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侯兒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阮興時 攝
講述人:劉候兒(臨縣安業鄉青塘村建檔立卡貧困户)
記錄人:記者 阮興時
我叫劉候兒,今年70歲。誰能想到,活到我這把年紀,不僅摘掉了窮帽子,還能當上“腰纏萬貫”的老闆。
俗話説:好吃不過冰糖,好住不過青塘。我們青塘村,山川秀麗,人傑地靈。村裏的“海眼”滋養着青塘400多畝葦子地和百畝魚塘。咱村的葦子渾身是寶,葦根底下有葦筍,春天刨起來能吃,葦葉五月端午包粽子能用,葦子能做蘆葦工藝品,能做蘆葦畫。尤其是粽葉,向來以寬、肥、厚出名,用青塘村的葦葉包出來的粽子味道香濃,深受人們的喜愛。
可在過去,為啥咱還是守着“金飯碗”,窮的“討飯吃”?還當上了貧困户?還不是因為咱自己沒文化,沒有發展產業的眼光。不過,這一切在2016年就徹底成為歷史。2016年,市委李正印書記定點幫扶咱們村,在來村調研時,李書記鼓勵大家,要充分開發利用好青塘的資源優勢,發展粽子產業,擴大生產規模,加大市場開發,打造青塘粽子品牌,做大粽子產業。李書記給咱規劃的脱貧路子,那就是奔小康的指南針。經過幾年的發展,咱青塘村人人包粽子,户户奔小康。尤其是李書記那句:“呂梁山上魚米香,不信你來前青塘。要問青塘啥最好, 蘆葦海眼粽飄香。”就是咱青塘粽子響噹噹的廣告詞。
我有三個兒子,從前,他們都是靠務工維持生計。今年遇到了新冠肺炎,外出務工也掙不下錢。於是,我把兒子們叫下商量,咱何不自己開個粽子加工作坊,自己當老闆。大兒子身體有殘疾,跟着我管作坊內的雜事,老二老三,一個跑採購一個跑銷售,大家分工明確,説幹就幹,一過年,粽子作坊就紅紅火火地開張了,我給作坊取名“粽合成”。我對孩子們説,李正印書記在咱青塘所説的每句話,我都一字一句牢牢記在了心裏面。李書記反覆強調要打造品牌,保證質量,決不能以次充好。因此咱的買賣要做好,就必須貨真價實。原材料的選擇上,用的都是優質的糯米、臨縣黃河邊純天然的大紅棗和咱自家種的葦子葉。果然,粽子一出廠,就被銷售一空,半年時間下來,就收入20多萬。眼瞅着咱的粽子作坊生意越來越紅火,作坊裏陸陸續續地僱用了三四個包粽子女工。招工時,我説,包一個粽子我給她們兩毛五,村裏的貧困户優先。老話説,吃水不忘挖井人,跟着咱的父母官,咱過上了好日子,更要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帶動更多的人奔小康。
來源: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