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的思思,是一個非常優秀漂亮的女孩。
從小就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學習成績優異,跳舞、鋼琴樣樣不弱。
但她卻拒絕上學。
這麼乖的孩子,嘴巴里卻發出這樣奇怪的叫聲。
發育行為科孟青主任告訴思思媽媽:
發聲性抽動通常較運動抽動晚出現。
乾咳聲、“吭吭”清嗓子也是屬於這類抽動症的表現,但一般不會一下就發展成思思這樣。
孩子可能早就有一些抽動症的初級症狀表現了,但媽媽沒有注意到,忽略了...
劃重點:
抽動症狀一般先從面、頸部開始,而後逐漸蔓延到肩部、肢體和軀幹。
據研究發現,60%以上的抽動症孩子首發症狀在眼部。
比如之前是眨眼睛、翻白眼,逐漸發展成搖頭、聳肩,甩手、踢腿、鼓肚子、全身抽動等等。
在不少成年人的世界觀裏,他們大多認為:“一個小孩子有啥面子可言。”
但事實上,孩子非常敏感,不管有意無意,他們也會“當真”。
女孩緣緣,從小就喜歡跳舞,看到電視裏小朋友們翩翩起舞,哀求媽媽給她報個培訓班。
但媽媽卻説:
你那麼胖,穿裙子多醜,跳起舞來不過是個笨重的企鵝,咱就別花這個冤枉錢了。
從那以後,她不敢穿裙子、討厭自己的模樣、不愛交友...自卑把她鎖在一個黑洞裏。
她努力掙扎着想逃脱,而媽媽的話就像緊箍咒一樣把她死死地按在原地。
而我們抽動症孩子的境遇卻比這個糟糕100倍。
不僅身體上受折磨,還要遭受周圍人的嘲笑,甚至父母打罵,同學的捉弄排斥,霸凌、老師的批評、學校投訴...
思思媽媽説,之前就發現孩子在屋裏哭,以為是心情不好,沒有多問。而現在孩子死活不去學校了,焦慮抑鬱,整晚失眠。
在來醫院前,思思快一學期沒有去學校了...
如果這樣惡性循環下去有2種結果:
★孩子心靈受嚴重創傷,輟學,封閉自我,自卑,拒絕人際交往,成年後童年的陰影仍無法磨滅;
★有的孩子還伴隨着情緒大爆發,發脾氣,自殘、強迫症、攻擊行為,親子關係危機重重,一個家變成硝煙瀰漫的戰場。
1、別老數落嘲笑孩子
《中毒的父母》中説:“小孩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他們會相信所有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你這個壞習慣怎麼改不了呢,你是豬麼;
你看看你又在幹什麼,太難看了;
哈哈哈,太搞笑了,以後就叫你“獅子狗”吧
...
每一次都會深深刺痛他的內心。
孩子的世界很小,沒有一件是小事。
尊嚴是人類心靈裏最敏感的角落,是孩子的脊樑,是他抬頭挺胸的支柱。
孩子一旦失去自尊,想再重建卻是一個緩慢而艱難的過程。
拳頭傷人有形,舌頭傷人無形!
在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傷他自尊的話千萬別輕易説。
2、忌打罵教訓,特別是“人前訓子”
在醫院門診,看到過一個家長,當着很多人的面斥責一個踢腿的抽動症孩子:孩子動一下打一下。
可能有的家長會説:
我罵他兩句不行嗎?在外面這麼多人,多丟人!
孩子患上抽動症的根源在於他本身的神經生物學因素,需要治療干預改善。
打罵並不能讓抽動症狀消失。相反還會加劇孩子的焦慮,抽得越來越厲害。
抽動症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接納和愛,他們才有足夠的勇氣獲得成長。
而不顧孩子的感受,甚至在眾人面前訓斥打罵,無疑是當眾踐踏他的自尊。
不知道家長們是否還記得黃磊那條收穫幾十萬人網友點讚的微博。
充滿愛的問答,化解了女兒的“錯誤”。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更讓她體會到愛的力量。
孩子這顆小苗想長成參天大樹,有太多的枝葉需要父母修剪。
但唯有堅定的愛與有原則的堅持,孩子才能歷練出堅韌的性格,自信堅強,長風破浪。
3、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正向引導
接觸到思思的情況,我查了很多新聞資料,發現她的情況並不是個例。
因為抽動症,孩子的注意力被分散;產生厭學情緒;被孤立否定;學習成績差;產生自卑自怨的心理,甚至輟學...
其實,抽動症並不會降低孩子的智力。而相反,這些孩子做事非常專注,善於思考,舉一反三!
在某些方面,還非常有天賦。
吳尚洋是一個成年抽動症患者,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做出各種奇怪表情、手舞足蹈並且大叫,但並無阻礙他成為「花藝鬼才」,在花藝比賽上獲獎無數...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一生的引路人。
我們要幫助孩子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並大聲地告訴他:“真為你感到驕傲!”
引導孩子重新認識抽動症,接納它,然後,轉化它,讓它成實現夢想的動力,看到生命的韌性。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説:“人類本性上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讚美、欽佩、尊重。”
希望每一個孩子從愛中獲得力量,自信堅強,努力主宰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