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骨子裏沒有教養的孩子,普遍具有3點特徵
前蘇聯著名教育理論家、實踐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一句話:“在人類的心靈花園中,最質樸、最美麗、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養。”
在日常生活當中,若是遇見一個沒有素質、蠻不講理的人,可能會破壞了我們一整天的好心情。
因此,在人際交往之中,有教養、有素質的人往往都十分受人喜愛。同理,心理學家提出,骨子裏沒有教養的孩子,普遍具有三點特徵。
1、説話總是中傷他人
《增廣賢文》中寫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很多時候,一句話也能有重如千斤的分量。惡毒話語帶給人的傷害,是心靈上的,遠比身體的創傷要嚴重得多。
在日常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會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説出一些令人難堪、傷心的話。
舉個例子,在公開場合大肆宣揚他人的隱私、對別人珍愛之物表示鄙夷、不知趣地反覆提起他人的缺陷。
若目前是原始時期,可以説他們是不懂得自我保護。
然而,童言無忌並不是孩子做錯事的保護傘,當他們做錯事情、説錯話時,家長也應該向對方及時道歉,而不是一味偏袒。
要讓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若是等到長大再進行糾正,就為時已晚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類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與父母的交流很少,或者是在父母眼中就並不把那些錯事當回事,認為無可厚非,所以疏於管教。
另一種情況是,孩子長期生活在家人的溺愛之中,屬於真正意義上的“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口裏怕化了”,從小到大沒有受過絲毫委屈,即便做錯了也能輕描淡寫的翻篇。
2、通過詆譭別人獲取社交關係
在人際交往之中,那些圓滑、玲瓏的人總是十分受人歡迎。
在大眾看來,這類人十分善於交際,也能夠通過多種方式使自己財源廣進,聰明且有計謀,所以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如此。
但是,處事圓滑和捧高踩低、兩面三刀是有本質區別的。
心理學家提出,“嚼舌根”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成年人大多數的談話主題都是關於某個不在場的人,並且在交談過程中所表達的看法大多是負面的。
然而,C並不知曉真實情況,便成了所謂了“壞人”,可A和B卻成為了好朋友,且在彼此心中的印象都較為良好,這是十分不公平的。
人們往往希望通過比較來明確自己的價值,所以,若一個人不自信的時候,有很大幾率為了肯定自己而詆譭他人。
若一個人感到十分焦慮時,也可能會通過説他人的壞話,來尋求慰藉和幫助。
可是,這種方法是“治標不治本”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應當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明白只有靠提升自己才能獲取成功。
人們都需要朋友,通過和朋友的交談來分享喜悦或者紓解難過。可是,朋友並不僅僅是如此,若是你總是將對方當做情緒垃圾桶,那麼可能會把他們越推越遠。
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自己的事情尚且不能完全處理,而你的傾訴無形中也為他們增添了許多壓力。心理的壓力往往比身體的勞累,更令人疲憊。
若是負能量總是充斥在生活之中,且大多是與自己無關的,出於人類趨利避害的本性,他們一定會逐漸遠離。
其實,有些時候,向朋友傾訴只是一種習慣,並非真正的悲傷。可是,為了得到對方的安慰,很有可能添油加醋説的比較誇張,最後使對方感到壓力,可自己卻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
因此,孩子的獨立性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應該從小培養,例如,吃飯、穿衣這類小事,在適當的年紀就該讓孩子自己獨立去做。同時,注重培養孩子堅強的品質,敢於承擔問題,而不是遇事就抱怨、逃避。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Psychology and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