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關顧長者/電子病歷全面互通 方便內地港人就醫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綜合

現時全港65歲以上長者約有145萬人,預計至2040年人口將增加至252萬以上,佔總人口33.3%,而長者人口超過250萬的情況,估計將維持最少30年。三個候選人都認為,政府需要投放足夠的資源,為長者提供各種針對性的照顧方案,解決安老院舍不足的問題,讓長者真正能夠老有所依、老有所養、頤養天年。

周浩鼎指出,截至2020年,全港安老院舍宿位約為七萬六千個,長者平均輪候時間為超過三年,輪候時間過長。他建議特區政府應先訂立合理的輪候時間,再以此為目標作出規劃,按需求有效增加安老院舍數目及加強相關人手培訓,以有效縮短輪候時間。此外,他認為特區政府應加強與內地省市政府協調,讓更多類似港大深圳醫院的醫院能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開辦,並透過兩地電子病歷全面互通,便利到內地生活的長者。

利用空置地方提供宿位

田北辰表示,自2016年起,他一直要求政府在新建公屋及賣地條款內訂明要預留空間興建安老院舍。最終,2020年施政報告宣佈了相關措施,表示未來將在合適的公營房屋發展項目內,預留約5%的總住用樓面面積作福利用途。他表示除預留用地,他認為各政府部門,應定期檢視其轄下所屬建築,會否有空置地方適合用作興建安老院舍或其他福利設施。

黃俊瑯則提出幾個方法改善安老院舍的問題。第一,善用現時空置校舍,改裝為安老院舍;第二,在所有新興屋邨,按人口比例,加入老人院舍在公共屋邨;第三,在私人賣地條款,要求發展商興建老人院舍;第四,跟宗教組織及NGO合作,加快重建教會或NGO的舊大樓,部分用作安老院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