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消息,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就香港私家車車廂的空氣質量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空氣污染物和細菌的濃度均超出特區環保署的建議標準。若車輛停車不熄匙,更會加劇車廂的空氣污染情況,當中“苯”更超標299倍。
賴嘉雯(中)指車廂內二氧化碳濃度愈高,愈容易令到駕駛人士及乘客產生睡意,危及道路安全。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
研究團隊指出,停車不熄匙,十分鐘吸入的污染物濃度,已相當於六日室外吸入的總量。有耳鼻喉科醫生表示,若司機長期吸入有害污染物,有機會引發肺部及呼吸道等問題,甚至增加患癌風險。
浸大生物系研究團隊,抽選51輛車齡介乎1至18年、不同品牌及型號的私家車,分別在繁忙時間駕駛下,測試車廂不同污染物和細菌含量,又從51輛車中找出情況最嚴重的10輛,進行10分鐘停車不熄匙實驗,量度其甲醛、苯及甲苯等污染物的濃度。結果發現,當車輛在汽車引擎空轉下,所有樣本在二氧化氮濃度測試中不達標,當中苯和甲醛濃度測試,最嚴重的樣本分別超標299倍和129倍。
調查亦發現,51輛汽車在繁忙時間行駛時,發現車廂內的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二氧化碳和細菌的濃度均超標,分別為11倍、8.8倍及1.4倍。浸大生物系副教授賴嘉雯表示,香港交通擠塞的情況愈來愈嚴重,駕駛者和乘客變相加長逗留於車廂內的時間,而車內積聚不同的空氣污染物,會影響駕駛者及乘客健康。
賴嘉雯又引述英國調查,表示車內的空氣污染物比室外污染物高出15倍。她表示,有多種元兇令車廂內積聚空氣污染物,主要為車外空氣污染物滲入車內、冷氣機的隔塵網功能失效,以及車廂內裝飾材料所散發的氣味等,尤其是調查中的51名車主均對隔塵網關注不高,無人換過隔塵網。她建議,車主要更換可阻擋懸浮粒子的隔塵網,若想阻擋苯、甲醛等TVOC,則要加多一層活性炭過濾網。
耳鼻喉科醫生何志謙表示,駕駛人士普遍忽略車廂內的空氣質量,香港約有四成人為鼻敏感患者,若長期吸入致敏原會引致鼻竇炎,有哮喘、氣管敏感及糖尿病患者更是高危一族,長期吸入甲醛更會增加患癌的風險,建議情況嚴重者定期用生理鹽水洗鼻,紓緩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