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開馬自達遲到是因為堵車,開它們遲到是因為…慢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綜合

百公里加速時間是衡量一輛車型性能是否出色的關鍵指標,就算不是一位熱衷於速度與激情的性能控,即便是務實型的家用消費者在買車時,同樣也會關注車輛的性能表現。畢竟性能的強弱與日後的駕駛體驗息息相關。

而在市面上有部分熱銷車型,綜合產品力不俗,卻偏偏在動力方面表現出“慢條斯理”的“慵懶範”。如果駕駛員是個“急性子”的人,在需要踩油門執行加速指令時,它們的加速能力分分鐘會把人“逼瘋”!

注:百公里加速成績來源:汽車之家

哪怕身處國內競爭最為激烈的緊湊型車市場,還有一位“巨星級”的兄弟車型在搶佔自己的“曝光率”。但長久以來寶來始終能維持熱銷的狀態,無論是月度、季度或是年度的國內轎車前十銷量榜,寶來總能如常列席。

但寶來也並非十全十美,低配車型動力不足的問題也時常遭人吐糟。整備質量接近1.3噸,但1.5L發動機卻只有113馬力,雖然1.5的排量放在一輛緊湊型車上,已然不算小,但賬面的動力參數與實際的車身重量不匹配,在加速時還是會出現類似於“小馬拉大車”的無力感,實測超過14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就很能説明問題了。

更何況與1.5L發動機匹配的也是不慌不忙的6AT變速箱,相比快節奏的1.4T發動機與7速雙離合,1.5L發動機與6AT變速箱就好比愛“耍太極”的“養生達人”,加速、換擋都像是在放慢動作一樣,對於“急性子”的人來説,這簡直就是“噩夢”!

事實勝於雄辯,從各大汽車論壇、車主口碑羣也能經常看見有1.5L寶來的車主在吐糟自己的車動力不足,提速過慢。個人建議,如果有準備入手寶來的朋友還是選搭載1.4T發動機的版本更為合適,一來相比搭載1.5L發動機版本的加速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二來經過多年的相處TSI與DSG之間的配合已是默契無間。雖然頓挫依然免不了,但絕對到不了無法忍受的地步。

上文提及的“巨星級”車型,説的正是大眾朗逸。如果要評選近十年來中國市場最成功的車型,朗逸必須擁有姓名。上市十年累計銷量突破400萬輛,月度、季度、年度轎車前十銷量榜“屠榜”次數更是數不勝數。説朗逸是好車可能還會有爭議,但説它是成功的車應該沒什麼人會反對。

只是朗逸是與寶來在同一個平台走下的產物,所以寶來有的1.5L發動機+6AT變速箱,朗逸同樣也有。至於後期的動力表現也沒有因為車型的不同,而存在任何的驚喜,慢同樣是這套動力總成的主旋律。而在汽車之家的測試中,朗逸12.98秒的成績雖然比寶來有所提升,但超過12秒的百公里加速時間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資本。

(教授實測數據)

更何況就連一向比實際測試更理想的官方測試,也遭遇了“滑鐵盧”,官方實測的14秒百公里加速時間已讓朗逸“無地自容”。而此前教授也曾親自測試過朗逸1.5L版本的加速能力,最終成績被定格在14.3秒。

也許往好的方面想,與世無爭的加速態度的確能夠讓車主“修養身心”,絕對是消除“路怒症”的良方,畢竟一切以“慢”為主的動力總成,就算車主想“路怒”,也沒有足夠的底氣。

但同樣的,只要瀏覽過各大汽車論壇都會出現如同寶來1.5L車主的吐糟評論。當初因為自己預算有限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低配1.5L發動機版本,但是後期在踩油門時體會到的有勁使不出的無奈感,早知道當初就應該咬咬牙買1.4T發動機的車型。

有很多人説雷克薩斯遲早都會國產,也有很多人説不國產還沒有優惠的雷克薩斯不可能在市場裏生存。但雷克薩斯就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就算不國產還沒優惠,我同樣能獲得熱銷。而旗下的中大型轎車—ES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正當同屬二線陣營的其他豪華品牌都在大打“價格促銷戰”,就連一線陣營的BBA也要為銷量低頭,優惠一個比一個“兇猛”。但反觀ES任憑對手如何“吵鬧”,始終都擺出一副與我無關的怡然姿態,該加價還是加價。坊間更傳有關ES的戲謔之言,“ES的優惠幅度就取決於加價多少”。但就是這樣的ES還能維持月均近萬輛的銷量。

ES的“魔力”甚至已經能讓部分早期覺得自己動力羸弱的車主,轉變為覺得慢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ES的慢是為了讓我們在日常忙碌且快節奏的工作中可以享受到生活的慢節奏,慢下來才能好好享受人生。

但無論ES創造的故事有多美好,也掩蓋不了它動力弱的既定事實。一輛中大型轎車,入門車型只配了2.0L自然吸氣發動機,相比同級竟品的入門車型配備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無疑相形見絀。就算和E級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相比,即便排量更大,但無論是賬面數據或是動力儲備或是實際的加速表現,都要遜於前者。

雖然ES有“魔力”能夠扭轉乾坤,化缺點為優點。但只要瀏覽各大汽車論壇會發現吐糟ES 2.0L發動機動力不足的評論依然不在少數,畢竟超過10秒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的確很難令大部分人滿意。如果你是一位ES的潛在買家,卻又是一個充滿朝氣、活力的人,那麼入門的2.0L車型就要謹慎選擇了。

我們常常都能聽到減速慢行的交通安全宣傳語,但並不代表開車就應該龜速,而是應該在法定的限速內,根據道路的狀況合理調整自己的開車速度。“慢吞吞”的車不僅影響駕駛體驗,有時候車輛加速不給力也會影響行車安全性,比如在遇到危急情況需要強動力支援時,車輛加速能力越弱,發生事故的風險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