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薦書:《共同富裕與人的發展:中國的邏輯與選擇》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綜合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共同富裕是削峯填谷嗎?

貧富差距的真正根源是什麼?

縮小貧富差距的最大難點是什麼?

如何才能縮小羣體性能力差距?

為什麼説三個二元結構制約了共同富裕?

西方發達國家為何沒有實現共同富裕?

合理的分配預期為何如此重要?

為何要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方位來看待共同富裕?

促進共同富裕的中國邏輯是什麼?

上述你關心的問題,在《共同富裕與人的發展:中國的邏輯與選擇》這本書中,都會幫你一一詳細解答。

我們可以嘗試從序言中瞭解整本書的思路與邏輯。

序言

促進共同富裕的本質是所有人的共同發展

劉尚希

共享發展成果,促進共同富裕,這既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這意味着,建設社會主義首先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富裕起來,同時在富裕起來的過程中避免兩極分化。這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題中應有之義。作為發展中大國,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剛剛跨過1萬美元,還不能算世界上的富裕國家,發展仍是硬道理。同時,我國的基尼係數在世界排名並不低,居民收入差距較大,且至今沒有呈現出差距縮小的明顯趨勢。防止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也是當前及今後的一項硬任務。既要促進發展,又要縮小差距,這不是短期能實現的。促進共同富裕,不是走向以財富平均程度來衡量的平均主義,而是走向人的現代化,即以羣體性的能力差距縮小為標誌。農民問題——當前是以市民化減少農民數量、以能力提升縮小羣體性差距,在過去、現在乃至將來仍是我國發展中需要解決的根本性問題。只有圍繞人,圍繞農民市民化來做文章,才能找到促進共同富裕的鑰匙。

一、如何理解“共同富裕”這個命題

共同富裕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難題,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從經濟學角度看,共同富裕是一個包括財產、收入在內的物質財富生產和分配的問題。從社會發展角度觀察,共同富裕的實質是人自身的發展問題。若只是在物質財富的生產和分配上做文章,不落到人的發展、所有人的共同發展上,則共同富裕只是分配政策的目標,僅僅具有短期意義。從世界發達國家的歷史經驗觀察,僅僅依靠分配政策的調整,不能逆轉貧富差距擴大的基本趨勢。因為分配差距的根源是人的能力差距,尤其是羣體的、階層的能力差距。

千萬不要以為物質財富生產和分配在一定時期合意了,人的發展、所有人的發展也就自然實現了。這是一種基於確定性思維、線性思維的認識。物質生活條件只是人自身發展的基礎,並不等於人的發展。人的發展體現在人的主體性、創造性和文明性上。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並不等於人的素質和能力的自然提升,更不等於所有人能力的普遍提升。

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社會主義的內在價值追求是人自身發展的平等機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平等僅僅是手段或實現路徑而已。所以,共同富裕的本質是所有人的共同發展,而不是物質財富上的均貧富。歷史告訴我們,均貧富並不能實現所有人的共同發展,甚至可能使發展陷入停滯不前的境地。歷史上的平均主義“社會實驗”結果已經表明了這一點。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追求生產增長,解決人的生存所需(吃飽穿暖),可以視為促進了人的發展。但隨着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物質財富生產、分配與人自身發展的偏離就會越來越大。或者説,物質的發展遠快於人自身的發展,更不要説所有人的全面發展。在全面建設我國現代化的過程中,要防範的最大公共風險就是物質財富發展中人的異化——人被物質財富支配,而不是人支配物質財富。這種異化將會導致人的能力的兩極分化。隨着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的集聚和集中,大多數人會因為能力的貧窮而陷入收入的貧窮。

促進共同富裕與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是一體兩面的關係,是一個長期願景目標。不能簡單地以基尼係數作為衡量共同富裕是否取得實質性進展的指標。

二、促進共同富裕的基本理論邏輯

從世界歷史來看,促進共同富裕的基本邏輯一直困在效率與公平的衝突之中。在兩極分化的年代,均貧富曾經是追求共同富裕的基本方式。從農民起義到工人運動,無一不是從分配上做文章。從生產成果的分配到生產條件的分配,反映出社會革命的深度、廣度和烈度。這都是人類文明進程中追求共同富裕的探索。

馬克思從否定私有制入手來設想人類共同富裕、共同發展的終極願景,在理論上是極其深刻的。但歷史發展過程是曲折的、充滿不確定性的。尤其在生產力水平不是十分發達,社會財富沒有充分湧流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不能通過馬上消滅私有制來實現均貧富,進而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資本主義的發展從工人運動和馬克思主義中汲取了教訓和靈感,逐漸建立了保護勞動羣眾權益的法律制度,如社會保障制度,改善了勞動羣眾的生活水平,並使之隨着生產力發展而不斷提高。從人類文明角度看,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一國之內的共同富裕,但遇到了歷史的天花板。其根源是嵌入市場經濟當中的資本邏輯衍生出的“馬太效應”,政府的再分配短期有效,但長期無效。因為“馬太效應”總是以同樣的方式,但會以更大的力度隨着社會再生產循環而不斷再現。更重要的是,福利主義作為一種歷史的進步,陷入物質主義當中,偏離了人的自身發展這個目的。人被資本支配,社會、政治也被資本支配,物本邏輯支配着整個社會的運行和發展。這是資本主義陷入發展困境的根源。人與物的關係一旦對立起來,社會發展進步就會走到歷史盡頭。

我國實行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從中吸取教訓。一旦社會發展陷入物本邏輯,我國的創新驅動發展將難以實現,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就會加大。世界大多數市場經濟國家難以進一步發展而陷入停滯甚至倒退,根源也在於此。所以,我國要轉向人本邏輯。這與我黨的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理念高度吻合,與當前轉向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驅動的戰略高度契合。人本邏輯,要義是彰顯人的主體性、創造性和文明性,形成新的螺旋式上升的社會發展邏輯:人的發展—物質發展—人的發展,以替代物本邏輯下的發展公式:物質發展—人的發展—物質發展,把人的發展作為手段、要素,轉變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促進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徑:保障所有人獲得基本能力

轉向社會發展的人本邏輯,意味着經濟問題要納入社會整體當中來考慮。經濟學帝國主義讓決策思維不由自主地遮蔽了對社會整體的觀察,模糊了經濟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經濟是社會的物質基礎,但也只是社會的一部分,受制於社會的整體狀態。當區別於之前所有社會狀態的“風險社會”來臨之際,經濟運行的大環境已經改變,經濟理論原有的那套自洽性也因此而改變,難以解釋和指導當下以及未來的實踐。用我們很熟悉的那套傳統理論來觀察當前現實和謀劃中國的發展,那將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

傳統的政治經濟學和流行的經濟學,與我們黨的政治理念在底層邏輯上是難以自洽的。人的發展、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平等發展,只有放到整個社會當中才能清楚認識,放在經濟當中則只能看到一部分。觀察物質財富的生產和分配,若跳出經濟思維,從整個社會來看,那只是為人的發展、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平等發展創造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衡量分配的基尼係數即使降低到合意水平,也不能説共同富裕取得了成功,因為可能是曇花一現的短期現象。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的充要條件是通過改革創新以及政府和社會的合力來保障所有人獲得基本的能力,尤其是農民羣體的能力提升。收入不能替代能力。有錢了,不等於就有能力了。收入差距縮小了,也不等於能力差距縮小了。從中長期來看,更是如此。一定時期收入差距的縮小往往會掩蓋不同羣體之間的能力差距,如城鄉收入差距比過去縮小了,但能力差距並未隨之縮小。

能力來自社會消費過程,也就是人的生產再生產過程。消費的可獲得性,涉及收入,即有沒有錢和有多少錢的問題,但消費的可及性與收入無關,這涉及的是消費對象、消費條件和消費能力。有錢,未必有條件消費、有能力消費、可以安全消費。消費的高度社會化導致的各種消費風險,帶給人的生產和再生產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不是僅僅依靠增加收入就能解決的。

消費作為與經濟概念對應的社會概念,是人生產和再生產的過程,是人的發展、人力資本積累以及人的能力提升的過程,也是為經濟提供目的和創造重要條件——勞動力和人才的過程。消費包括私人消費和公共消費。兩者應當合力滿足每一個人的基本消費,包括基本營養、基本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以此保障每一個人獲得基本能力。當私人消費不足以達到基本消費和獲得基本能力時,公共消費就應當補上,不讓一個人落下。這比政府對家庭的轉移性支出這類再分配更重要。把公共消費折算成政府的轉移性支出,納入收入再分配中考察,模糊了公共消費對能力提升的直接作用,而收入再分配並沒有這種直接作用。

國民基本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參與經濟循環的起點公平、機會公平也就有了保障,也為創新創業提供了廣泛的社會基礎,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效率與公平的融合也就內在其中了。促進共同富裕,要擺脱效率與公平、“做蛋糕”與“分蛋糕”的兩難選擇困境,只有從物轉向人,從財產和收入基準轉向消費基準,才能真正做到從物本邏輯轉向人本邏輯,才能實現逐漸地、持續地走向共同富裕。

四、我國高質量發展階段促進共同富裕面臨的幾大難題

從我國現實來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的發展明顯地受制於經濟,即財產和收入問題;但現階段更受制於社會發育、社會結構的狀態,尤其是二元化的社會結構,導致農民羣體的社會分配地位一直難以改善。

從改革來看,我國雖然進入全面深化改革階段,但改革的進展並不全面,尤其在一些基礎性問題上,依然是“計劃體制”時期的老底子,這從根本上制約了我國的進一步發展和走向共同富裕。這主要體現在三個“二元”上。

一是所有制二元。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二元結構是歷史地形成的,其作為經濟基礎,從根本上制約經濟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儘管在財政上已經打破了所有制的差異,但土地市場、住房市場是二元的,人的社會身份也是二元的,農民不只是户籍身份不同,還擁有集體經濟成員身份。城鄉分治就是以二元所有制為基礎的。農村土地、宅基地、農民住房、森林等產權制度改革試圖突破二元所有制帶來的制約,雖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步履維艱,還有待思想的解放和理論的突破。

二是經濟二元。這個概念大家都不陌生,是指傳統落後的農業和現代先進的工業之間的關係。經濟二元結構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在市場化、工業化過程中可以逐漸消除。但我國的經濟二元結構不只是建立在生產力基礎之上,還建立在所有制關係基礎之上,僅僅通過市場化、工業化難以破解,至今仍未形成城鄉統一的全國市場。城鄉市場分隔導致農民、市民在社會再生產中的地位懸殊,尤其是分配地位和財富積累機制完全不同。

三是社會二元。在所有制二元基礎上形成社會成員身份、基本權利的二元結構。在市場化過程中成為起點不公平、機會不公平的社會因素,也是社會分配中形成羣體性差距,進而造成能力的羣體性差距的社會根源。羣體性家庭貧困的代際傳遞也會因此而形成,也為社會階層固化提供了初始條件。儘快破除這個初始條件,是改革的當務之急。

這三個“二元”問題,從發展的底層邏輯上制約着我國共同富裕的推進。這也是我國發展轉向人本邏輯的根本障礙,是我國轉向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現代化目標的“攔路虎”。從我國社會整體來看,這依然是自革命、建設以來的農民問題,只是表現形式和解決方式不同罷了。

五、以改革的持續全面深化來促進共同富裕

促進共同富裕,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目標,是走好中國道路的一個基本標誌。從發展過程來看,在共同富裕方面,今天的改善是明天進一步發展的條件。所有人的共同發展是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也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要義。

但此事急不得,也等不得。急不得,在於共同富裕首先依賴發展過程,包括物質發展和人的發展,都不是一夜之間的事情。等不得,在於實現擴大內需、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等,都依賴共同富裕的邊際改進。

羣體性消費差距的縮小是當前的重中之重。私人消費與公共消費如何形成合力,以及既擴大短期的內需,又提升人的能力,改變社會預期,至關重要。其中,形成與能力、創新創業和就業相關的良好的分配預期,更是關鍵。社會的再分配預期需要淡化,人人蔘與、人人努力的初次分配預期需要強化。

從所有人的平等發展需要出發來推進各項改革,需要抓住以上三個“二元”結構來完善頂層設計,把經濟、社會等領域改革關聯起來。只有形成關聯,整體設計才能找出重點、分出輕重緩急。板塊式的改革往往變成了各自為政,使得改革協同、系統集成的要求難以落地。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是當前及今後融合經濟改革、社會改革的一個抓手,既是改革的牛鼻子,也是擴大內需戰略,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共同富裕的實質性進展應以農民工市民化取得實質性進展來衡量,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方面,推進同城待遇平等化,並以此來帶動農民、市民的一體化發展。無論從就業、社會身份,還是從居住狀況來看,只有推進市民化,減少農民,才能讓“農民”變成農業職工和農村居民,才能在現代化進程中不被落下,真正加入共同富裕的行列之中。若無產階級革命的目的是消滅自身,實現富起來,那麼,農民革命的目的也是如此。當農民在中國不再是一個龐大的羣體和階層,變成了極少數,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也就實現了。

書名:《共同富裕與人的發展:中國的邏輯與選擇》

作者:劉尚希 等著

頁數:340頁

定價:58.00元

書號:ISBN 978-7-5115-7378-0

出版時間:2022年8月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