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艦隊潛艇遠航創多個首次 牽動對方大批兵力

  鍛造“虎虎生威 鋭不可當”的深海利劍

  ――記東海艦隊某潛艇支隊

  記者 王達

  水滴形的潛艇在東海某海域悄無聲息地航行,像一頭安靜的鯨魚。它隸屬於東海艦隊某潛艇支隊,正在執行戰備巡邏任務。

  突然,一艘“意外”闖入的“敵”某型特殊軍艦出現在指揮艙屏幕上,潛艇內的氣氛驟然緊張。居然在“家門口”與“敵”艦狹路相逢,是悄悄繞道規避,還是來場真正較量?

  “測測它到底有多大能耐!”海上臨時黨委決定,抓住這次拿“敵”練兵的機會與對手周旋。面對對方“肆無忌憚”的反潛搜索幕,他們鎮定自若,調整計劃,隱蔽突破“敵”艦封鎖。

東海艦隊潛艇遠航創多個首次 牽動對方大批兵力

  馳騁遠海大洋。東海艦隊某潛艇支隊供圖

  據艇長蓋春申介紹,數個小時的臨陣對弈,潛艇最終抵近“敵”艦,不僅讓它毫無察覺,且完成數次模擬攻擊。“真要打仗,一定讓它有來無回!”全體艇員摩拳擦掌,激動不已。

  在現代海戰中,神出鬼沒的潛艇始終是令對手膽寒的撒手鐧武器。東海艦隊某潛艇支隊正在鍛造的,就是這樣一柄“虎虎生威 鋭不可當”的深海利劍。

  水下存在時間一直在不斷上升

  對潛艇兵來説,廣闊而神秘的海底世界充滿了吸引力,每一名潛艇兵都以參加過遠航為榮。

  “每次遠航,艇上都會為第一次參加的官兵舉行喝海水儀式。”年輕的魚雷班長林濤説,這個儀式就像潛艇兵的成人禮。他記得,第一次遠航的某天,艇領導把他和幾個同年兵召集到指揮室,拉起鮮豔的橫幅,用燈罩從管路中接滿“太平洋之水”。林濤和戰友們接過海水一飲而盡,“味道又鹹又苦,讓人一輩子都忘不了。”

  林濤聽艇上的老兵講過,以前遠航次數少,並不是所有的艇員都有機會參加,因此喝海水是一項值得炫耀的資本。但近幾年,遠航戰巡已經成為常態,越來越多的年輕艇員能夠隨艇出海,喝海水反而成為一種稀鬆平常的經歷。

  支隊長崔曉華認為,這個細節反映出支隊戰鬥力的逐步提升。“以前我們是幾年一艘艇遠航,現在是一年數艘艇遠航。”他説,“現在不怕任務多,就怕沒任務。”

  崔曉華介紹,以前組織遠航時一般都由上級領導隨艇保駕指揮,艇員也都是經過選拔的優秀骨幹。現在,為了提高實戰能力,支隊在海軍部隊中率先由教練艇長帶隊遠航突破島鏈戰巡,大膽放手嘗試值更官獨立履職,同時採用建制艇員出海,全力向“艇長帶隊、編制遠航”的目標衝鋒。

  數十天的遠航對於艇員是一次嚴峻的考驗。遠航期間,潛艇兵們始終待在狹小、密閉的艇體空間內,在各種儀器設備、管路閥件和給養物資的包圍中值更、休息。“出航的前10天大家的狀態還可以,之後就開始出現睡不着覺、飯量減少、情緒焦躁等現象。”通信技師於金波介紹,“幾十天見不到太陽,除了機器運轉外聽不到別的聲音。”遠航開始的第一週,艇員們的飯桌上還能見到綠色蔬菜,到了後期就只有耐貯存的蔬菜和罐頭。

  於金波對2014年夏天的一次遠航印象尤為深刻。“由於電力有限,大空調暫停使用,艙內的温度達到40攝氏度,濕度一度超過90%,我們喝了大量的水,不用上廁所,出汗全出掉了。”他記得,艇員的身上長滿了痱子,帶的皮炎平、爽身粉塗上後不起任何作用。

  儘管條件艱苦,但只要條件允許,潛艇兵們仍然會組織各種活動。在水下運動會上,大家做俯卧撐、舉氧燭,狹小的艙室內充滿歡聲笑語;遇到重大節日,他們會在國旗和黨旗上鄭重地簽名;有艇員過生日時,戰友們會組織水下生日會,為壽星做一碗麪條,加一道菜,發一個蘋果。

  “我們就是苦中作樂!”於金波笑着説。

  練就“條件反射式”的險情處置能力

  遠航戰巡期間,潛艇可能遇到各種突發情況,需要艇員們迅速反應、果斷處置。在潛艇兵中間流傳着這樣一句話:“艇動三分險。”

  對於這個位於東海一線的潛艇支隊來説,有一個“N-1=0”的特殊公式深入人心。“N”代表潛艇的艇員數,只要任何一個戰位、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後果都不堪設想。

  一次遠航任務中,某潛艇正在某海域執行任務。突然,一股刺激的機油味兒鑽進輪機班長鄧波濤的鼻孔。推開機艙門的那一刻,油霧瞬間包圍了鄧波濤,衝得他腦袋“嗡”地一下,頭皮一陣發麻。

  “機艙右舷有大量機油噴出!”他迅速向指揮艙報告情況,同時向值更的艇員下達斷開艙室設備電源等命令,隨後衝進油霧中尋找受損部位,拼盡全力將脱落的油管對接上。此時,他渾身上下都是油污,被噴成了一個“油人”。

  雖然整個處置過程只有短短20秒,但每一秒鐘都充滿危機。噴射的油霧遇到一絲火星就會發生爆炸,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險情處置,最難的是第一時間的情況判斷。”某艇員隊艇長張小兵介紹説,“而正確處置險情與艇員的基本技能分不開。”為此,該支隊依託模擬訓練中心,常態組織艙室滅火、包紮堵漏、脱險救生等“生命課題”訓練,艇員訓練合格才能持證上崗。

  “現在,艇員的應急操作能力比以前有很大提升,故障基本都是自己排除。”某艇員隊副政委黃紹春告訴記者,“中層骨幹對專業學得更深更精,處於‘摳細節’的狀態。”

  2015年一次遠航任務,某潛艇突發柴油機停車故障,在47攝氏度的艙室環境下,海上搶修分隊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成功排除故障,幾近虛脱的艇員們臉上卻滿是欣慰。

  除了潛艇本身,遠航戰巡時艇員們還可能面臨各種複雜的情況。一次遠航途中,採用經航電機航行的某潛艇突然迅速掉深,值班艇長於洪濤立即命令轉換成主電機航行,試圖採用加速的方式解決掉深問題。然而,潛艇的深度仍然在逐漸下降。

  “前進二!準備中組水艙供氣!”於洪濤又連續下達兩條命令,相當於將潛艇的速度提到最大,同時做好了應急上浮的準備。幸好,潛艇距海底僅有15米時狀態恢復穩定,稍晚就會有觸底的危險。

  “我們已經具備了‘條件反射式’的險情處置能力。”支隊長崔曉華自信地説。

  平時出得去,戰時回得來

  在潛艇上服役多年,潛艇兵們幾乎像熟悉自己的身體一樣熟悉裝備。在近幾年高強度、頻度和廣度的遠航戰巡任務中,他們對潛艇的各項性能參數也已經瞭如指掌。“支隊已經告別了依靠新裝備性能生成戰鬥力的歷史階段。”支隊政委吳謙説。

  為了進一步提升戰鬥力,該支隊決心繼續挖掘裝備潛能。這是一個以前從未涉足的領域,任何一項創新舉措都伴隨着風險。

  據吳謙介紹,潛艇剛入列時,有專家斷言,“中國東海海域不能使用×型魚雷。”根據某條例,一大片東海海域水深並不滿足該型魚雷的發射要求。

  “這型魚雷作為潛艇主戰武器,如果在當面不能使用,那與捲刃的鋼刀、無鋒的長劍有什麼兩樣?”支隊決定不輕信、不盲從,成立攻關小組深入研究魚雷彈道特點,全面探索武器邊界使用條件。經過反覆實踐成功摸索出東海近海發射使用某型魚雷的方法,有效提升了該型潛艇的作戰使用效能。

  一次遠航,艙段技師姜國華髮現,潛艇往復泵排水時發出的低頻高能噪音極易破壞隱蔽,在廠家、科研院所表示“設計問題、無法解決”的情況下,他最終自行摸索出潛艇大深度注排水技術,破解了一大降噪難題。

  在挖掘裝備潛能的漫長探索中,該支隊留下了一串串成功的足跡。為了攻關“以潛反潛”的世界性難題,他們經過數艇次海上實踐,成功實現魚雷對實艇目標捕獲,為東海當面“以潛反潛”積攢了信心。在缺乏成功經驗的情況下,某潛艇準時、準點、準要素實現某型導彈齊射,準確命中目標,填補了該型潛艇戰鬥力建設空白……

  近年來,隨着作戰理念、軍事科技的發展,潛艇兵力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全域立體反潛網絡,讓潛艇賴以生存的隱蔽性受到極大挑戰;反潛兵力探測能力的提升也導致潛艇作戰效能發揮受到限制。

  吳謙介紹,該支隊近年來強化信息接收、情況研判、指揮決策等訓練,執行任務的潛艇感知戰場態勢、融入體系作戰能力得到明顯提升,連續擊破對手佈下的反潛體系。

  一次遠航期間,該支隊某艇在當面聯合兵力的掩護下,從容不迫地與對手反潛兵力周旋對抗,成功牽動對方大批兵力,創造了該型潛艇隱蔽前出某海域等多個首次。

  談起取得的成果,支隊長崔曉華認為,這些努力都是為了進一步貼近實戰。他説,新中國的歷史上潛艇還沒有真正打過仗,一旦開戰,“帶多少人出去,帶多少人回來,帶着榮譽凱旋”就是支隊所有指戰員的錚錚誓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61 字。

轉載請註明: 東海艦隊潛艇遠航創多個首次 牽動對方大批兵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