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榮軍院大炮藏着不少秘密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潘亮】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愛麗捨宮參加了其第二任期的“簡約版”就職典禮。然而,他並沒有遵循兩位前任密特朗和希拉剋留下的不成文規矩:因為連任而放棄21響禮炮儀式。5月7日11時50分,巴黎榮軍院炮台上隆重鳴放21響禮炮,為今年的總統就職典禮畫上了句號。榮軍院也是法國軍事博物館所在地,這裏陳列的各種戰炮因為數量多、故事多,成了激發來訪遊客興致的一大看點,有人因此也將榮軍院稱作“大炮的薈萃”。

禮炮“不中看又不中用”

在榮軍院北廣場炮台上,公眾可以欣賞到18門陳列的精美大炮。這18門青銅古炮大多長逾3.7米,重超3.3噸,通身布有複雜的裝飾和銘文。記者曾走近觀察,發現上面刻有阿拉伯文字等。原來這些古炮是法國在對外戰爭中從不同國家掠奪來的。

不過,新總統就職典禮上鳴放的禮炮並不是這些精美大炮。法國德拉吉尼昂炮兵學校承擔官方鳴炮儀式,該校一直使用兩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的75毫米野戰炮。當然,鳴炮用的是空包彈,具有聲光效果但無實體擊發物。有人認為這兩門野戰炮“既不中用也不中看”。首先,這兩門大炮平時在博物館展出,每五年才上一次膛。由於年歲比較大,它們使用的空包彈如今只能從一家仍生產此類戰炮彈藥的美國公司進口,盛大的儀式感其實是靠“外國製造”撐門面。其次,兩門野戰炮長2.69米,重1.5噸,相貌平平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就顏值而言,它們根本無法與那18門青銅古炮媲美。

彙集法國戰炮精品

榮軍院正中的榮譽庭裏也陳列着不少大炮(如圖)。這裏尤其彙集了法國戰炮中的精品。它們展示了法國陸軍炮兵部隊在17世紀至19世紀的發展史,遊客能在此瞭解戰炮的製造及功能,並一睹法國重要火炮發明人的功績。

巴黎榮軍院大炮藏着不少秘密

榮譽庭的精品戰炮由三部分組成——古典戰炮,這是國王路易十四時期由凱樂兄弟發明的首批戰炮;拿破崙時代重創意大利的格利包佛爾系及瓦雷系火炮;大革命期間攻堅用的榴彈炮及臼炮。以18世紀的一尊戰炮為例,其炮身不但飾有象徵法國皇室的鳶尾花、象徵“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人臉太陽圖案,還有“王者的終極發聲”“至尊無上”等銘文。這樣的大炮炮身裝飾豐富、比例協調、鑄造技藝精湛,從外形來説,堪稱完美的藝術品。看介紹,這尊名為“無名英雄”的大炮也是攻城拔寨的利器,它可發射重達12公斤的鐵球炮彈,射程可達4公里。

就像“無名英雄”一樣,榮譽庭內的很多大炮不僅炮身刻有製造年份、地點,還常常擁有一個專屬的名字。有的以著名古希臘及古羅馬時代名人的名字命名,比如狄多、奧托、亞歷山大等,有的以動物的名字命名,比如燕子、公牛、變色龍等。還有的名字讓參觀者感到有些難為情,比如“豐滿”“愛撫”“堅挺”“火熱”“放蕩者”“誘惑者”等。上戰場作戰的大炮為何名字如此火辣?對此,法國軍事博物館炮兵部主任吉約告訴記者,自路易十四至法蘭西第二帝國期間,就已經存在為大炮命名的習慣。但這些名字起源複雜,目前還是待解之謎。

21響宣示和平

種類繁多、藝術性強、歷史價值高且存在很多謎團,榮軍院的大炮成了很多人遊覽巴黎的“打卡景點”。但也有不法分子打起了大炮的主意。2011年,一門來自中國的19世紀青銅小炮被盜賊從底座上拆除偷運出榮軍院,案件震驚了法國社會。

不久前的總統就職典禮上,馬克龍等到21響禮炮結束後才在愛麗捨宮後花園檢閲三軍。事實上,榮軍院離愛麗捨宮直線距離不過1200多米,鳴禮炮時炮口也是對着後者的方向進行。因此,總統身在愛麗捨宮內就能清楚聽到炮響。有媒體指出,禮炮指向愛麗捨宮是在祝賀總統府新主人的同時提醒他,人民是真正的國家主人。

在16至18世紀之間,法國皇室會在老國王去世及新國王就職時鳴放101響禮炮。戴高樂在1958年成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之初決定在總統就職典禮上恢復這個傳統,但他將數量從101響縮減到21響。史學家推測稱,21響是因為歷史上戰艦進入港口時需要清空彈藥,由於它們配備7門戰炮,7響意味着用盡武器、不再作戰。隨着技術進步,一門大炮逐漸能夠連射三次,所以到了近代,21響才真正代表宣示和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42 字。

轉載請註明: 巴黎榮軍院大炮藏着不少秘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