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電 最近一段時間,一些知名車企、互聯網巨頭紛紛宣佈進軍智能汽車市場。資本蜂擁進場背後,則是對這一領域的良好市場預期。平安證券研報顯示,到2020年,我國智能汽車市場規模接近600億元。
不僅資本看好智能汽車市場,國家相關部門也早已在這一領域進行佈局引領。據新華社報道,9月15日,國家發改委表示,我國已啓動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起草工作,將明確未來一個時期智能汽車發展的戰略方向、發展目標、主要路徑、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還指出,智能汽車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更是中國汽車業發展的重大機遇。
資本都盯上了智能汽車
在汽車領域,谷歌、優步、騰訊、阿里、百度等互聯網科技巨頭紛紛入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逐漸調整、完善。
網秦在2015年投資的一家專注智能汽車電腦及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的專業公司凌動未來後,也轉向大力發展智能汽車領域。網秦財報透露,2016年網秦研發費用為680萬美元,剔除國信因素,研發費用同比增長了34.7%,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了43.3%。網秦創始人兼董事長史文勇透露,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於智能汽車凌動科技業務。
“我們將來會把更多的注意力往智能汽車的新的移動服務上去發展。因為我們覺得這會是下一次大的產業機會,可能比大家用慣的風口還要大。”史文勇表示。
史文勇認為,從產業革命來講,有資格稱為基礎設施的東西並不多。毫無疑問,過去的PC是一代基礎設施,智能手機是一代基礎設施,那麼在未來,汽車將成為基礎設施。
中國公安部交管局的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到了2.9億輛。而全球汽車保有量更是以每年近億輛的規模在增長。“這樣的一個產業迭代是很可怕的,它有足夠大的一個產業空間,來容納所有的創新和新的商業機會。我們也想在這個產業相對比較早期的時候,更早地致力於這方面的工作,並做成基礎先鋒。” 史文勇説。
智能化讓公共交通更安全有效
隨着城市交通擁堵、公共交通供給能力不足和交通量激增之間矛盾日益激烈,各地政府紛紛把建設智能公納入改善民生,提高公共交通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作為智能交通的一部分,智能汽車的有利前景和對現實問題的改進能力也推動了智能交通整體的飛速進步,兩者緊密聯繫。而作公共交通領域的智能化在整個智能交通中具有現實意義。
業內專家表示,智能公交的發展可以有效的緩解當前城市交通的擁堵現狀,是未來公共交通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日,搭載網秦凌動未來智能車載系統的新型實用純電公交已在青島上線運行。該系統集成了大量智能化產品。其安全,高效的特點正是公共交通智能化的焦點處,完全滿足車輛上對車載系統的通用要求。
除此以外,其實現了硬件上具有隔離,軟件上功能相互獨立,一個功能出現問題並不影響其他功能正常的運行,並且還具有OTA功能。當有緊急情況發生時,後台系統可第一時間瞭解到車輛的故障、交通事故、車內緊急情況的發生,並知道在什麼時間什麼位置,發生了什麼樣的問題。
凌動此番介入新型實用純電車輛的智能化部分,是網秦逐步從智能手機領域轉入智能汽車領域,除在乘用車領域取得進展之後的又一成績。
正如凌動未來高級市場總監兼高級產品經理郭安祺所認為的,未來十年,公共交通領域的智能化趨勢必將轉變,現有的公共交通智能化技術基本源於乘用車,但公共交通無論是使用場景還是行駛需求都與乘用車大相徑庭,特別是公共交通承載的社會責任,必然會使其具有獨特的發展方向。
(圖為)凌動未來高級市場總監兼高級產品經理郭安祺
“我相信未來的公交車終將發展為輪胎上搭載的人工智能終端,而市場產業鏈也將在短時間內突破千億規模。屆時,它不僅是智能功能的集合,更是協調內部、聯網外部,能自主學習的全域智能網絡關鍵節點。” 郭安祺強調。
智能化是發展必然
史文勇認為,到今天為止,大部分的車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智能化,從趨勢上看,智能汽車滲透率從現在的不到3%,發展到未來的90%,可能也就是5-10年的時間。相關數據預計,到2020年全球智能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7000億元。而谷歌也曾表示,計劃在2020年實現無人駕駛汽車商品化,汽車的智能化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
而在智能汽車時代,車會帶來無窮無盡的擴展能力,使各種各樣的應用和服務基於車來實現。此時車就變成一個新的計算環境,汽車的定位也將從配備電子設備的機械產品,轉變為配備機械設備的電子產品,成為一個智能互聯的終端產品。
與手機類似,汽車具有龐大的用户羣,加之複雜多變的應用場景,自然會產生具有很高商業價值和研究意義的數據信息,這些信息的產生一方面為汽車智能化發展提供依據,另一方面也讓原本處在汽車產業鏈條外的科技互聯網公司成為新鏈條上不可或缺的角色,而網秦希望在新的汽車產業鏈中扮演賦能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