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農村人,特別是遠行他鄉的遊子,家鄉的趕場(集),是一種思念,包容着對家鄉全部的愛戀;是鄉愁,是掛念,那裏裝載着對親人最深的思戀。
我的老家是湖南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的農村,在我們這裏,每個鄉鎮都會有一個固定的集市日,很多地方稱之為叫做趕集,但我們這裏叫做趕場(chang),如果去縣城叫做上該(gia,街的方言)。政府會按照農曆每月的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日進行分配,以免各個鄉鎮趕場日重疊。
我們這裏屬於大湘西的山區,和北方及大多數地方不同的是,平地少丘陵多,集中聚居情況較少,每家每户都散居在獨立的山坡上,相隔較遠。因為交通不便,物質和娛樂生活的匱乏,每當到“趕場”,那一定是小朋友們最高興的時候,不僅可以湊熱鬧,大人們也會買點好吃的。
大清早微微亮,爺爺就會帶上斗篷,揹着竹簍,我們就跟在後頭出發了。當時交通不便都是步行,去到集市需要翻山越嶺,徒步2個多小時。但我們一點也不會覺得疲累,反倒是內心裏滿是的興奮和喜悦。
“趕場”不是每天都有,每個鄉鎮都會按照農曆的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日分開。一路趕往鄉鎮的沿途中,會不期而遇挑籮筐的,背揹簍的,提菜籃子、空手看熱鬧的鄉民,有些人是為了佔個好位置好售賣自己物品,有些人是為了早點就位怕好貨都被人給選去了。大家都是鄉里鄉親,隔個山頭就會大喊:你也這麼早就去趕場啊?
到了鄉鎮集市非常熱鬧,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窄窄的街道上,人頭攢動,水泄不通,這樣的場景會從一大早一直會持續到中午1點左右。有些鄉親是來購置生活生產用品,有些鄉親是來售賣農產品補貼家用,有些鄉親是來訪親會友,有些鄉親是來剃個頭,有些是來純粹的打望(方言,看熱鬧)。。。。。各有各的安排、各有各的事情。
農村雖然家家户户都有種蔬果,但鄉親們依然會把自家田地種的應季果蔬帶到集市上售賣,甚至還經常會碰到從省會長沙坐高鐵專程過來的外地朋友,他們圖的是本地的蔬果綠色天然有機無公害,而且還會有城裏難得見到的大山裏獨有的野貨山珍。
比如樅菇,也叫寒菌,每當下雨天,松樹林中就能採集到野生,據説在省會長沙會賣到100多元一斤。
比如小乾魚,產自本地無污染的小溪、小河,鄉親們自己垂釣而來,經過柴火烘焙,茶油煎制而來,乾脆美味。
比如野生蜂蛹,這玩意在城市裏一般可是看不到哦,但是在我老家卻是家家户户的家常菜,裹上面粉油炸後,口感清脆,富有營養。
比如野竹筍、比如野生獼猴桃、比如。。。
小時候非常盼望上該(街)割點肉,一週難得吃到一回,肥肉用來熬油後,放點醬油和辣椒粉,那是小孩子最喜歡吃的豬油拌飯。大人們會買雞、鴨、鵝、小豬、小牛的幼崽。記得小時候雞可以生蛋了,奶奶都捨不得吃,都會背到街上來賣還錢,用城裏的話來説,這可是純正的土雞蛋哦。
看,這是本地的土煙,都是農户自己烤乾後直接賣的,我們這叫做葉子煙,上了年紀的爺爺們都喜歡卷在煙桿裏抽。
看,這是種子市場,這裏的人羣是最熱鬧的,鄉親們都會在這裏停駐,挑挑自己中意的應季種子,播撒下去,好有收成
看,雖然現在科技已經很發達,但很多爺爺奶奶還是習慣用桿秤,不但不會給你缺斤少兩,反倒這番的場景更讓人覺得淳樸、親切。
本地有很多常年累月趕鄉場的生意人,哪個鄉鎮趕場他們就在哪裏擺個成衣攤,在這裏的服飾沒有品牌、沒有所謂的品質,都是非常接地氣的、物美價廉的、適合鄉親的,走近一看,雖然價格非常便宜,但爺爺奶奶們還是會捨不得,討價還價。
在農村,不乏很多傳統手藝人(木匠、篾匠、鐵匠),純手工製作出很多木器、篾器、鐵器等,都是好手藝,可以用上幾年甚至幾十年,質量頂呱呱。
看這些竹製器皿,就是“篾匠”一根一根慢慢編制的,不要小看這些物件,每一件都是靠手工把一根一根的竹子編上數天甚至更久才能成型,用現在的流行話語來説,那就是匠心製作。只可惜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人願意去學,只怕是以後手藝會逐步失傳了。
去年有個段子,網上有個小吳剪頭髮花了上萬,在我們農村可沒這麼多講究,鄉親們圖的可是便宜省事,沒有人願意花哪怕10元以上去理個髮的。看看我們這裏的剃頭匠剃,剃個板寸實用又長期,技術好還便宜!
裁縫、補鞋匠、修傘匠、補鍋匠,鄉親們捨不得將破舊衣服、鞋子、雨傘、鍋具丟掉,能夠修修補補那也是很好了。
剛剛介紹過,農村趕場那可是一大早就出發了,起得早,沒早飯吃的哦!爺爺奶奶都會順便給點零花錢,讓我們自己去買喜歡的零食。我們這裏比較有特色的有:蒿子粑粑、油粑粑、三角粑、百米糕、豆漿油條、油餅……現在想想都會口水流哦
這種薄荷糖,清涼清涼的,你吃過嗎?
當寫這篇問答的時候,已經是深夜,那些年趕過的場,走過的山路、背過的背篼、熟悉的鄉親,依舊是仍然鮮活而生動!雖然我已經快40歲,也很少有精力去趕場了,但當記憶被這麼一點點被剝開,似曾相識的場景一幕幕的在腦海中閃現,這都是已經回不去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