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規模小型化和家庭離散化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家庭功能,這對家庭撫育和養老功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昨天發佈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下簡稱“七普”)數據顯示,全國共有家庭户49416萬户,家庭户人口為129281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減少0.48人。這意味着,家庭户平均人口跌破3。
針對這組數據,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發佈會上指出,“家庭户規模繼續縮小,主要是受我國人口流動日趨頻繁和住房條件改善年輕人婚後獨立居住等因素的影響。”除了人口流動和年輕人婚後獨立居住因素外,生育子女數的減少、離婚率的上升、高房價下住房面積受限等都是引起家庭規模小型化的主要因素。
筆者認為,與家庭規模小型化相伴隨的家庭離散化狀態更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未成年子女與父母分離的不完整家庭的存在需要引起注意,這對家庭撫育功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人口流動和離婚率的上升是家庭規模離散化的關鍵因素。“七普”數據顯示,當前流動人口為37582萬人,比2010年增長了69.73%。接近4億規模的流動,背後是大規模的離散化家庭。儘管當前人口流動家庭化趨勢不斷增強,但仍舊有大量家庭考慮到子女隨遷帶來的經濟壓力、子女入學困難等問題,將子女留在老家與父母分離居住。這種問題帶來的不僅僅是普查顯示的家庭規模小型化,更多的是背後的離散化模式。
離婚率的快速上升,導致單親家庭等新型家庭規模變多,不僅帶來家庭規模小型化也是家庭離散化的主要因素。民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從2003年起我國離婚率逐年上升,一個家庭拆分帶來兩個家庭,規模變化、居住離散。更需要注意的是,不論是流動引起的子女與父母分離,還是父母離婚引起的子女不能與父母雙方共同生活,這些狀態都不利於子女的教育和成長,這種離散化狀態也不利於家庭發揮撫育功能。
家庭小型化與離散化趨勢,也弱化了家庭的養老功能。老年人口規模及佔比的上升也是“七普”數據備受關注的內容,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19064萬人,佔13.50%,比2010年提高了4.63個百分點,而且未來養老壓力更大。住房制度改革、生活方式和居住模式的變化等,為子女組建新家庭後獨自居住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但離散居住也弱化了家庭對老年人的照料,尤其是大城市高房價壓力下很多住房面積小,不方便與老人同住,這也進一步限制了家庭發揮養老功能。同時,這對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提出了更大的需求。
家庭規模小型化與離散化對消費市場也帶來了影響。一方面,增加了以家庭為單位消耗的耐用品的需求,但也對這些耐用消費品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正如目前市場上所見的迷你電飯煲、迷你燒水壺甚至迷你小冰箱等。另一方面,消耗型日用品的分裝要求也更高,與傳統實惠型家庭裝不同的是,小型家庭更希望小型化生活用品,例如一人食、小份裝麪粉、小劑量調味品等。此外,房地產市場也需要考慮小家庭户型的規劃。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目前家庭在子女撫育和養老照料中都發揮着重要作用,而家庭規模小型化和家庭離散化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家庭功能,也對消費市場帶來了明顯的影響,這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
作者 楊勝慧(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