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記者 時培磊
知網再次成為輿論關注點。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前期核查,依法對知網涉嫌實施壟斷行為立案調查。13日下午,知網發佈公告稱將以此次調查為契機,深刻自省,全面自查,徹底整改。相關律師表示,如果該案件通過法律訴訟程序來解決,整個舉證非常複雜,時間將會很漫長。而如果知網一旦被認定為壟斷,將面臨罰款、降價等處罰。
今年4月初,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的一則通告把知網推上風口浪尖。根據該通告,中科院2021年知網訂購費用高達千萬元,高昂的訂購費用已成為中科院集團資源引進中的“巨無霸”,中科院與同方知網公司就費用、訂購模式展開積極討論,但在多輪艱苦談判後,中國知網數據庫依然堅持近千萬的續訂費用,並且在成員數量、單家價格等方面條件相當苛刻,中科院決定停用知網數據庫。
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的通告裏指出,多年來,CNKI數據庫憑藉其在中文期刊數據庫市場上極具影響力的市場地位,對續訂價格始終維持着較高漲幅。鉅額的訂購費用成為很多高校的巨大負擔。過去的十年間,就有包括北京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六所高校,因知網訂購費用上漲幅度較高,而宣佈暫停使用知網。
據瞭解,2016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曾發通告稱暫停使用知網。該通告中稱,這些年來知網漲價幅度過大的行為已經受到全國很多高校的抵制。2000年以來,知網對武漢理工大學的報價,每年價格漲幅都超過10%,特別是2012年漲幅高達24.36%,從2010年到2016年漲幅為132.86%。
(2005-2021年,同方知網歷年毛利率走勢。 圖自同方股份財報 )
儘管不少高校對於知網漲價叫苦不迭,但很多高校在停用知網後不久,最終還是妥協,又重新與知網合作。知網數據庫已經成為高校師生、研究機構查閲文獻的重要途徑,停用知網,對學校師生的學習和研究會造成諸多不便,學校只得續訂。
知網靠着海量數據庫資源和影響力,佔據了極高的市場佔有率。據媒體報道,知網在高校市場的佔有率近100%,其他主要市場的佔有率為60%以上。知網坐擁6000多萬份文獻、核心期刊收率為99%。
市場高佔有率的知網營收和利潤都非常可觀,其母公司同方股份財報顯示,2020年全年,同方知網主營業務收入11.68億元、歸母淨利潤1.93億元,毛利率達53.93%。2021年上半年,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4.96億元,毛利率達51.30%。
除了高額續訂費以外,知網還曾因知識產權被論文作者起訴。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九旬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狀告中國知網維權一事引起多位代表委員關注。趙德馨起訴知網是因為他的160多篇文章,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中國知網收錄。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下載自己的論文卻顯示要交費,才知道讀者需要付費下載。中國知網收了下載費用,但趙德馨稱自己卻從未收到過中國知網的任何稿費,最終累計獲賠70餘萬元。
受趙德馨影響,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蘇少之也通過司法途徑來維護自身的權益,並打贏了官司。據蘇少之反映,他贏了官司,知網付了費用,可以使用他的文章,但卻把他的論文都下架了,他認為這是知網殺雞給猴看,“你起訴,我就給你下架,文章的傳播就要受到影響,那誰還敢起訴。”
此外,蘇少之還表示,知網在支付了相關賠償後,就賠償金過高等問題又向法院提起了上訴,但最終法院還是沒有支持知網的訴求。
據瞭解,中國知網涉嫌行業壟斷的問題此前就已被市場監管總局關注,3月9日,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一司在回覆長江日報記者網上留言説:“市場監管總局正在核實研究。”
針對知網因涉嫌壟斷被調查一事,山東舜翔律師事務所金融保險部律師劉恩分析稱,知網此次被調查可能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一是涉嫌通過壟斷渠道去獲取超額利潤。“就比如説查重的費用,不到十年來,費用差不多翻了一番,其他類似的平台,費用要比知網低很多。”二是知網是不是和同行之間存在不正當競爭的問題。
劉恩介紹,如果該案件通過法律訴訟程序來解決,整個舉證非常複雜,時間將會很漫長。目前,知網是否構成壟斷,尚需要進一步的調查論證,劉恩認為,如果知網一旦被認定為壟斷,將面臨罰款、降價等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