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美國駐土耳其大使館宣佈將遵守《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第41條的規定,這場土耳其“1挑10”的外交爭端也初現熄火之勢。加拿大、荷蘭、新西蘭、挪威和芬蘭等國駐土大使館隨後也發佈了類似信息,埃爾多安25日晚些時候作出回應,稱“我們的意圖從來不是製造危機”。
表面上,這次外交爭端的起因,是土耳其政府拒絕釋放商人卡瓦拉。但究其根源,則更像是一場西方國家故意挑起的外交危機。它們借人權問題干涉土耳其內政,試圖迫使對方就範,在土方強硬回擊之後又表示將遵守《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這樣的妥協也不過是為了挽回自己的臉面。
土耳其位於亞歐交界處,面向東方還是面向西方的抉擇,一直影響着土耳其的外交戰略。凱末爾的西化改革後,土耳其曾嘗試融入西方,但卻始終被排斥在西方世界之外。當其發現加入歐盟愈發遙不可及,隨即“向東看”,將東方的伊斯蘭世界作為主要外交方向。在此期間,土耳其與西方國家的利益分歧越來越大,關係持續疏遠。2016年未遂的軍事政變,更徹底引爆了土耳其與歐美的矛盾,源源不斷的衝突取代了合作,成為土耳其與西方國家的主旋律。有美國學者甚至發明了“朋友敵人”(Frenemy)的説法來形容美土關係,足以證明在西方國家眼中,土耳其已經不再是可靠的盟友。
在長期的矛盾衝突下,土耳其與西方國家的分歧在卡瓦拉事件上再度爆發。事實上,西方這種“人權”高於主權的干涉主義手段,世人已屢見不鮮。十國大使館發表聯合聲明較為罕見,但這種行為卻碰上了土耳其這個硬釘子。就埃爾多安來説,2016年的那場軍事政變,使其對西方的惡感和警惕與日俱增,擔心如果不採取足夠強硬的立場回擊,會助長美歐對土耳其反對派的支持。從國家內部來説,埃爾多安政府廣受國內中下層民眾和伊斯蘭主義者的支持,經過改組後的政府也以保守派為主,都要求政府採取強硬的對外立場。埃爾多安為鞏固國內支持,維持“強人”形象,也必須一貫展示強硬。如今,在美國的率先表態下,西方十國與土耳其都做出了讓步,但毫無疑問,經此一鬧雙方矛盾的燃點也在變得越來越低。
正如有觀察人士所言:這一次的外交危機沒有滑向最壞的地方,但深淵似乎仍在前方等候。或許“卡瓦拉事件”並不足以讓土耳其與西方徹底決裂,但雙方關係持續惡化的趨勢如果不能被扭轉,那麼這種外交戰將會成為一種常態,甚至有徹底失控的可能。
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 李坤澤
流程編輯 嚴聖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