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芳是明朝一位權傾朝野的高官,天順八年中進士,入職翰林院為編修,正德年間受到重用進入內閣,參預機務。
明朝內閣可以説是明朝權利和政治的中樞,進入內閣成為內閣大臣,也就相當於成為明朝政治地位最高的一批人之一。這個時候,掌管的已經不是一方之事,行的不是一方大權,執掌的已經是天下事。
內閣大臣,相當於前朝宰相。但凡是入內閣者,都需經過重重考驗,力圖選取的是真正有能力有品性的忠良大臣。焦芳正德時期入閣,正德五年致士,在為閣老期間,權傾朝野,但是其本人在後世的評價卻很低。
相比於同時期謝遷、劉健,包括有所爭議的李東陽等人,焦芳是實實在在的奸臣之列。後人很少對焦芳的評價有所爭議,或者給他平反,這是為什麼呢?
不説焦芳本人能力是不是很出眾,在職期間,又幹了那些事兒。只兩件事情,就足以讓大家對他觀感降低,評價慘淡了。
第一個原因,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與當時的權宦劉瑾勾結,構陷忠良,給明朝正德年間的政治帶來很大的禍患。
劉瑾是明朝正德年間著名的權宦,因為在正德帝還是太子之時,就討得正德帝的喜愛。等到正德帝繼位之後,在宮中權勢愈高。並且漸漸的不滿足於此,開始涉足朝政。
明孝宗去世之時,給正德帝留了三位輔政大臣,分別是李東陽、劉健和謝遷。這三位都是輔佐孝宗多年,幫助孝宗革除前朝弊政的能臣。在面對劉瑾專權的情況下,三人多次上奏正德帝,希望對劉瑾有所規範。然而正德帝常常置之不理,於是後來在户部尚書韓文的提倡下,決定聯合百官一起上奏,請求將劉瑾處死。
焦芳在大家都選擇堅持正義的時候,選擇了背叛。他將此事告知劉瑾,使得劉瑾得以有時間反轉局面。他連夜入宮,在正德帝面前哭訴,獲得正德帝的同情。此事不但得以化解,劉瑾還成功執掌司禮監,權利更大,為他日後的專權擅政邁出最重要的一步。
通過此事,焦芳開始與劉瑾勾結。劉瑾在正德帝面前説好話,焦芳得到重用,升遷迅速,同時入內閣。在進入內閣之後,焦芳又事事以劉瑾為先,構陷忠良,為劉瑾專權掃清道路。劉瑾之所以能那麼快,那麼幹脆的執掌大權,焦芳的作用是巨大的。
鑑於前事,劉瑾想要將曾經反對自己的人列入奸臣之中,並給予處置。最開始的時候,劉瑾已經被李東陽勸主了。但是焦芳在旁邊又添了幾句,最終讓此事完成,使得許多正直大臣受到迫害。與宦官勾結,構陷忠良,焦芳要評價還能好,就只能呵呵了。
除了與劉瑾勾結之外,焦芳還極具地域意識。他自己是北方人,所以對於北方特別是家鄉的官員很好,經常予以提拔。相反對南方的士子和官員就多有貶低,甚至經常落井下石,想將南方官員都清出朝廷。
據説他在進入內閣之後,還曾經作過一副《南人不可為相圖》。朝中但凡有南方官員被貶或被免職,他必寫文慶之,惹得南方人極大憤懣。
後人常誤認為焦芳胸無點墨,只是因為與劉瑾勾結,才能走上高位。這是不正確的,能考取進士,並且一路走到正德朝。在劉瑾閹黨倒台之後,只他一人得以善終,真是什麼也不懂的人嗎?當然不是!之所以有這樣的説法,就是因為焦芳的偏見,使得南方人對他多有貶低,最終有了他胸無點墨的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