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
美國車,窮人的福音,沒什麼特別的理由……
以前在南方的時候,科邁羅車主基本就是泥哥的代言人。不過加州泥哥少,這個障礙也掃通了。加州天氣不錯,適合開敞篷車。
外形上個人更喜歡福特野馬,道奇的Challenger外形無法接受,而且也沒敞篷版。不過野馬我坐過一次,後排特別特別小,基本坐不了了。科邁羅軸距要長3英寸多,後排稍微大一點。因為有孩子,不能排除有時候後排要坐人的情況,所以買了科邁羅,again,沒什麼特別的理由,就當買個玩具咯,最終結果我個人是感覺針不戳。
另外Katzkin的座椅和座位通風製冷制熱真香。你們知道我第一台車也是敞篷車嘛,現在感覺敞篷車一定要有座椅製冷通風功能,舒適度會提升很多。
打開敞篷拉東西是很科學的,肥腸實用,相當於半個皮卡車……坐人的話,前排175cm的座位設置,後排175cm坐進去距離前排座椅後背三指
這裏有一個題外話,我們家以前是一台上圖這種MDX加一台雷克薩斯嘛。我MDX從GA開到加州開了一年準備上牌的時候,加州車管所要求我補3600的税,理由是加州車税的算法和GA不一樣。當時説了半天把原始GA交税記錄都拿出來了,車管所小妹兒都準備幫我辦了,他們主管路過看了説不行,一定要補3600的税,官僚主義氣得我直接開車去CarMax準備賣車。結果TMD全部都辦妥了,加州CarMax説車管所那邊有記錄,不把税補齊不能過户。我只能兩台車300多英里開去隔壁拉斯維加斯(內華達州)把MDX賣了,佛了。
結果因為某些原因我很長一段時間都只有一台車,在美國沒車=沒腳,只有一台車=瘸子。然後新冠就開始了,很長時間都沒開車了……現在疫情稍微減輕了一點,剛好雷克薩斯也很老了,就直接兩台車都買了……
Alfa Romeo Stelvio Ti美國貴在便宜,,基本就是豐田的價,X3的尺寸,X5的配置,非常適合我們這種窮人家庭家用。配置基本全齊了。什麼自適應導航,盲點檢測,行人自動剎車,哈曼卡頓13.1+900W功放,電動座椅,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電動後備箱啥的,車門下面有燈就算了,門把手都有燈?反正我老婆開,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越多越好。
空間上不知道是不是設計理念的問題,後備箱感覺特別大,但是前面座位空間一般?不過也不算有多小,畢竟軸距和X3一樣大,夫妻+兩個孩子出行完全夠了,開起來舒服,坐起來也舒服,後備箱也夠大。
聽説這個車在國內保養維修特別貴,在美國其實還好,畢竟這牌子17年登錄美國現在也賣了66618台了。我這兒一般常規保養就幾十塊錢,大概人民幣500、600元吧。大保養自己帶零件過去,價格差不多,到時候零件自己買,4個NGK 0.36 gap火花塞一共40塊,風格20多,空調濾芯10幾塊,都很便宜,自己在院子裏換也行,都很簡單,出去保養的時候丟給工作人員也行。
我知道中國有什麼5000公里、一萬公里保養一次之類,美國不存在的。一般歐洲車都是一萬英里保養一次,也就是一萬六千公里保養一次,你能保養幾次?保養什麼説明書上安排得明明白白,沒什麼特別的。
保修的話整車6年6萬英里質保,也就是10萬公里整車質保,所以修車貴什麼不存在的。當然在中國可能就是另一個情況了,但至少在美國是這樣。
忘了説兩台車的開車感受,其實沒什麼好説的,因為畢竟四缸車,四缸隨便怎麼折騰都是四缸,變不成六缸,更變不成八缸。0-60英里(0-100公里)這個參數在美國基本沒有什麼意義,如果在美國的話你要看0-100/120英里(約為0-160/190公里),而四缸在80英里(約為140公里)以上就那樣,所以沒啥好説的。
兩台車引擎參數基本一樣,都是2.0T V4,280馬力,400扭矩,0-60英里(0-100公里)都是5秒多。但是科邁羅有一個很假的聲浪,聽起來很低沉的那種,惡意營造氣氛,不過聽聽也不錯。Stelvio Ti基本聽不到聲音,就是正常的2.0T 280匹發動機應有的正常表現。但是個人覺得Stelvio Ti開起來要舒服一點。
原廠喇叭 VS JBL喇叭
最後附上玩具遊玩過程,因為沒有音響升級包,所以Camaro原廠音箱簡直是一個笑話。音質差就不説了,音量也很小,如果你開着敞篷的話開車出去聽都聽不清楚。所以突發奇想把音箱全換了,加了個先鋒的1200W四聲道D類功放,再加了個SSL的(廠商自稱)1200W內置功房重低音炮。最後效果我個人是非常滿意的,上面B站視頻裏有測試效果。
首先説下,我之前沒有任何拆車的經驗,及沒看過別人拆,自己也沒拆過。也沒學過任何電工方面的知識,我本身也是文科,高中物理化學會考都是補考才及格的那種,電氣和汽車知識為0。所有操作全部是現場youtube+網上查資料完成的。
首先耗時兩個多星期才完成,每次看了視頻感覺別人半個小時能做完的東西,過去一上手半天、一天就沒了……走了不少彎路,也學會不少東西,整體來説是比較快樂的……現在感覺車就跟組裝電腦差不多,到手拿個撬棍拿個7/10/16mm套筒就能把車裏面拆了……
我最先換的是這個……看網上的視頻教程,花了一下午把整個後面的面板拆下來,才發現音箱那個面板可以單獨拆下來,只要10秒鐘,坑哭了……然後換了JBL 6.5寸的Club 三路喇叭。
前面板這個喇叭是最陰間的。首先網上查説是3.5寸,結果買了3.5寸裝不進去,裏面是2.75寸的口……其次裏面那個7mm螺絲被擋風玻璃卡住了螺絲刀根本去不了,扳手板半天才能取下來……JBL沒有2.75寸的音箱賣,最後換了日本建伍(Kenwood)的2.75寸中頻音箱,事實證明建伍比JBL強233……
前面板中間那裏預留了一個3.5寸音箱口,上面面板還有音箱孔,但是原廠裏面是空的,怕不是在逗我,買了一對帶大tweeter(高音單元)的JBL 3.5寸同軸音箱丟進去,彌補一下三路音箱太多導致高頻不足的缺陷。線是從後備箱一路接過來的……新的只有一對一對賣,用了一個剩下一個掛ebay上基本原價賣掉了,今天剛發貨……
門上換好的6寸x 9寸 JBL GTO939音箱,需要把整個門面板拆下來,門面板裏面的卡口也挺陰間的……因為沒買到6x9的隔音圈,所以拿了兩個6.5寸的用剪刀剪了自己圍了一圈……
把後排座位拆掉了,後排座位靠背後面敞篷馬達旁邊有一個孔可以直接通到後備箱,不用打洞,很簡單。我沒拆地毯,直接上面走過來的,逼死強迫症,勤快的孩子不要學。
設備全套,繼續逼死強迫症。這車電瓶就在後備箱,所以接線不難,如果在前面就太複雜了。原理很簡單,從前面把前面收音機向音箱發送信號的線切斷轉換為RCA(紅白線)輸入到左上角銀色的crossover裏,然後crossover一邊把信號輸入到功放裏功放處理完了再把線接回前面的輸出到音箱裏;另一邊crossover再單獨輸出一個聲道,把前後兩個聲道信號混合了,濾掉中頻和高頻發送一體式低音炮的功放裏放大,然後內置功放把信號發到10寸喇叭裏發出重低音。
右下角是一個兩法拉第的電容,簡單點説就是給電瓶擴容來解決音響系統有時候瞬間消耗大量電導致電瓶和發電機壽命縮短和音頻端供電不足的問題。一個法拉第的電容可以拖1000瓦,兩法拉第理論上可以拖2000瓦,不過實際上應該會小一點,所以最後雖然整套系統額定也就幾百小一千瓦,還是配了2法拉第的電容。
然後第二張圖的散熱系統是我自己想的,沒有任何教程。從remote的12V線並了一條出來,接了一個40歐姆的電阻,按照我的理解輸出12/40=0.3安電流,然後串了2個0.25安的PC風扇用3M粘到設備上……反正我感覺不錯,因為D類功放基本不發熱,加個風扇摸上去冰涼……
最後的線放回去的一瞬間,天黑作業完成……車的所有部件裝回去後,多了一盒螺絲?(其實是原廠音箱的螺絲233……)
完工效果圖……我覺得不錯,把敞篷那個擋板卡上去後看不到任何東西……
基本就這樣了……
我老的汽車之家號用中國手機號註冊的,現在已經沒有以前那個號找不回來了,可惜了,所以重新註冊了個新號,老規矩以鑰匙結尾……忘了發迎賓燈效果圖,也補在下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