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月14日報道(文/王瀟宵)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算是在夏天,這雨下起來也是毫不含糊,這段時間我就收到了好幾條暴雨預警。即便如此,也會有一些心大的小夥伴出門從不帶傘,又不願接受風雨的洗禮。共享經濟催生出的共享雨傘,表現喜憂參半,雨傘歸還率、損壞率就是個很大的問題。隨後,市面上出現了有樁式共享傘,“要借傘”就是其中的一員,公司在2016年12月獲數百萬種子輪融資,由個人投資。
據要借傘團隊調查,在上海有28%的人偶爾或從不帶傘,32%的人願意租傘,高達96%的受訪人羣表示接受2-3元的租借價格。事實上,近60%的公共場所提供借傘服務,但是借傘的手續繁瑣,雨傘數量少,歸還時必須回到借出地,無法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
2014年,上海地鐵曾投入2萬把公益傘,但是使用效率極低,僅一個月就有去無回,類似情況在其他城市比比皆是。要借傘的創始人嚴飛表示:“政府推出的有樁公共自行車,不能很好地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而摩拜、ofo的出現為政府解決了這個讓人頭大的問題,只要監管得當,最後一定是雙贏的局面。要借傘希望在開拓市場的同時解決政府痛點。”
要借傘自主研發了智能自助借傘機,目前產品已提報16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6項。嚴飛將要借傘團隊稱為自助借傘機技術的發明者。借傘機的借還操作十分便捷,只要打開微信,選擇收付款功能,將付款碼面向掃描口,語音提示扣款成功後,機器會自動送出一把傘。還傘時,只要把傘放入還傘口即可。每次借傘,需扣除39元的押金,在還傘成功後,押金會自動退還。
與競品相比,要借傘的智能終端擁有較多專利儲備,其特有的大型展示面也能為團隊帶來可觀的廣告收入。設備將放置在地鐵、商場、學校、醫院等人流量較為密集的地區。值得一提的就是設備巨大的儲傘量,每台設備可放置100把共享傘。要借傘的研發團隊主要是由擁有10年以上經驗的技術專家組成,在自助借傘機的研發過程中,團隊實驗驗證了大量的技術解決方案,累積了豐富的實驗數據與設計經驗。嚴飛本人是一名連續創業者,曾成功創辦多家公司及培訓學校,擁有超過12年的團隊建設與項目營運經驗以及深厚的技術背景。
嚴飛計劃在上海鋪設1萬台左右的設備,再逐步推向全國。要借傘面向B端和C端收費。用户每天需繳納1元的借傘費用,據分析每人每次的借傘時間為2-3天。扣除運維成本,預計年營收將達到1000萬到5000萬。
要借傘目前正在進行天使輪融資,融資額度800萬人民幣,用於擴大團隊、研發生產、市場推廣等。團隊計劃在本月進行小批量市場測試,11月份在上海開展全面推广部署。
項目:要借傘
公司:上海域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