在水運時代,其地位如同今天的公路、鐵路、橋樑、隧道。

也就是説,一個重要渡口,對應一條黃河支流。風陵渡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特別的那個:因為她對應的是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

支流與黃河交匯,造就了黃河中游特有的一種地貌「磧」,指水畔堆積的沙石淺灘。著名的磧口古鎮就設在一個較大的「磧」上。

在金庸小説的粉絲那裏,風陵渡被定格為詩意邂逅地。比這更讓人感到震撼的是渡口周邊的地理形勢:萬里黃河,九曲迴環,其在中游轉向下游河段,天然劃分了山西與陝西、河南的省界。

一渡望三省,串聯「黃河金三角」

風陵渡之所以與眾不同,在於其極其特殊的區位。她是一個渡口,又不僅是一個渡口。

中華文明誕生前夕,大江南北的史前文化呈「滿天星斗」局面。但最終,穩定的文明搖籃定格在黃土高原南部,今陝西、山西、河南交界地帶的渭河、汾河、洛河的河谷盆地中,位於黃河拐角附近,呈「品字形」排布,組成早期中華文明的「黃河金三角」。

伊洛河的洛陽盆地有疑似夏代都城的二里頭遺址、商代偃師城遺址,後來又出現了東周洛邑、漢魏洛陽、唐五代洛陽等都城。關中盆地則成為大型政權的龍興之地,先後上演周、秦、漢、唐四大王朝的交響曲。

渡口有很多,但風陵渡獨一無二

內蒙古河口鎮至山西風陵渡是黃河中游「北幹流」。從風陵渡拐角處開始,南流的黃河短暫回首北望,然後向東進入晉豫峽谷,過三門峽,衝出小浪底之後,就是廣闊無垠的華北平原。

北幹流結束於風陵渡是數條山「共謀」的產物。

詩寫於潼關,位於風陵渡對岸。太華,即西嶽華山;中條,是中條山脈;河聲,説的是黃河的濤聲;帝鄉,即周秦漢唐建都的關中。把這些景觀串聯起來的結點,當然就是風陵渡了。

僅靠這樣的地理格局,還不足以成就風陵渡。

黃河從晉陝峽谷俯衝到龍門時,河牀由400米驟然擴大至幾公里甚至十數公里寬,流經山西一側,為 運城 所轄河津、萬榮、臨猗、永濟、芮城5縣市。河牀變寬後,主河道搖擺不定,所以這一帶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奇觀。

除了歷史因素,更重要是地理的原因:明代開始,黃河遊蕩不定,擺動幅度越來越大,並逼近古蒲州城。隨着河谷越來越寬,沙洲越來越多,蒲津橋常被沖毀。

隨着蒲津渡衰落,風陵渡地位不斷增強。原因是這裏的河岸固定,甚至堪稱「千年永固」。

山川地理如此巧妙的安排,造就了這座與華夏民族一樣古老的渡口。

鹽湖,是這一帶文明發祥的重要條件,甚至起到了關鍵作用。傳説中的黃帝與蚩尤之戰很可能是為了爭奪這裏的鹽資源。讓風陵渡得名的「風后」就參與了那場戰爭。

溝通兩岸通的同時,風陵渡的經濟輻射半徑隨之擴大,渡口周圍商賈往來、店鋪林立。名為渡口,實際上也是一座集倉儲、物流、物資集散交易和服務業並存的碼頭商埠。

渡口所承載的歷史,遠比武俠江湖來得更加厚重、滄桑。她見過太多的大起大落,如今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一副見慣不驚的模樣,任由黃河水來回搓揉、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