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如果明尼阿波利斯市所經歷的事情發生在另一個國家,西方媒體將會如何報道?

【環球網報道 記者 侯佳欣】“如果明尼阿波利斯市(所經歷的事情)發生在另一個國家,西方媒體將如何報道?”《華盛頓郵報》5月29日以此為題刊發評論文章。此前,美國明尼蘇達州白人警察涉嫌暴力執法致死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引發的抗議示威持續升級,目前全美至少30座城市爆發抗議活動。該文章正是在此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華盛頓郵報》:如果明尼阿波利斯市所經歷的事情發生在另一個國家,西方媒體將會如何報道?

文章設定了這樣一種情境,如果明尼阿波利斯市所經歷的事情發生在另一個國家,西方媒體報道可能會是如下內容。不過文章開頭也已表明,行文引用內容均為虛構。

文章虛構內容編譯如下: 

近年來,國際社會對唐納德·特朗普政權下美國不斷惡化的政治和人權現狀敲響警鐘。現在,隨着這個國家新冠死亡病例達到10萬,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發現自己陷入了種族暴力的惡性循環。美國專家説,國際社會的(對此的)疲軟和癱瘓從其沉默中可見一斑。

幾段記錄國家安全部隊法外處決黑人少數族裔的視頻震動了這個國家。此前一段視頻在網絡上流傳,黑人喬治·弗洛伊德遭到安全部隊特工襲擊後去世,隨後北部城市明尼阿波利斯爆發起義。特朗普在推特上稱這些黑人示威者為“暴徒”,並威脅要派遣軍隊。他宣稱,“搶劫開始之時,就是(開槍)射擊開始之時!”

“當然,我們知道黑人對數十年來遭受的虐待以及(白人)犯下罪行卻未受懲罰而感到憤怒。”廣大白人羣體中的一員、明尼蘇達州人G·斯科特·菲茨説,“但是追逐這樣一個目標(起義)是在越界。難道他們就不能找到一種更和平的方式,比如默默下跪嗎?”

歷經幾代人,種族暴力一直困擾着這個國家,幾十年前它曾引發世界範圍內的關注,但最近新聞報道和相關關注正在減弱,因為(種族主義)壓迫似乎看不到結束的跡象。外國記者安德里婭·杜利奇説,“這些古老的、令人費解的仇恨加劇了這些種族衝突並(滋生出更多)不平等(現象)。”杜利奇對美式英語的瞭解來自大學裏一個學期的課程和偶爾在app應用Duolingo上的學習。當被告知美國僅有幾百年的歷史時,他聳了聳肩説,“在我的國家,我們還有羅馬帝國時期的建築。而在他們(美國)的文化中,美國人認為一座有150年曆史的建築就是古老的歷史了。”

英國通常對其前殖民地的事情非常感興趣,但它也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來自倫敦的美國問題專家安德魯·達西(Andrew Darcy Morthington)稱,“我們發現這種病毒已有放緩(趨勢),但一些英國人注意到美國不斷加劇的疫情、令人震驚的失業情況和暴力行徑,他們覺得美國似乎從未準備好以恰當的方式治理自己(的國家),它(還)可能會訴諸部落政治。”在採訪期間,一則緊急新聞通報説,在英國近4萬例新冠死亡病例中,61%的死亡醫護人員是黑人或有中東背景。(但)安德魯似乎沒有注意到這點。“就像我説的,我們這裏沒有美國的種族主義問題。”

特朗普曾是真人秀節目主持人、選美比賽組織者和商人,他曾將非洲國家稱為“糞便之國”。但他現在正在效仿非洲獨裁者的做法,這些獨裁者散佈虛假的健康信息,比如岡比亞的葉海亞·賈梅,後者聲稱他可以用香蕉和草藥藥水治癒艾滋病,他還將他的治療方法推廣到民眾中間,有人因此死亡。特朗普似乎建議注射殺毒劑、利用陽光殺死新冠病毒。他還表示,他已經服用了羥氯喹,這是一種從奎寧中提取的藥物,奎寧是叢林中長期用來治療瘧疾的藥物。(儘管)醫生建議不要使用這種療法來預防或治療新冠。

與此同時,急於逃離的美國人將面臨跨越邊境的嚴峻挑戰,因為對新冠病毒的管理不善和該國的種族緊張局勢使他們成為不受歡迎的遊客。但一些苦苦掙扎的美國零售商,如尼曼·馬庫斯,則寄希望於通過中性卡其風格(服飾)和工裝短褲來吸引購物者,這些對於傳統的19世紀殖民遷移的想象是“現代狩獵”系列的一部分。“實用的細節和柔和的色調打造出經典的女性氣質,”一位白人女性的照片下面附有這樣的説明。

一些國家正在考慮為美國黑人提供特殊庇護。內羅畢的人類學家穆斯塔法(Mustapha Okango)説,“佔多數的白人正在組織民兵武裝組織,要求他們自由地重返(黑人為)富裕階層而工作(的時期),他們把(黑人)工人稱為‘人力資本’,儘管工人面臨着巨大的風險。”穆斯塔法説,“這是一種倒退,(美國正在回到)奴隸制是美國經濟支柱的日子。黑奴是最早的必需品,(那時)他們遭受非人對待。”

非洲可能是一個理想的庇護目的地,因為幾個非洲國家已經通過積極的早期措施和檢測試劑盒的創新,設法控制住了新冠疫情的暴發。塞內加爾,一個擁有1600萬人口的國家,僅有41例死亡。“每個人都預測非洲將陷入混亂,(但這並沒發生。)”穆斯塔法説,“這證明,在這個世界上,你並不會因為是黑人而被害死,但在美國的黑人顯然有(被害死)的可能。”非盟並未回應記者的置評請求,但它發佈了一份聲明,稱“我們相信美國(能夠拿出)解決美國問題的方案。”

在世界各地,草根組織、社會名流、人權活動人士甚至是學生都在盡其所能籌集資金,提升人們對美國嚴峻形勢的認識。

18歲的利比里亞學生活動人士夏洛特·約翰遜在埃博拉疫情中倖存下來。“令人難過的是,美國人沒有這樣一個政府,能給他們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甚至是每月發放支票來(讓他們)養活家人(也做不到)。”約翰遜説,“十萬人死亡,城市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國家沒有過一天的哀悼?生命無關緊要,尤其是黑人的生命。這就像他們生活在一個衰退的國家中一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65 字。

轉載請註明: 《華盛頓郵報》:如果明尼阿波利斯市所經歷的事情發生在另一個國家,西方媒體將會如何報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