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情綠意的春天,到銀裝素裹的冬天,在北京生活的人們都有着無數機會享受到自然的饋贈。天藍水碧,山奇林密,層次豐富的美景毫無保留地呈現給世人。
如今唾手可得的美景來之不易。北京冬奧會籌辦近七年來,遵循綠色辦奧理念,加速主辦城市和區域生態環境治理步伐,廣泛開展碳減排和碳中和技術創新與應用示範,進行可持續管理體系創新。一系列措施全面推動了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再上新台階。
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報。最新的數據顯示,北京2021年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優良天數增加到288天,佔全年的78.9%;水清岸綠處處美景,密雲水庫蓄水量最高達35.79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開窗見景、出門見綠”,森林覆蓋率達到44.6%。
精彩紛呈的冬奧時間已經進入後半段,但綠色低碳理念將會一直在這座雙奧之城延續,在全體市民心中生根發芽。藍天之下,白雪之上,北京將帶着冰雪運動的無窮魅力和冰雪之約留下的生態環境寶貴遺產,一起向未來!
![冬奧要聞|秀美山河鋪就未來底色](http://p1.nanmuxuan.com/images/49/565d14f735e415bd.jpg)
創新標準
打造綠色雪上運動場館
鑑於國內外缺乏山地建築的綠色建築標準,北京冬奧組委會同京津冀三地相關部門,創新編制併發布《綠色雪上運動場館評價標準》,提出了對動植物保護、種植土利用、土石方減量等生態保護方面的評價內容,用標準化提升冬奧雪上場館設計建設過程的可持續性。延慶賽區2個雪上場館、張家口賽區4個雪上場館和北京賽區的首鋼滑雪大跳台共7個雪上場館,其綠色設計均符合《評價標準》要求。《評價標準》的編制出台完善了冬奧會綠色場館評價標準體系,提升了北京冬奧會雪上場館的綠色標準化建設水平,樹立了雪上綠色場館建設示範,為中國以及國際雪上運動場館綠色評價標準的完善提供了有益參考。
![冬奧要聞|秀美山河鋪就未來底色](http://p1.nanmuxuan.com/images/f1/df37897a9db411c6.jpg)
避護結合
減少對延慶賽區動物影響
為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延慶賽區針對不同動物類羣採取多種措施,減少施工建設和場館運行對野生動物的影響。施工前即組織編制野生動物保護及棲息地建設方案,專門針對施工人員編制《施工人員生態保護手冊》,定期進行環境保護培訓,提升施工人員動物保護意識。場館建設過程切實落實野生動物保護措施,在施工現場嚴格設置施工紅線,避免機械設備進入溪流河道,預防油污滲漏污染水體,影響兩棲動物棲息環境;夜晚施工期間,照明燈光使用遮光罩,結束後關閉電源,減少對昆蟲、鳥類等具有趨光性野生動物的不利影響;組織巡護人員在賽區及周邊開展動物救助工作,發現野生動物幼體和受傷的動物及時進行收容救治。
![冬奧要聞|秀美山河鋪就未來底色](http://p1.nanmuxuan.com/images/04/ea2f25e1d76f98f1.jpg)
修復生態
促進賽區與自然相融
北京冬奧會統籌營造綠地景觀,避免水土流失,克服氣候與地理環境等難題,同步進行賽區建設與生態修復,促進賽區場館與自然相融。2021年6月底生態修復工作已全面完成,延慶賽區生態修復面積達214萬平方米。張家口奧運核心區333公頃大面積栽植,形成完整生態綠地系統。兩地修復後的景觀與場館分別與當地的自然景觀和諧相融。
![冬奧要聞|秀美山河鋪就未來底色](http://p1.nanmuxuan.com/images/2e/92a948e2ee0bd82c.jpg)
精心考量
賽區植物得到有效保護
延慶賽區地處高山、深谷、密林環境,場館規劃、建設、運行過程同步做到了與周邊生態敏感的綜合考量。延慶賽區場館業主制定了科學有效的保護方案,遵循“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理念,場館規劃、設計和建設全過程中,實施了規劃避讓、就地保護、近地保護、遷地保護等措施。樹木灌草等生態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區域生態系統受到的影響降到最低。延慶賽區植物保護的典型實踐,充分滿足了可持續性要求。
剝離回用
保護富含種子的表土資源
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建設過程中採用了“表土剝離”等具有突出特色的山地生態保護技術。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場館位於高海拔山區,擁有物種豐富的亞高山草甸,表土中藴含着優良的土壤種子庫。工程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生態環境本底較弱的特點,降低土石方開挖和堆放等建設開發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採取有效措施,剝離收集保護表土資源,減少表土資源在建設施工過程中的流失浪費,並將剝離的表土用於賽區內的生態修復和景觀重建等工作,確保富含種子的土壤不流失,降低場館建設開發活動對區域生態系統的影響。
![冬奧要聞|秀美山河鋪就未來底色](http://p1.nanmuxuan.com/images/71/4dd9867955fafdab.jpg)
創新機制
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電
北京冬奧組委積極推進冬奧場館利用可再生能源,依託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通過跨區域綠電交易機制,在奧運會歷史上首次實現所有場館常規電力消費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北京冬奧會官方合作伙伴國家電網公司建設了“綠電高速路”——張北±500千伏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該工程可將張北地區豐富的風電、光伏發電等多種能源連接在一起,利用風電、光伏、儲能等多種能源形式之間的互補性,克服可再生能源發電間歇性與不穩定性等問題,實現張北清潔能源的彙集外送。這一工程大幅提升了北京地區清潔能源電力消費比例,助力首都能源高質量發展。
北京冬奧組委 視覺中國 IC photo 供圖
來源:客户端 冬奧會刊 | 記者 李祥
流程編輯:u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