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肉類全部有電子標籤,不僅價格一目瞭然,掃一掃二維碼還能追溯其來源。統一收銀台結賬,讓消費數據全部由後台掌握,消費者也不會遭遇短斤缺兩。在小陸家嘴地區,一家名為“萬有集市”的標準化菜市場日前落户商城路。記者從市商務委獲悉,今年本市將新建改建30家示範性標準化菜市場,截至今年6月30日,已經完成了13家。
自2005年起,本市用了10多年時間,從馬路菜場入室,到室內菜場啓動標準化改造試點,再到標準化菜市場基本實現全覆蓋,完成了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小菜場建設“三級跳”。今年在標準化菜市場基礎上,本市進一步提質增效建設示範性標準化菜市場。
市商務委制定的《2017年上海市示範性標準化菜市場建設指南》,從規劃合理、經營規模、統一結算、電子標籤、追溯完備、基地對接、價格穩定、品牌入駐、供應鏈完善、管理制度等10個方面提出示範性標準化菜市場建設要求。
記者瞭解到,與普通的標準化菜市場相比,示範性標準化菜市場最顯著的變化是經營模式的改變,由原先單純出租場地、收取攤位費的“房東”“二房東”經營模式,轉變為菜場管理公司自營或與經營户合作的聯營聯銷模式。此外,肉類、蔬菜等食用農產品統一使用電子標籤,採用二維碼追溯新技術形成完整信息追溯鏈條等,都是示範性標準化菜市場的“標配”。
而作為菜市場的有力補充——社區智慧微菜場通過設置自助售菜機、網訂櫃取等方式提供百姓日常所需的生鮮產品,目前已建設完成1427家,覆蓋了本市除崇明以外的15個區,形成了食行生鮮、廚易時代、強豐等著名社區智慧微菜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