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養老到享老並不遙遠

  伴隨着老齡化社會到來,如何養老、怎樣享老成為高頻詞彙。面對老年人多元化需求,讓他們繼續承擔社會人的角色,利用他們豐富的人生閲歷、寶貴的人生經驗,發揮個人所長,融入社會生活,才能讓他們更有尊嚴地享老。

  從清晨到黃昏,從街巷到公園,隨處可見老年人的身影。這是一場你我皆會置身其中的變化:全國每天兩萬多人進入老年,60歲以上老年人總數近2.5億。

  然而,新技術日新月異,往往讓許多老人眼花繚亂,有些落伍。

  不久前,大連地鐵,一位老人過安檢時受阻。原因很簡單,沒有健康碼,非但沒有,還不懂健康碼是何物。耳背加上工作人員不耐煩,老人開始變得緊張,情緒激動,雙方一度爭執不下。

  後來經過警察調解,老人為自己的行為道歉,網上卻有不少人説他倚老賣老。但通過現場視頻,我分明看出,這只是一個孤獨無助的老人。

  請別讓互聯網時代落下一個老年人。習以為常的東西説變就變,面對陌生的事物,他們一臉茫然。設身處地為老年人着想,用老年人的思維來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好消息是,一些地方已實施“養老服務+行業”行動,積極培育老年人用得上的產品;一些企業開始針對老年人設計產品,並意識到,打造完美的用户體驗需要同理心。

  伴隨着老齡化社會到來,如何養老、怎樣享老逐漸成為生活中的高頻詞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養老是老年人生活的基礎,但老年人的需求並不只是養老。

  “90後”小夥許凱是一名攝影愛好者。他從大學開始給農村老人拍照,至今已拍了數百位老人。他説,拍攝過程中,有些老人感動得落淚,有些老人只為了能和陌生人聊聊天。

  “叔,我給你照張相吧!”從寒暄、聊天,到幫老人拍照、拍視頻,許凱漸漸打開了老人們的心扉。人們才得以看到,他鏡頭下老人們最真實、最美好的樣子。

  每個老人都是一部歷史,他們經歷過的風雨故事,需要有人替他們記得。

  應當看到,老年人羣體日益分化,在針對老年人的社會化服務方面,各類養老綜合體層出不窮,滿足了他們醫療、飲食、起居等基本需求。然而,在物質需求之外,多元化的需求更需要滿足。

  老人們期盼大力興建和完善養老設施和服務,更把自己的意願和尊嚴放在第一位。他們的生活,並不只是煮飯帶孫子、閉門過日子,他們有自己的情感寄託和價值實現。

  讓老人們繼續承擔社會人的角色,利用他們豐富的人生閲歷、寶貴的人生經驗,發揮個人所長,融入社會生活,才能讓他們更有尊嚴地享老。

  時代在發展,“老有所為”價值的實現其實並不難。

  我國2.5億老人中,60歲到70歲的老人佔一半以上,這些“年輕”的老人,國際上稱為活力老年人。在平均壽命不斷提高、健康條件大幅改善的大背景下,活力老年人是優質人力資源,是老年人口紅利。在深度老齡化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從出租車司機到便利店收銀員,活力老年人活躍在各行業一線的情景很常見。

  與上一代老年人相比,新一代老年人有着不同的成長經歷,他們物質條件有盈餘、信息接觸更廣泛,適應社會的能力更強。

  不同於“重儲蓄、輕消費”的祖輩,新一代老年人重視合理消費,追求美和健康,社交活動的類型更多樣,文化娛樂的方式更豐富,對自我價值實現也有新的期許。

  這意味着,整個社會要樹立積極的老齡觀,社會要鼓勵老人蔘與,老人也要主動加入。社區要為老年人的公共活動創造條件,鼓勵老人在自願和量力的情況下,參與到經濟活動、社會公共事業中來。

  希望每一位老人,從養老到享老,優雅地生活,從容地老去。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7 字。

轉載請註明: 從養老到享老並不遙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