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核恐懼?瑞士共有34萬座核避難所,可容納900萬人居住15天

由 公西成化 發佈於 綜合

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拆除柏林牆代表冷戰進入尾聲,而1991年的華約解散和蘇聯解體,則標誌冷戰正式結束。陣營雙方逐步放棄厲兵秣馬專注經濟發展,只有瑞士還在未雨綢繆,不斷擴大核避難所的規模和數量,截至目前,瑞士共登記有34萬座民用核避難所,其中5100個為大型公共核避難所,總共可容納900萬人居住15天。然而,瑞士全國人口也才850萬左右。

避難所標誌

核避難所多數建於地下8-20米或山體內部,內部常備淡水、藥品、食物等物資,可供人類暫居而有效防止遭受核輻射。但實際上的核避難所是多用途的,不僅可用作戰時防空避難,發生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後也可以當成臨時應急住所。

比如1979年建成的北京前門地下防空洞,因位於地下八米、寬2米、長30多公里,而被譽為“北京地下城”,有興趣的遊客可以花20元門票去參觀一下,據説可容納30萬人。

瑞士避難所入口

內部示意圖

那麼,150多年沒發生過戰爭的瑞士,為什麼要修建這麼多核避難所?

這事兒要從1963年説起,當時的瑞士目睹兩大陣營在敵意日增的情況下進行大量核試驗,為防止核戰爆發決定實行“全民庇護”,要求每個瑞士人都必須有一個能避免遭受核輻射、能暫住15天以上的掩體,且只有兩個選項:要麼自己在住宅樓挖一個地下掩體(可聯合附近鄰居),要麼當地政府僱人挖,由掩體上方的建築所有者付費。

除此之外,每個瑞士城鎮還必須建造5-100箇中大型公共掩體,其中最大的公共核避難所位於盧塞恩,是當時全球最大的民用核避難所,在發生核戰或災難時可容納兩萬平民。

70年代私宅避難所儲備物資

私宅避難所

在瑞士旅行期間,我曾多次詢問本地人:“很多人笑稱瑞士患有核恐懼,那你們又如何看待強制修建核避難所”,得到的答案都是“支持”和“非常支持”,其中有個朋友還給我演練了一次全家緊急避難流程,他們給出的理由是:瑞士聯邦在1963年後還頒佈了一項《民防法》,由聯邦財政提供並更換避難所內的所有應急物資,內部設施也由聯邦負責維護,覆蓋瑞士已登記的33.49萬座私宅避難所和5100座公共避難所。

簡單説就是,瑞士人沒有理由反對,他們只要負責定期更換自家避難所內的淡水就行。

為了實地體驗瑞士核避難所,我只能報名跟團“隧道避難所”一日遊(不允許散客進入),也就是全球最大的松嫩貝格隧道民用核避難所。意外的是,登記護照後居然不收費,但嚮導跟所有人都提醒了一遍:瑞士公開的避難所可以申報後免費參觀,但泄露未公開避難所信息的人會被處罰甚至監禁,因為掩體不被發現才能起到避難作用。

抱着懷疑的態度我求證了一下,結果發現這事兒是真的。

2003年,一名德語週刊記者因泄露伯爾尼秘密避難所被告上法庭,雖然最終躲過牢獄之災,但也被判罰款並終身不得進入瑞士。還有2005年的巴塞爾日報,因披露避難所位置而被判罰700萬瑞郎,高層管理15人被辭退。松嫩貝格避難所也是因為地點被公開,引起很多遊客前來探秘,最後才幹脆公開參觀的。

松嫩貝格隧道屬於瑞士北部巴塞爾與南部基亞索之間的A2高速公路盧塞恩路段,每天約有8萬輛汽車來往穿梭。1971年,瑞士聯邦要求工程部以“戰防”標準加建兩處設施,把隧道300米外的一處7層高地下洞穴改建成避難所主體,內設避難室、指揮所、倉庫、醫院、廣播室、通信中心以及監獄等區域。

另一處集中在隧道內,把建成的隧道公路挖開再鋪設避難所專用的水電通信管網,在兩條隧道入口加蓋鋼構混凝土防護牆,兩端加建四道1.5米厚、350噸重的防爆大門。

1976年,這座全球最大的民用核避難所終於完工,但當時的瑞士人還不知道,人們只會抱怨瑞士基建速度太慢,一條隧道修了11年才投入使用。

直到被曝光,瑞士聯邦才“委屈”的表示:這座核避難所可承受1公里外的100萬噸當量核爆炸,共有35個出入口,分佈在各個公園的“環衞站”、偽裝的“私宅”以及各個機構的地下。但建成後因保密和高速公路的開通,導致無法演練大規模避難步驟,決定於1987年舉行為期5天的核避難演習。

事實證明,這次演習給全球避難所的應急使用提供了寶貴經驗,5000名成人志願者在一聲模擬的核爆炸聲後迅速跑向避難所,但四道大門因年久失修出現諸多問題,直到24小時後才排除故障成功閉合;另一個大難題是,避難所內確實準備了20000套牀和被褥,但人們很難在短時間內流動領取並安裝居住。

同一問題也出現在食物和水的分發流程上,哪怕這5000名志願者受教育程度最低的是高中在讀生,仍然出現了多次因分配而引起的矛盾。要真發生在戰時,恐怕就不僅僅是矛盾了。

除了那些潛在的問題,更多的是明面上的設計缺陷,當年的物資儲備僅考慮到食品保質期,卻忽略了隧道內部的温度、濕度會對食物保質期產生影響,以致志願者們拆開儲備物資時才發現,餅乾和罐頭大部分都已經變質不能食用,少量未檢出黴菌的食物也紛紛被“投訴”難以下嚥,以及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缺失等種種不足之處。

瑞士導遊賽德琳娜很自豪的説:世界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緊急核避難演練,更多體現了瑞士的國民價值,在演習之後,瑞士迅速更新所有公共避難所內的醫療、儲備、電力和通信等最新設備,同時要求民防部採購更科學全面的、15天用量的應急食物與藥品,包括嬰兒奶粉、老年人醫療輔助器材、醫用口罩防輻射服等等。

瑞士疫期發給國民的口罩,一多半都是從各個避難所中臨時徵用的(過後還得補回去)。

當然,開放給遊客參觀的只有其中一小部分,也就是20個大區中的最小一個。但哪怕如此,遊客們也能從冰山一角看出整個避難所的規模有多麼龐大。

避難所工作人員告訴我:開放參觀的部分只有3個工作人員,負責日常引導、開關門以及維護設施等等,未開放部分每個大區有20-50個人輪值,他們每三天啓動一次設備(廣播、發電機、通風通水管道、通信器材等),吃的是避難所隨機挑選的應急食物,以防止機器損壞或食物提前變質。

參觀到食品儲備室時,導遊指着堆積如山的罐頭和餅乾説:這裏面的食物快要過期了,但經過檢測沒有黴菌(瑞士食品要求標註的過期時間,要比實際變質更提前),想品嚐的遊客可以隨意拆封(建議別吃,口感跟沒有味道的土塊一樣),反正過期後也要銷燬用作肥料。

之所以能免費參觀是因為瑞士藝術家的努力,這些赫赫有名的畫家、音樂家經常要求在避難所內舉辦畫展和音樂會,瑞士自然也樂意看到人們能同時接受藝術和國防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所以就很大方的免費對外參觀。

臨走時導遊問了遊客們一個問題:“你們覺得瑞士修建這麼多核避難所是因為核恐懼嗎?”

如果是你,會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