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發佈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平均家庭人口規模從“六人普”時的3.1人下降至2.62人。有美國學者彷彿發現了“新大陸”,説這會給中國經濟和社會帶來嚴重損害,甚至削弱中國增長潛力。
中國家庭人口規模雖然下降,但橫向比較,較為正常。從國際數據看,大多數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家庭人口數均少於中國。美國2020年普查顯示家庭平均人口為2.53人,歐洲大多數國家這一數據都在2.5以下。在東亞地區,中國家庭平均人口數也高於日韓。
中國過去10年家庭人口規模縮小與城鎮化快速推進高度相關。從“七人普”數據看,城鎮人口增加23642萬,鄉村人口減少16436萬,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4.21個百分點。大量農村年輕人口離開原有家庭到城鎮居住和工作,顯著降低了傳統家庭的規模。而在大城市,過去10年不少大城市推出的住房限購政策也促成家庭規模的縮小。為了買房以及獲得優惠貸款利率,父母通常會支持及資助孩子購房,這也降低了家庭人口數。
需要指出的是,家庭人口不是一個持續減少的簡單線性過程。從上述導致家庭人口平均數減少的原因看,隨着城鎮化以及住房政策趨於穩定,中國家庭平均人口數也將趨於穩定,甚至會有所上升。
家庭人口規模縮小是城鎮化的結果,而非原因。同樣,家庭人口規模縮小也是經濟增長的結果,而非原因。認識到這兩點,就不會得出過於危言聳聽的結論。
在社會影響層面,血親關係減少並不意味着社會信任就會瓦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信用體系建設成就斐然,社會信任已從傳統基於親緣的信任關係過渡到基於市場、契約和法律的信任關係。政府信任體系構建及數據社會到來,強化了社會信任基礎。即使血親關係相對衰落,中國熟人社會特質仍然保存,熟人間信任依然存在,支撐着傳統社會信任。此外,家庭平均人口數減少也不意味着中國傳統家庭養老模式會發生鉅變。中國家庭人口規模縮小隻是正常的“分户”,並非“獨户”,更非“絕户”。不管“一碗湯”“一站路”的距離還是同在一個縣、同處一座城,年輕家庭對於父母的養老義務不會面臨太多地理距離障礙。這一點不是缺乏家庭養老傳統和“孝文化”的西方國家所能理解的。
在經濟影響層面,家庭結構規模縮小可能更有利於經濟增長,而非抑制經濟增長。
一是消費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很多耐用消費品的消費以家庭為基本單元。家庭規模縮小意味着耐用消費品支出增多。二是市場交易行為進一步增多,原有依靠親屬關係的非經濟行為更多會轉化為依靠市場關係的經濟行為,這會增加市場交易規模,擴大中國市場容量。三是市場規則體系進一步拓展。離開了基於血親關係的人際網絡,才更需要規則和契約以減少交易不確定性,這客觀上有利於市場規則體系構建。
在地緣政治層面,家庭人口規模縮小甚至未來總人口在拐點後減少,也不會對中國外交和國防戰略產生重大影響,更不會威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人多勢眾”從不是中國外交的力量來源,因為人多而準備戰爭也從不是中國安全戰略的出發點。現代戰爭早就過了以人數多寡論勝負的階段。人口總量的略微波動不會對軍事力量及軍事戰略帶來重大影響。單憑人口數量變化就判定一國軍事戰略過於簡單。
美國一些戰略學者關注中國人口普查數據,主要是想從最新人口數據中判斷中國發展潛力。部分美國學者似乎認為,在兩國人口數據方面,美國優於中國,更具競爭優勢。從家庭人口數量減少臆測中國未來的所謂“經濟危機”,只是諸多人口數據解讀中的一種。但正如上述分析表明,這種解讀看似嚴肅認真,實則缺乏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把握,甚至混淆因果關係,得出的結論也就自然偏頗甚至荒謬了。(作者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