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文豪分別是哪國人 世界十大文豪是誰評出來的
荷馬(Ὅμηρος/Homer),古希臘盲詩人。公元前873年生。約前9世紀-前8世紀。相傳記述了公元前12~前11世紀特洛伊戰爭,以及關於海上冒險故事的古希臘長篇敍事代表作——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即是他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他生活的年代,當在公元前10~9、8世紀之間。他的傑作《荷馬史詩》,在很長時間裏影響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和倫理觀。“荷馬”一詞的希臘文原文含義多樣,至今未能確定。
到底歷史上究竟有無荷馬這個人?這兩部史詩真是他寫的嗎?這些問題在西方學術界爭論已久。早在古希臘時代,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哲學家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都肯定荷馬是兩部史詩的作者,直到18世紀初,歐洲人仍然認為荷馬是歷史上確實存在過的一位遠古的偉大詩人。
到18世紀初,歐洲人仍然認為荷馬是歷史上確實存在過的一位遠古的偉大詩人。在18世紀初年,法國僧正多比雍與維柯則率先發難。他們認為,此前人們一直篤信不疑的荷馬並不存在,他只不過是希臘各族説唱藝人的總代表,而不是一個人,兩部史詩前後相隔數百年,不可能是一人一時之作。這一新的觀點,可謂石破天驚,迅速在西方學術界引起轟動,“荷馬問題”驟起。
1795年,德國學者沃爾夫沿着這一思路對史詩進行了細緻的研究,從而斷言,史詩的每一部分都曾作為獨立的詩歌由歌手們演唱,後經多次整理加工,它才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後來,沃爾夫的同胞拉赫曼更為明確地闡述了他的觀點,從而形成了“短歌説”。與之相對立的是以德國學者尼奇為代表的“統一説”。此説實質上是對有關荷馬的傳統看法的復活。他認為,荷馬確有其人,他生活的年代當不晚於公元前九世紀。他認為荷馬運用古代民間詩歌的材料,並重新作了加工、整理,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結構。
古代曾有一篇《荷馬傳》流傳下來,那是紀元前後的人根據傳説杜撰的,不能當作可靠的史料。最早關於荷馬的記載,見於殘存的公元前 6世紀克塞諾芬尼的諷刺詩,但是根據希臘地方誌家鮑薩尼阿斯的記載,在公元前 7世紀初的詩人卡利諾斯的詩篇裏已經有關於荷馬的記載,所以荷馬這個名字早在公元前8、7世紀已經為人所共知。希臘歷史家泰奧彭波斯説荷
盲詩人荷馬在唱詩馬生於公元前 686年,這個年份似乎晚了一點。另一個古代傳説是荷馬生於公元前1159年,就是説公元前12世紀中葉,這個説法似乎又太早了一點。古代可能有過這一位詩人,其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0世紀到公元前9、8世紀。西方學者根據史詩的語言和它的內容描寫,一般認為他可能生在公元前9、8世紀之間。
關於荷馬的出生地,説法也不一致;有十幾處地方,古代都説是他的出生地。有人説他是雅典一帶的人,有人説是希臘北部,有人説是在希臘東部靠近小亞細亞一帶;這些説法以東方説較為普遍,也較為可信。多數古代記載説他是希俄斯島人,或生在小亞細亞的斯彌爾納,這兩處都在愛琴海東邊。
關於荷馬這個名字,西方學者們也有過不少考證:有人説這個字是"人質"的意思,就是説荷馬大概本是俘虜出身;也有人説這個名字含有"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説荷馬這個名字是附會出來的,因為史詩原來是許多散篇傳説組合而成。實際上這些都是猜測。古代傳説又説荷馬是個盲樂師,這倒是頗為可能的。古代的職業樂師往往是盲人,荷馬也許就是這樣一位專業藝人。
相傳荷馬創作了古代希臘著名史詩《荷馬史詩》,此書分為《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古代作家如公元前 5世紀的希羅多德,較晚的修昔底德,公元前 4世紀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都肯定這兩部史詩是荷馬的作品。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已遺失的古代史詩,也曾有人説是他的作品,但那些大概是後人的擬作。有一篇已經失傳的諷刺詩和一篇現存的《蛙鼠之戰》,據説也是荷馬寫的,但前者只有亞里士多德一個人的話作為根據,後者則已證明為公元前 4世紀的一篇擬作。還有一些獻給天神的頌歌,傳説也出於荷馬之手;實際上是古代吟誦史詩的職業樂師所用的引子,是較晚時代別的詩人寫成的。
荷馬史詩,是古代希臘從氏族社會過渡到奴隸制時期的一部社會史、風俗史,具有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面的很高價值。這部史詩也表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嚴、價值和力量。這是人類童年時代的藝術創作,在思想上、藝術上不免帶有侷限性。
人物評價
將荷馬其人是否真實存在的爭議先擱置一邊,單從《荷馬史詩》開創了西方文學的先河來説,荷馬堪稱西方文學的始祖,他以詩歌般的記敍手法所展現的戰爭,生活場景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同時,荷馬詩史也是研究古希臘風土人情的寶貴的資料。
阿利蓋利·但丁(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13世紀末意大利詩人,現代意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神曲》留名後世。
他被認為是意大利最偉大的詩人,也是西方最傑出的詩人之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恩格斯評價説:“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人物評價
恩格斯評價説:“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泰戈爾認為:“詩人不是用創作詩歌那樣的方式,創造自己的生活,他的生活不是詩”(第22卷:37)。
泰戈爾並不否認詩人的生活與他的詩歌有着內在的聯繫,但他認為只有但丁那樣的超凡出眾的詩人,才能同時在詩歌和生活實踐中展現自己的天才,“但丁的詩凝結着但丁的生活,如果我們把兩者結合起來讀,那麼我們將會更清己而不是他的客體對象”。
個人名言
1、愛惜光陰的人最怕浪費光陰。
2、容易發怒;是品格上最為顯著的弱點。
3、愛為美德的種子。
4、我們不僅要從自己的智慧中汲取清泉以供一飲,而且要摻雜一些從別人那裏採摘或蒐集來的玉液瓊漿,才能夠提供最甜美的蜜水。
5、我們唯一的悲哀,是生活於願望之中而沒有希望。
6、人不應像走獸一樣活着,而應當追求知識和美德。
7、一個人常常由這個思想引出那個思想,因而遠離了他所追求的正確目標,第二個思想往往減少第一個思想。
8、通向榮譽的路上並不鋪滿鮮花。
9、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10、世界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愛的母親。世界上只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11、讓人家去説長説短!要像一座卓立的塔,決不因暴風而傾斜。
12、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説吧!
13、生活於願望之中而沒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14、愛情使人心的憧憬昇華到至善之境。
15、一個人坐在絨毯之上,困在綢被之下,絕對不會成名的;無聲無息度一生,好比空中煙,水面泡,他在地球上的痕跡頃刻就消滅了。
16別人後退,我不退;別人前進,我更進。要攀登這座山的人,起初在下部是艱難的,越上升越沒有痛苦,最後就和坐着順流而下的小船一樣。
17、最聰明的人是最不願浪費時間的人。
18、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19、愛是美德的種子。
20、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他在1773年寫了一部戲劇《葛茲·馮·伯利欣根》,從此蜚聲德國文壇。1774年發表了《少年維特之煩惱》,更使他名聲大噪。
1749年8月28日,歌德出生於法蘭克福鎮(位於黑森州)的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小時候,父親是嚴厲的、嚴肅的。而母親則用不同於父親的那種温柔、體貼的母愛安撫、保護、激勵着歌德,引導他對學習的興趣,並竭力培養歌德掌握對於文學的正確理解能力。
1776年,歌德作為樞密公使館參贊開始為薩克森-魏瑪-埃森納赫公國(魏瑪共和國)服務,並獲得了更多的政治任務。他在大公送給他的帶花園的房子(歌德屋)中住了六年,並按照公園的規格親自設計和建設了房子周圍的花園。他也在圖林根(Thüringen)的伊姆河(dieIlm)邊的自然風景公園的設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希望上帝使我成為園丁或實驗員,這樣我該多幸福啊。”他認識了貴族婦女夏洛特·馮·施泰因。他們保持了一段十年之久的親密關係。
1788年回到魏瑪後只任劇院監督,政治上傾向保守,藝術上追求和諧、寧靜的古典美。1794年與席勒交往後,隨着歐洲民主、民族運動的高漲和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他的思想和創作也隨之出現了新的飛躍,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歌德不僅善繪畫,對自然科學有廣泛研究,其創作囊括抒情詩、無韻體自由詩、組詩、長篇敍事詩、牧童詩、歷史詩、歷史劇、悲劇、詩劇、長篇小説、短篇小説、教育小説、書信體小説和自傳體詩歌、散文等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最著名的是書信體小説《少年維特之煩惱》(1774)、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1774~1831)和長篇小説《威廉·麥斯特》(1775~1828)。《少年維持之煩惱》因反映了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聲,受到羣眾熱烈的歡迎,使歌德從此享有世界聲音。《浮士德》取材於德國16世紀關於浮士德博士的傳説,給以加工改造。是歐洲資產階級上升時期資產階級先進人士不斷探索、追求的藝術概括。悲劇不但結構宏偉,色彩斑斕,融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和象徵手法為一體,且讓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靡菲斯特的整個思想言行都形成善與惡、行與情、成與敗的辯證發展關係。
《浮士德》作品跟荷馬史詩、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並列為歐洲文學的四大古典名著,《威廉·邁斯特》分《學習時代》和《漫遊時代》兩部。
歌德對世界文學影響巨大。他的作品被翻譯成48種語言,是各國經典的重要組成部分。歌德通曉多種語言,熟悉歐洲國家各歷史時代的文學作品和形式,他翻譯、戲仿或用這些作品的風格寫作。《浮士德》簡直是歐洲文學傳統的彙集。歌德還對世界各地的民歌有着濃厚的興趣,積極蒐集歐洲主流之外的作品。
人物評價
恩格斯説過:“歌德有時非常偉大,有時極為渺小”,“在他心中經常進行着天才詩人和法蘭克福市議員的謹慎的兒子、可敬的魏瑪的樞密顧問之間的鬥爭。”恩格斯甚至曾經把歌德和黑格爾並提,給予高度的評價,稱“歌德和黑格爾各在自己的領域中都是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哲學家黑格爾對歌德的思路有着及其深刻的理解,他準確地指出,“歌德的初始現象並不已經意味着一種理念,而是意味着一種精神——感性的本質,在純粹的本質概念和感性世界的偶然現象之間進行調和。”
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唐璜》等,並在他的詩歌裏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鬥一生的勇士,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併成為領導人之一。
喬治·戈登·拜倫:1788年1月22日出生於倫敦一間被租用的簡陋房子裏。父母都出自沒落貴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並對此很敏感。十歲時,拜倫家族的世襲爵位及產業(紐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為拜倫第六世勳爵。1801年,為了同拜倫的貴族地位和身份相稱,家裏決定送他到一所素有名望的學校——哈羅公學就讀。這所在1571年由約翰·裏恩創建的學校,在英國曆史上培養了許多知名的人物,其中對拜倫十分崇拜的丘吉爾首相就是這所學校畢業的。
他在短暫的一生中,為世人留下了眾多光輝的詩作,其中最負盛名的有煌煌鉅著長篇抒情敍事詩《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和《唐璜》等。在這些被世人譽為“抒情史詩”的輝煌作品中,詩人拜倫以積極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將自己親身遊歷歐洲諸國的切身體會融入作品之中,用開闊的視野和深邃的筆觸,展示了遼闊雄壯的時代畫卷,抒發了豪情萬丈的詩人情懷,表達了傲然不屈的鬥爭誓言。拜倫的“抒情史詩”隨着詩人的萍蹤浪跡,呈現出一幅幅動人心絃的美麗風景畫面,“從地中海到愛琴海的異域風光一覽無遺,從葡萄牙綿亙起伏的山巒、西班牙壯觀的鬥牛場,到希臘、羅馬肅穆的古蹟廢墟和阿爾巴尼亞的崇山峻嶺。既有萊茵河岸的秀麗景色,日內瓦湖畔的蒼茫暮靄,也有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滑鐵盧的古戰場。
人物評價
拜倫搜尋英雄,並不是非限於東地中海各國和中世紀不可,因為給拿破崙加上一件浪漫主義的外衣是不難的。拿破崙對十九世紀時歐洲人思想的影響深極了;克勞澤維茨、斯當達爾、海涅、費希特和尼采的思想,意大利愛國者的行動,都受到了他的精神感召。他的陰魂在整個時代昂首闊步,這唯一強大得可以起而反抗工業主義和商業貿易的力量,對和平論與經營商店傾注一陣嘲笑。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打算破除這個幽靈,但是勞而無功,因為這鬼怪從來也沒有比現在勢力更大了。
只有一度他暫時對他的英雄感到了厭惡:那是在1814年,當時自殺(在他認為)要比退位來得體面。那時候,他從華盛頓的美德尋求安慰,但是拿破崙從埃爾巴島一回來,這種努力就不再需要了。當拜倫死的時候,在法國“許多報紙上講本世紀的兩大偉人拿破崙和拜倫幾乎同時棄世了”。卡萊爾在當時認為拜倫是“歐洲最高尚的人士”,感覺他好像“喪失了一個弟兄”;他後來喜歡上歌德,但是仍舊把拜倫和拿破崙相提並論:
“對於你的那些高尚人士來説,以這種或那種地方語言發表某個這樣的藝術作品,幾乎成了必需的事。因為正當地講,除了説這是你在跟惡魔堂堂正正開始交戰以前同它的爭論而外還是什麼呢?你的拜倫用詩和散文及大量其他東西發表了他的《喬治勳爵的悲傷》:你的波拿巴特以驚人的大氣派上演了他的歌劇《拿破崙的悲傷》;配的音樂是大炮齊鳴和滿世界的殺人叫喊;他的舞台照明就是漫天大火;他的韻律和宣敍調就是列成戰陣的軍士的步伐聲和陷落中的城市的聲響。”的確,再往後三章,卡萊爾發出斷然的號令:“合起你的拜倫,打開你的歌德”。但是拜倫是滲在他的血脈裏的,而歌德始終是一個志趣。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魯迅在〈摩羅詩力説〉(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他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7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敍事詩。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任何戲劇家的作品。
莎士比亞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長大,18歲時與安妮·哈瑟維結婚,兩人共生育了三個孩子:蘇珊娜、雙胞胎哈姆雷特和朱迪思。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20多年期間莎士比亞在倫敦開始了成功的職業生涯,他不僅是演員、劇作家,還是宮內大臣劇團的合夥人之一,後來改名為國王劇團。1613年左右,莎士比亞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後逝世。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峯。接下來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賽羅》、《哈姆雷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於英語最佳範例。在他人生最後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浪漫主義時期讚頌莎士比亞的才華,維多利亞時代像英雄一樣地尊敬他,被蕭伯納稱為莎士比亞崇拜。他的作品直至今日依舊廣受歡迎,在全球以不同文化和政治形式演出和詮釋。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説、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着廣泛的影響力。
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説、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説《巴黎聖母院》、《九三年》和《悲慘世界》,短篇小説有《“諾曼底”號遇難記》(在小學生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課中稱《船長》)。《“諾曼底”號遇難記》還被選入教材冀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十課和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課。
1802年2月26日,維克多·雨果出生於法國貝桑松(Besançon)的一個軍官家庭。從中學時代,雨果愛好文學創作,對文學發生濃厚興趣,便開始寫詩。他的文學活動是從他為《文學保守派》雜誌寫稿開始的。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説《漢·伊斯蘭特》獲得了小説家諾蒂埃的讚賞。與諾蒂埃的結緣,促使雨果開始轉向浪漫主義並逐漸成為浪漫派的首領。
1827年,雨果為自己的劇本《克倫威爾》(Cromwell)寫了長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藝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對古典主義的藝術觀點,提出了浪漫主義的文學主張:堅持不要公式化地而是具體地表現情節。他特別宣揚了滑稽醜怪與崇高優美的對照原則。這篇序言則成為聲討古典主義的檄文、浪漫主義運動的重要宣言、浪漫主義文藝理論的經典,在法國文學批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雨果是一位語言大師和傑出的文學家,但是他從來不是一位具有獨創性的作家,抑或説,他不是一位以具有獨創性而聞名於世的作家。雨果是一位技巧高超的運用象徵手法和詩歌形式的大師,他能夠準確的喊出他那個變化無常的時代聲音。然而,儘管他是一位傑出的語言大師,並且寫出大量優秀作品,但他從未成功的創作出超出他人的詩作。他那個時代的一切思想都以無以倫比的修辭手段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他的聲音同任何其他作家一樣,沒有超越時代的架構。
雨果一生的創作時期長達六十年之久,是個多產的作家,也是個多產的詩人。他前期的創作,基本上是站在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立場上,同情人民疾苦,希望通過改良社會,解決矛盾。後期創作有一定的現實主義因素。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泰戈爾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1861年5月7日,泰戈爾生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他的家庭屬於商人兼地主階級,是婆羅門種姓,在英國東印度公司時代財運亨通,成為柴明達地主。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社會活動家,在當時積極贊成孟加拉的啓蒙運動,支持社會改革。他的父親對吠陀和奧義書頗有研究,是哲學家和宗教改革者,富有民族主義傾向,由於與社會上的傳統習俗格格不入,被習慣勢力祝為沒有種姓的外化之人。他有子女十四人,泰戈爾是家中員小的一個。就是在這個家庭,兄弟姐妹和侄輩中頗出了一些學者和藝術家。由於生長在這樣一個印度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和諧交融的書香門第,因而泰戈爾從小就受到家庭環境的薰陶。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羣眾喜愛。
泰戈爾在詩歌、體裁、語言及表現方法上能夠大膽創新,別具一格。體裁上把現實題材處理成具有冥想因素,把冥想體裁處理為具有現實成分;體裁上,詩人創造出“故事詩”和政治抒情詩的形式;還致力於創造自由體詩。泰戈爾善於學習和運用人民生活中的口頭語言,使詩歌的語言清新活潑;在創作方法上,他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是在抒情詩中,浪漫主義成分較重,在敍事性作品中,現實主義成分較多。
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説,100多篇短篇小説,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譜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世襲伯爵,曾參加克里米亞戰爭。返回雅斯納·亞波利亞納的農莊後致力於農民教育。1862年結婚後,創作了俄羅斯文學史上的鉅著《戰爭與和平》(1859~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1879年經歷了一次信仰危機後信奉和平主義,主張以勿抗惡的方式對社會進行改革。並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因執着於自己的信念使家庭關係惡化,死於出奔途中。其作品多達45卷。名著還有長篇小説《復活》(1899)、戲劇《黑暗的勢力》(1886)和若干短篇小説和評論。
他的文學傳統不僅通過高爾基而為蘇聯作家所批判地繼承和發展,在世界文學中也有其巨大影響。在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中,他提出了“托爾斯泰主義”,對很多政治運動有着深刻影響。
托爾斯泰出身貴族,1歲半喪母,10歲喪父,他由家裏的親戚撫養成人。1845年考入喀山大學東方語言系,攻讀土耳其、阿拉伯語,期中考試不及格,第二年轉到法律系。他不專心學業,痴戀社交生活,同時卻對哲學,尤其是對道德哲學發生濃厚的興趣,喜愛盧梭的學説及其為人,並廣泛閲讀文學作品。1847年4月為農民子弟興辦學校。11月起名義上在圖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職,次年12月被提升為十四品文官。1851年托爾斯泰和他的兄長前往高加索當兵。1852年他參加了一場戰鬥,表現勇敢,且發表了小説《童年》。
托爾斯泰在世界觀激變後,於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離家出走。這種意圖在他80至90年代的創作中頗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後幾年,他意識到農民的覺醒,因為自己和他們的思想情緒有距離而不免悲觀失望;對自己的地主莊園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爾斯泰主義者和他的夫人之間的糾紛更使他深以為苦。
在托爾斯泰離家之前,他與妻子的決裂程度人人皆知。一天晚上,夫妻二人又鬧不和。之後,托爾斯泰的妻子曾跪下懇求托爾斯泰為她再讀一遍早年時代丈夫為自己創作的詩歌和散文,以找回當初的甜蜜,但是托爾斯泰當時已死了心。最後,他於1910年10月28日從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11月7日(陽曆11月20日)在阿斯塔波沃車站逝世。遵照他的遺言,遺體安葬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的森林中。墳上沒有樹立墓碑和十字架。
瑪克西姆·高爾基,前蘇聯著名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他是前蘇聯下諾夫哥羅德人,俄羅斯族。1868年3月16日生於下諾夫哥羅德的一個木工家庭。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之一,政治生活1892年用筆名“瑪克西姆·高爾基”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説《馬卡爾·楚德拉》,從此專心從事寫作。1936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逝世。
高爾基早期創作的現實主義作品多取材於他的底層生活的見聞和感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流浪漢題材的小説《切爾卡什》,描寫了老流浪漢切爾卡什勇敢、獨立不羈、不屈從於金錢和保持人的尊嚴的高貴品質,説明儘管這些人的精神包袱還很沉重,但比起自私、庸俗的小私有者卻高尚得多。在藝術上,《切爾卡什》充分顯示了高爾基早期現實主義作品刻畫複雜性格的卓越技巧。這些作品除強烈地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外,還力圖揭示流浪漢內心深處的痛苦和新舊意識的鬥爭,捕捉勞動羣眾生活的時代特徵,其目的仍然是要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高爾基的文學創作起步於浪漫主義。高爾基一生都在探索個人和歷史的關係,尋找合理的社會生活,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往往充滿激烈的內心衝突,並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探求改造現實的途徑。高爾基曾不止一次地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監督和放逐,但他依舊始終如一地進行自己的革命和文學活動。
高爾基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也是傑出的社會活動家。積極參加保衞世界和平的事業。他的優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財富。
高爾基的創作對美國進步作家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尤其是他創作中的“個人的社會活力”(指個人變革自我、變革社會和變革自然的創造力〉主題與“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題,以及處理這類主題的藝術風格,更是引起了他們的濃厚興趣。在劉易斯的《巴比特》對“刻板的市儈”的描繪中,我們可以看到與高爾基的《苦悶的王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在傑克·倫敦和德萊賽的創作中,也可以看到高爾基諸多方面的影響。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魯迅的小説選材獨特,在題材的選擇上,魯迅對古典文學中只選取“勇將策士,俠盜贓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後來則有妓女嫖客,無賴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為人生”的啓蒙主義式的創作目的,開創了“表現農民與知識分子”兩大現代文學的主要題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魯迅在處理這些題材時又具有極其獨特的眼光。在觀察和表現自己的主人公時,他有着自己獨特的視角,即始終關注着“病態社會”裏知識分子和農民的精神“病苦”。因此,在《故鄉》中,最震動人心的不是閏土後來的貧苦,而是他一聲“老爺”所顯示的心靈的麻木。對知識分子題材的開掘,又着眼於他們的精神創傷和危機,如《在酒樓上》老辣的眼光看到了辛亥革命中獨戰多數的英雄擺脱不了孤獨的命運,在強大的封建傳統壓力下又回到原點,在頹唐中消耗着自己的生命。
魯迅是20世紀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説、散文、雜文、木刻、現代詩、舊體詩、名著翻譯、古籍校勘和現代學術等多個領域都有巨大貢獻。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偉大奠基者,魯迅創作的為數不多的小説建立了中國小説的新形式;他所創作散文更是“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他的所開創的雜文文體富有現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戰鬥性,是後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他所創作的雜文更是中國社會、政治、歷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學、文學、藝術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百科全書。幾乎所有的中國作家都在魯迅開創的基礎上,發展了不同的方面的文學風格體式。作為翻譯家他大量的翻譯了外國的文學作品、科學自然作品為開啓民智,引入先進的科學文化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作為美術愛好者魯迅大量引進了西方木刻、版畫作品,並在精神、理論和精神等多方面支持青年人學習木刻、版畫藝術,極大的推進了現代木刻、版畫在現代中國的傳播與發展,為現代中國的美術事業做出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