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生成器,克隆的是騙錢“病毒”
文章克隆器頁面。圖據北京晚報
如今不論男女老少,多半喜歡用手機收集信息、瀏覽自己關注的話題。有的時候,人們會發現,不少親朋發來的鏈接或者公眾號推送的文章,長得特別像,但多少有那麼些微不同。其實,不是寫文章的人心往一處想,而是,它們本就都是由各類網文軟件生成的“多胞胎”。
“世界失控了”、“華商太難了”、“多國女子都想嫁到中國”,最近,這種千篇一律的批量複製文章,在網絡和朋友圈被大量轉發。據北京晚報報道,這些文章並不是人寫出來的,而是軟件直接生成的。沒有原創內容,更沒有創作投入,只要有模板和關鍵詞,一篇篇網絡世界的“小廣告”就能瞬間出爐。一些專注“言情”的青年男女,多半已經明白,很多情感分析,就是一堆片兒湯話,加的作料都一樣;一些對養生感興趣的老人,也可能已經發現,不少文章裏,茄子、芹菜、紅薯養生效果完全一樣,專家的口吻也如出一轍;而關注育兒話題的家長,也會發現,擇校、培養好習慣、如何當家長等等話題,許多文章越看越眼熟。最可恨的,是那些傳播謠言的文章,被某些營銷號看中,不斷複製推送,進一步擴大的謠言禍眾的效果。可以説,營銷文生成器炮製出來的,是名副其實的“垃圾文章”,也算一種精神污染。
毫無廉恥地、成規模地發佈偷盜來的或者是憑空編造的文章,如此下作行事,營銷號的目的可絕不僅是為了浪費讀者的時間、精力甚至情感。不斷輸出這類文章,主要目的便是通過忽悠讀者點擊閲讀“漲粉”,繼而以流量為據謀取廣告等相關收益。這類文章所夾帶的廣告,更可能有貼片功能,點擊者不知不覺就幫這些賬號的經營者賺到了錢。“被人騙了還幫人數錢”,點擊這類文章的人,特別是轉發這類文章的人,得知實情後,心裏必然憋屈又憤怒。
近來網信辦和公安機關頻頻出手,刪除這些害人的文章、關閉這些製造網絡垃圾污染網絡環境的營銷號。作為讀者,不做克隆文章的傳播者,是為自己、為他人,不被或者少被矇騙必須要做的努力。看到誇張的標題,看到不明來路的鏈接,一定不要在好奇心驅使不加思索地點擊,更不要不加辨別地轉發。只有大家都自覺抵制這些垃圾文、克隆文,文章生成器才能沒有市場,網絡環境才能清明,大家的現實生活,也才能清靜。
來源 北京晚報|評論員 侯江
編輯 侯江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