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喜歡拿父母的錢?父母記住三點,錢不會少了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父母的抱怨,我的孩子竟然偷錢了,要不是我發現得早,還不知道要丟多少錢呢。更要命的是,孩子被問有沒有偷錢時,要麼不承認,要麼撒謊,父母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是偷錢的行為並沒有徹底制止,有的孩子還變着花樣偷錢,為什麼孩子會有這樣的行為?普遍現象的背後,原因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孩子普遍偷過錢?背後有三個原因
好奇心作祟
孩子自身的發展,都要經歷懵懂無知的階段,孩子小的時候,分不清你的我的,覺得好玩就拿了,等到稍微大點,好奇心就更強了,而錢是父母最重視的東西,他們在生活中議論最多的就是這個東西多少錢,那個東西好貴,漸漸地,孩子對錢的渴望達到了空前,偷來的錢可以隨意支配,想買什麼自己做主,這種獵奇式的考驗,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探險慾望,偷來的錢花着有成就感,於是也喜歡上了這麼刺激的事情。
父母對父母控制過多
家長多孩子控制過多,孩子沒有自主空間,就會產生一種奇怪的現象,即看到內心渴望的東西就會直接佔有,偷東西可以讓孩子獲得控制桿,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他可以做主,並且偷是一種發泄,讓孩子內心有極大的滿足感,這裏説一個我的親身經歷,在上大學的時候,同宿舍有一個女生偷東西,她把同學們的衣服偷偷塞進自己的箱子,利用放假的時候帶回家,後來被發現,輔導員和老師就去了他們家,發現她家裏條件非常好,偷來的衣服也沒穿過,就隨意地堆在她的衣櫃裏,她説偷東西很有滿足感,父母平時管教她太嚴了,所以很多孩子偷錢,並不是父母的縱容,相反是父母管教很嚴厲,但卻出現了截然相反的結果。
孩子偷錢記住這三句話,從此錢再也不會少!
孩子可以有支配的金錢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不需要有錢,缺什麼父母都給買了,或者説“你缺什麼跟我説,我給你買”,可是真的當孩子要買一件東西時,父母就有了藉口,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孩子自己沒有做主的機會,所以就特別想擁有能夠支配的金錢,父母不給如何?他們會想辦法偷,可能第一次是偶然撿到父母的錢,但第二次絕對是有預謀的偷,所以父母需要培養孩子的金錢觀,他可以有自己支配的金錢,當然這個要根據家庭環境和孩子的年齡,不能給多了,也不能給得太少,基本上跟同伴持平就可以,這樣他的同伴在炫耀的時候,孩子不至於對金錢有種超乎尋常的渴望,也不會被逼急了去偷錢了。
別審訊和責罵孩子
孩子偷錢是個壞習慣,很多父母氣壞了,就用打的,覺得打一次能夠讓他長教訓,有的父母還給孩子貼標籤,覺得他是個小偷,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打擊,其實,父母問孩子偷錢的原因,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這不是道德教育,而是物權意識的教育,讓孩子知道偷錢是不好的行為,是拿了不該拿的東西,上來就指責,甚至上升到道德層面,未免對孩子太過於苛刻,反而讓他破罐子破摔,更猖狂地偷錢。
偷錢背後的原因,可能是缺愛和關注
有個孩子總是偷父母的錢,父母對她進行了懲罰,後來她才説,只有她不停地偷錢,父母才會坐在一起教育她,原來她的父母要離婚,兩個人根本不肯待在一個屋子裏,基本上媽媽在客廳,爸爸就回房間,倆人的關係已經冷到了不説話的地步,唯有對孩子的教育,他們會坐在一起討論下,所以女孩就用這個方法來讓父母緩和關係,所以説,孩子偷錢的背後,其實可能是缺了愛和關注。
當然,還有的孩子偷錢的原因很複雜,比如遇到了校園霸凌,或者用錢來買友情,要求同學做作業等,這也需要父母多多觀察,並給於足夠的引導和關心,而不是單單地打罵來懲罰。
孩子偷錢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就需要父母這個福爾摩斯去尋找了,但如果父母記住這三句話,或許能夠找到病根,然後從根本上治癒孩子偷錢的壞習慣,他們再次偷錢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不信,您就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