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直擊天氣 與科學家聊“天” ——院士專家談基層氣象防災減災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綜合

中國日報5月12日電(記者 李弘揚)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在新時期,如何認識、如何提升基層氣象工作在防災減災救災人民防線中的作用?如何更好地開展氣象科學傳播,提升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和水平?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澤椿,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朱定真,浙江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東法走進直擊天氣——與科學家“聊天”活動,與記者暢談基層氣象防災減災。

記者:今年防災減災日聚焦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如何理解這個主題

李澤椿:目前,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的勢頭有所扼制,但仍然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存、生活與發展,我們應當通過應對這場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災害,舉一反三思考有可能發生的其他突發極端事件。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是一個涉及全民、國家安全、社會發展、人民幸福生活的重大風險挑戰事件,要及早謀劃。

因此,要充分認識突發自然災害風險的嚴重性,自然災害存在的連鎖鏈關係,正確樹立科學的認識觀。

自然災害種類多,氣象災害直接影響羣眾生產生活,深受羣眾關切,中央電視台最受歡迎的節目就是《天氣預報》。氣象災害屬於大氣科學範疇,相較於自然災害各領域,工程建設較為完善,研究相對成熟,預防措施也比較完善。

氣象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颱風、暴雨、雷暴、冰雹、龍捲風、高温、凍雨、寒潮、乾旱、熱浪、洪澇等各種氣象災害頻繁發生,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各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給人類生命財產、社會經濟帶來損失。

河南“75·8”暴雨作為流域性災害,造成人員傷亡數萬,京漢鐵路中斷月餘,水利工程受損,羣眾生活困難,是一個歷史教訓。從天氣過程來看,由於強烈低氣壓與南下的冷空氣形成對峙,熱低壓系統從海洋挾帶大量水汽與強冷空氣遭遇,輻合作用強烈,又受到桐柏山、伏牛山“喇叭口”地形抬升作用的影響,在駐馬店一帶造成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暴雨,最大暴雨中心林莊站8月5-7日降水量為1605.3毫米;8月7日降水量為1005.4毫米,最大6小時降水量830.1毫米,為當時世界最大記錄。河南省年平均降雨量只有800毫米,這一次天氣過程相當於下了兩年的年平均雨量,一天降水最大達1005毫米。由於當時沒有科學、深入的認識,中央氣象台當時的預報指出,暴雨可能下到100毫米以上,這跟實際的過程累計降雨量1600毫米相差太多。

這次暴雨啓發我們:要具備較好的監測預警系統和手段、信息傳播手段,平戰結合;預警跡象出現後,要落實好防禦的方案與手段;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平時對各種基礎設施就要有所準備、未雨綢繆;日常要加強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小概率)現象的研究。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北京出現持續時間長、雨量大、範圍廣的極端降水事件,給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巨大損失。從天氣預報的角度講,當時預報得不錯,但預報的雨量量級及降雨時間存在偏差,且雨下得大而集中;人們還想不到北京應對不了這樣的極端降水,反映出防災方面的脆弱和不足。

由此我們認為,防災減災在政府主導之下還要依靠科技、預防為主;各級部門要經常想想“想不到的事”;公眾也要學會應用科學知識,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應對得當。

王東法:氣象防災減災救災,關乎百姓福祉、社會利益。基層點多面廣,是防災減災的前沿陣地和關鍵所在,實際上也是問題、隱患最為突出的地方。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切實加強基層氣象防災減災能力。 

朱定真:自然災害應急管理是一個綜合性的管理系統,如果按時間和內容來分,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災前風險管理、防災減災、備災工作和預警預報,二是災中的應急響應,三是災後恢復重建。面對嚴峻的災害形勢,我國政府制定了“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防災減災工作方針。

落實防災減災工作需要關注基層是因為,光是政府、專家重視顯然不夠,災害影響直接面對的是基層;另外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公眾參與的聯動防禦策略的基礎也在基層。所以防災減災戰略的落實、效益的發揮、成果的共享,往往取決於基層的響應。提升應對災害的能力,必須重視提升基層的防災減災能力。今年的主題應該有這一層意思。

我國自然災害有災害種類多、發生頻次高、分佈地域廣、災害損失重、社會影響大的特點。高温、乾旱、暴雨洪澇、颱風、沙塵暴、寒潮、霜凍、大風、霧、霾、冰雹、雷電等地球上主要的氣象災害都在我國存在。隨着全球氣候變化,極端氣象災害發生將更加頻繁,對於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無論是落實國家相關政策,還是真正實現國家制定的防災減災目標,公眾的自覺參與都意義重大,甚至是成敗關鍵。事實證明,面對自然災害時,只有更多的人意識到防災減災的重要性,具備了防災減災救災的科學知識和能力,並且能夠自覺防災避險自救,災害風險管理系統才能真正發揮效用。近些年,氣象預報預警準確率不斷提高,但還是出現了多次因為個人防災意識薄弱,避災知識缺乏造成人員傷亡的事例,雖然政府積極進行救援,但這些教訓應當避免重複出現。所以災害預警,風險管理關鍵節點確實需要向基層前移。

在應對自然災害過程中,我們看到,依靠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隨着我國國力增強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各類自然災害預報預警能力的提高,防災減災救災成效明顯。但是,各地怎樣因地制宜真正落實防災減災措施,怎樣避免災害發生過程中的流言、謠言形成衍生災害,以及怎樣加強災害暴露度高、脆弱性大的貧困 貧瘠“雙貧”地區的防災減災能力提升等問題還有待解決。所以,除了繼續堅持依法防控,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以外,創新方式方法普及防災減災救災知識有利於加強統一各類災害的科學認識,在理解政府措施必要性上統一步調,最終提升綜合效益。

記者:李院士,您認為我們應如何應對突發自然災害,提高應急應變能力?

李澤椿:首先,提高自然災害的應急應變能力,必須預防為主,依靠科技。自然災害可以通過不斷研究逐步深入,掌握規律進行預測。

人類生活(生產)在地球大的生態環境中,必須認識好地球環境生態系統的演變規律,從內在機理出發,科學佈局生態系統防控工程。自然災害可以預測,是逐步深入研究、運用規律且研究永無止境。

黨中央非常重視生態環境防控工程的統一建設、保障修復和應用,國家關於黃河流域治理,特別是秦嶺生態治理都是帶有長遠性的。秦嶺是我國多條重要河流的發源地,以秦嶺為源頭南水北調工程覆蓋全國各地,事關國家水資源安全;秦嶺黃土高原流域還是我國糧倉,從糧食安全的角度出發,防控系統也非常重要。人們可以通過掌握自然變化和規律,積極應對,做好防禦。

其次,社會各界對自然災害的科學認識,瞭解生態環境的防控工程,樹立正確的應對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當前,我國在防禦自然災害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連續發揮已有成果,做好氣象、海洋、地震、地質、水利等領域保障,包括:多顆風雲氣象衞星相繼發射成功並投入業務應用,海洋、環境衞星相繼發射,獲得很多很好環境物理結果;自主研製的數值氣象海洋預報業務體系和氣象海洋信息服務體系全面建成,提高了預報精準度,氣象海洋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提早做好預警能力及服務;我國最大的天氣災害颱風,其颱風路徑預報24小時誤差從95公里縮小到73.5公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佔GDP的比重逐年下降。

要全面提高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推進重大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和風險防範能力建設,同時要做好“三個轉變”,即:從注重災後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氣象要發揮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作用。

科技發展應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支持國家經濟科技發展創新。中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領域戰略研究項目,就是面向2035年的國家經濟建設發展與國家安全需求中的地球環境保障工程,開展防災減災保障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對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為地球環境“保駕護航”作用十分重要。

建立自然災害風險防控工程的意義在於:極端自然災害事件對社會經濟各行業的運行與發展,對廣大羣眾生命財產的安全乃至國防安全都有着極其重要的影響,黨的十九大以來,特別強調對自然風險的防控,科學防控工程可做到風險動態評估、科學決策防禦、減少損失,實際上是增加國民經濟產值,保障羣眾安定美好生活。

工程的目標是擁有完善的天基—地基—空基,綜合地球信息觀測系統,信息快速收集傳遞,形成基礎性大數據庫;信息加工處理(含計算技術的應用)形成標準化的預報預警產品;有針對性地對國民經濟各行業的服務預報體系;形成動態風險的評估系統和應對防禦策略體系。

未來研究任務包括:一是分析現有各種信息探測體系狀況,克服分散、不統一、不規範技術標準,形成分級管理的統一數據庫,解決資料完整性、多源資料的融合和質量控制,提升遙感資料精度,並統一收集人文、社會經濟數據庫,與災害發生程度耦合,便於制定對策。二是攻關解決關鍵預測技術,建立地球環境各圈層耦合預報系統,特別是海氣耦合實時預報系統,近些年還將建立局地中尺度數值預報系統,針對城市小區域局地極端天氣預報預警。三是建立自然災害風險的動態評估技術和系統,針對行業特點的防禦對策,特別是中小城鎮防禦體系,對領導幹部和廣大羣眾做好科學普及。

依靠國家的領導與組織,廣大幹部羣眾的支持與執行,我們可以提早研判、科學防控、精準施措,很好應對各種突發自然災害事件,極大減少各類災害帶來的損失。

記者:朱首席,您常年從事氣象科學傳播,直面公眾,請談談如何更好地傳播氣象科學知識,提升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和水平?

朱定真: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在“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公眾參與”的機制下繼續提升全民防災減災救災知識素養,通過各類活動,使各級政府、企業人員、公眾儘可能多地瞭解我國的自然災害分佈、發生規律、防範要點、應急措施。特別要重視公眾層面的科普,民眾的參與意識提升了,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才能築牢,政府決策的落實就能事半功倍,反之公眾配合不到位,甚至由於流言、謠言滿天飛,引發心理恐慌造成衍生災害,造成盲目避災損失,以及人心浮動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就會干擾政府採取正確的行動。

另一方面,從長遠看,在公眾參與提升自然災害應對能力方面,要加強對兒童、青少年的教育。一代一代樹立起尊重自然,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科學觀,培養與自然環境良好和諧的生活、生產習慣。

科普,最重要是“用心”。要用心去做,跟蹤最新的科技進展,依據最新的政策規劃不斷更新教材,絕對不能一個教材管幾年。同時,防災減災知識和其他科技知識一樣,只有加入了服務性和人文關懷才能激活它的傳播能力。把專業術語堆砌的高深理論翻譯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讓非專業的人明白,這是一種藝術。所以科普是要花時間,花精力的。要對科普熱心,有了熱心才肯將時間和精力花在科普事業上。

要用心分析“流言”。科普工作者對知識要有興趣,對流言和謠言也要有興趣,它們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流行,就是我們科普出現了短板,所以要及時去補齊短板。這樣才能與偽科學爭奪陣地,這是科學家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

還有就是要用心嘗試新技術。要善於創新應用VR、AR、MR、網絡課、短視頻等技術,開發科普互動展品、產品,豐富科普內容和傳播方式,增加興趣點,擴大覆蓋面。

總之,希望更多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加入科學傳播的隊伍,要堅信花時間、花精力將自己的學識、技術為防災減災知識普及服務,對於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對於國家趨利避害,繁榮發展有重要意義,為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作出貢獻。

記者:浙江是氣象災害較嚴重的省份,您多年在一線直面災害過程中有何體會?

王東法:浙江是我國氣象災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除沙塵暴外各類氣象災害均會發生,氣象及其次生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佔自然災害的90%以上,可以説一年四季都有氣象災害發生,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經過多年努力,浙江氣象部門推動建立了基層氣象防災減災體系,氣象監測預警更加科學精準,預警信息發佈更加權威,氣象監測預報預警在防災減災救災鏈條中的先導性作用日益凸顯。在德清,率先創建新農村建設氣象工作示範縣,推進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全覆蓋縣建設。全省氣象防災減災標準鄉鎮(街道)建設全面完成,標準化村(社區)覆蓋面不斷擴大,省市縣鄉村五級應急響應預案架構初步建立,應急準備認證、重點單位監管等風險管理機制不斷完善,社會災害防禦能力持續提升。

對標新時代、新要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浙江基層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在機制建設、能力建設、社會參與等方面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特別是201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與中國氣象局啓動新一輪省部合作,共建防災減災救災“第一道防線”示範省,需要我們更加努力。

  杭州市氣象防災減災組織體系。 圖表來源:浙江省氣象局

記者:浙江將如何進一步提升基層防災減災能力?關於形成基層防災減災“合力”,您對政府部門、社會公眾有什麼建議嗎?

王東法:就浙江而言,後續將重點從三個方面加強基層氣象防災減災能力。第一,推進防災減災救災“第一道防線”示範省建設,着力提升自身能力。對標“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提升能力水平,強化科技創新,圍繞鄉村振興、美麗浙江、海洋強省等戰略實施需求,大力推進氣象服務均等化、智能化、特色化,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益。第二,主動融入“精密智治”,形成基層治理部門合力。機構改革後,浙江“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工作體系逐步建立,在今年疫情防控中省政府提出“精密智治”基層治理模式,對防災減災部門的協調聯動、數據共享、技術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抓住機遇,堅持黨委政府領導,聯合有關部門建立健全氣象防災減災的監測預警機制、應急協同機制,共同推動落實社會責任,形成基層防災減災的部門合力。第三,深化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建設,從五個方面健全基層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在制度法規方面,要深入貫徹《浙江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推進氣候可行性論證等配套制度建設;在組織責任方面,要釐清氣象部門在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管理體系中的職責,融入社會綜合治理將氣象列入基層全科網格員工作職責和培訓內容;在信息發佈方面,要全面建立氣象災害預警叫應、預通報等服務制度,建成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併發揮其權威樞紐作用;在風險管理方面,要按照國家標準《美麗鄉村氣象防災減災指南》,推進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創建提檔升級;在應急響應方面,要深化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應急聯動機制,將氣象納入各地防災減災培訓、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等內容,推進中小學校園氣象站建設。

氣象部門在防災減災中發揮着“消息樹”作用,實際上就是“吹哨”,“哨子”響後就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對於政府部門,需要完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體系,建立健全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應急聯動機制,加強公眾氣象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對於社會公眾,需要提高氣象防災減災的意識和能力,自覺加強氣象災害防禦知識學習,主動關注氣象信息,災害來臨時要根據氣象災害預警採取相應的自救互救措施,配合政府及有關部門做好應急處置,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