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感知中國改革成就 外國記者提“三個願望”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綜合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時光)感知中國改革成就 外國記者提“三個願望”

  中新社北京10月16日電 題:感知中國改革成就 外國記者提“三個願望”

  中新社記者 肖欣

  當被問及“你所瞭解的中國”時,牙買加《集錦報》高級記者史蒂文・塔克遜笑着從口袋裏掏出中國品牌手機,“當你在生活中越來越多接觸到來自中國的產品和人,而它又那麼遙遠,定會對它產生濃厚興趣”,塔克遜説,這促使他來到中國採訪。

  圖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記者在深圳華為公司體驗“中國製造”最新技術和產品。 肖欣 攝

  懷着在會場外深入瞭解中國的願望,不少來採訪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外國記者已提前來華開啓“十九大時光”。

  盼感知“中國改革”創新熱度

  “中國近年來取得了飛速發展成就,廣東就是一個縮影。”巴拿馬Medcom新聞集團時政新聞部主任羅德里格斯在廣東向巴拿馬觀眾發回報道。

  羅德里格斯和一些來自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與會記者在廣東登上港珠澳大橋,走進格力、大疆和華為公司,參觀改革開放成就展,多角度感知中國改革創新成就。

  他們還對街頭的“共享單車”、“掃碼支付”、自動販賣機等仔細研究,詢問用法,下載軟件試用,將中國蓬勃發展的創新經濟介紹給本國讀者。羅德里格斯在其報道中指出:“中國政府為創新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許多優惠政策。”

  來自墨西哥的達尼埃爾・布蘭科是《金融家報》科技版記者,每到一處他都仔細詢問最新技術及其在墨西哥和拉美市場的推廣計劃。“與西方品牌相比,在質量和價格上,中國科技產品都具備競爭力”,布蘭科指出,技術研發、商業模式和消費級市場環環相扣,能實現創新並非易事。墨西哥需要中國產品,也需要學習中國的經驗。

  古巴《格拉瑪報》記者伊拉姆西・佩拉薩特別關注“改革”話題。她説,“什麼是改革?我覺得這些科技創新應用到生活中,對普通人生活的改變,就是中國改革成就實實在在的體現。”

  圖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記者在深圳博物館參觀改革開放成就展。 肖欣 攝

  盼解密“中國模式”成功密碼

  在瞭解深圳從小漁村成長為現代都市的歷史後,格林納達《信息報》副主編保羅・理查森希望採訪中國民眾,“因為想知道他們成功的秘訣”。

  格林納達新聞署署長羅爾・泰勒斯認為,中國人“有福同享、共同擔當”的精神造就了今天的成就。“一直傳承的這種精神和生活哲學,讓中國人能夠為經濟發展共同努力。”

  圭亞那紀事報主編奈吉爾・威廉姆斯則認為,中國領導人對於發展的戰略眼光,以及中央政府提出的系列舉措,激勵了民眾為“變得更好”共同努力。

  “懷疑論者無法解釋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切。我想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中國模式”,巴巴多斯國家電視台總經理道格拉斯・霍伊特指出,“許多國家都可以從中學習”。

  盼參與“中國合作”共享發展

  來自不同國家的記者們總會提出相似的問題:“中國和我國的合作計劃有哪些?”還會追問細節,包括“基礎設施投資合作方式有哪些”“金融合作佔比多少”“中拉產業園建設進展”等。

  深入政府部門、企業、街巷採訪後,他們瞭解到,中國和拉美、加勒比國家經濟互補性很強,未來在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旅遊、人員交往多方面都有合作潛力。

  “拉美國家重視與中國合作的機會,關心如何提高自身競爭力才能順利進入中國市場”,哥倫比亞《時代集團》數據部副主編拉法埃爾・金特羅表示,對拉美國家而言,參與“中國合作”很重要的一點是加強自身發展的動能。

  外國記者們期待並相信,“一帶一路”建設將帶來新的機遇,令更多國家在更廣闊的領域中找到合作伙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