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多地監測到穿山甲活動
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記者胡璐)據國家林草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14日公佈的最新調查監測結果,截至目前,近三年來在廣東、江西、浙江、海南、福建、湖南、廣西、安徽、湖北等省(區)均發現了穿山甲的新鮮洞穴,拍攝到中華穿山甲活動影像。
穿山甲是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結構、功能與健康的重要物種。由於濫捕亂獵和棲息地破壞等原因,野生種羣數量一度急劇下降,許多曾經廣泛分佈的地區多年未見中華穿山甲的蹤跡。
為了更好保護穿山甲,我國實施了一系列加強保護與管理的政策,包括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一級;嚴厲打擊非法獵殺和經營利用行為等。
“從初步調查結果來看,中華穿山甲在多個省份具有一定規模的繁殖種羣,局部地區棲息地質量和連通性較好。”國家林草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有關技術負責人華彥説。比如,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烏禽嶂林區近年來共調查到穿山甲分佈信息311條,其中發現新鮮洞穴308個;從紅外觸發相機獲得的視頻中識別出33只個體,該區域穿山甲種羣密度超過1只/平方公里。
此外,穿山甲遷地保護也取得積極進展。近年來,國家林草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努力突破人工救護與繁育關鍵技術,已成功人工繁育中華穿山甲幼體3只。
“儘管穿山甲保護研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仍面臨着不少困難。”華彥説,野外種羣本底不詳、棲息地破碎化都是野外種羣復壯面臨的巨大挑戰,人工繁育關鍵技術也尚未完全攻克。未來將繼續開展中華穿山甲野外種羣、食物資源及其棲息地現狀評估,推動穿山甲棲息地保護與恢復技術研究與示範,攻關穿山甲人工救護與繁育關鍵技術。此外,還將加強穿山甲分佈國家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保護穿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