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亂了。
這一切的起因是:是黑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
46歲的明尼阿波利斯黑人男子弗洛伊德,被懷疑使用假鈔。
一名白人警察在執法過程中,將自己膝蓋壓在了弗洛伊德的脖子上。幾分鐘後男子窒息死亡。
白人警察當街殺死了黑人平民,美國人憤怒了。
從當地時間29日晚起,美國當地抗議者走上了全美22州及華盛頓特區共33個城市街頭進行抗議示威。
其中一些抗議遊行轉變為了暴力遊行。
警車被點燃。
警察大樓起火。
很多超市和奢侈品店遭遇洗劫。
因為事態的不斷升級,明尼蘇達州國民警衞隊宣佈,已調動500多名士兵前往明尼阿波利斯市、聖保羅市以及周邊地區。美國明尼蘇達州宣佈全州進入緊急狀態!
「危險」,很適合形容現在的美國。
在暴力與衝突混雜的地方,一個職業卻不得不更深入危險之中,成為逆行者,他們就是:記者。
01
為了報道現場的真實情況,讓全世界的人瞭解到正在發生的一切,讓真相不被掩蓋,記者往往就在危險與混亂之中,這次也不例外。
美國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市,許多記者在直播過程中,被警察用胡椒彈射擊甚至被逮捕。
顯然,無論是暴徒或是記者,已經在混亂中開啓無差別攻擊。
當地時間30日,白宮外抗議現場混亂,示威者情緒越來越激動。央視記者在現場,遭遇警方向示威者投擲催淚瓦斯。
我國的記者不僅設備被撞倒,還受到催淚瓦斯影響,只能眼淚汪汪地直播。
而在危險和混亂中 ,我們又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央視記者:劉驍騫。
這一次,他來到事發地明尼蘇達,深入最羣情激奮的遊行現場進行採訪。
開始很淡定在人羣外分析事態,結果突然遭遇騷亂,警察似乎要投擲一些催淚彈,於是人羣開始混亂,劉驍騫和攝影記者先行撤離。
奔跑撤離的途中,劉驍騫還講了一下當時的情況。
評論中有人認出了他:
這不是去巴西採訪大毒梟的那個記者嗎,怪不得這麼淡定,是見過 大場面的。
這位記者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是因為他數次“冒死”採訪,報道不可能報道的“新聞”。
與之前的直面死神相比,似乎深入暴亂都不算什麼了。
02
劉驍騫第一次“紅”,是因為“逛菜市場式”的採訪。
鏡頭中,他一臉平常地介紹着身後人正在進行的工作,彷彿他所處的地方真的是一個忙碌的菜市場。
但實際上,這是巴西毒販的交易現場……
巴西毒販勢力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勢力強大的毒販,就連政府也不敢對他們輕舉妄動。
他們的武裝力量甚至能與政府抗衡。新冠疫情在巴西蔓延後,因為不滿政府無作為,巴西毒販、黑幫們自行封城。
但別以為他們是什麼“義士”。
血腥、暴力才是他們的真面目。
“如果警察敢來,就等着吃槍子吧。”
“我們有非常多狙擊步槍。”
子彈和毒販並不會認真分辨你是否應該葬身槍口之下。
即使你是一位記者。
2002年,巴西最有名的採訪調查記者,就因為偷拍了毒販的交易而遭到綁架。
在遭受了數天慘無人道的虐待後,他被活活燒死。
劉驍騫深知其中的危險性,但為了揭開這個神秘地帶的面紗,毅然前往。
藉由毒販希望展示自己力量的心理,劉驍騫獲得了採訪報道的許可。但是真正到達毒販所在的貧民窟,才知道自己面臨的是無數只狙擊步槍,大大小小的槍眼都對着你躍躍欲試。
你能想象和幾十個幾百個殺人兇手面對面嗎?
而劉驍騫還在後來披露,其實開始他沒有被獲准進入,而是跟隨警察的行動與黑幫周旋,直面了一次子彈橫飛的火拼現場。直到後來,才獲准進入。
新聞中他如走入菜市場般輕鬆,語氣甚至沒有任何波動,但其實他剛剛走過十幾個機槍把手的關卡。
與毒販談夢想,而對面的毒販坦言自己是個只有今天沒有明天的亡命之徒。
聯絡人告訴劉驍騫:
在毒品加工工廠和販毒窩點,幾乎每個毒販都不間斷地吸食可卡因,精神處於極度亢奮狀態,而且手中都拿着上膛的槍。同一個幫派間的成員都經常因為很小的糾紛造成流血衝突,更何況是帶着攝像機來的外國記者?
如果遇到突襲,保命的方式只有跑。
但劉驍騫明白,如果遇到了,幾乎不可能躲過槍林彈雨。
03
如果説第一次做這種深入危險地帶的報道是一腔孤勇,那麼第二次我只能説:敬你是條漢子了。
這一次,劉驍騫要去的是更加危險的地方,深入全稱為「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人民軍」的「哥武」進行採訪。
在劉驍騫之前,這裏從未有亞洲記者踏足。
因為實在是太危險,許多國家將其列為恐怖組織。
根據官方數據,「哥武」一共綁架過 10583 人,包括政客,商人,記者,甚至總統候選人。
而在劉驍騫探訪前,僅僅一年就有三名記者被哥武綁架。
最可怕的是,當時哥武正在和政府進行談判,雙方多次交火,政府一度會在夜間空襲哥武營地。
也就是説,劉驍騫不僅要防備哥武游擊隊員突然心情不好大開殺戒,又要祈禱政府不會再搞空襲。
他在面對鏡頭介紹時,身旁就是持槍的武裝人員。
這裏游擊隊員幾乎槍不離身,開槍對他們來説猶如家常便飯。
這是九死一生,極度危險的採訪,他都一度想要放棄。
他在這一次“出差”前,已經做好了被綁架的準備:
把家收拾的很乾淨,各種費都交了,因為如果被綁架了,或者出了什麼意外,別人來我家調查或者退房,不會覺得這個人怎麼那麼不整潔。
還讀了幾本人質被解救後寫的自傳,為自己做心理準備。
最終,作為一名記者,他還是踏上了那片最危險的土地。
04
在中國,像劉驍騫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在敍利亞前線報道的女記者。
在戰火紛飛的利比亞,涉險被困的中國記者。
卧底黑磚窯的中國記者。
是他們,讓我們在紛雜的世界中,多了一雙看穿時代,看到真相的眼睛。
記者看似是一個離我們很近的行業,卻又離我們很遠。面對綁架、暴亂、槍擊、戰爭……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只能靠自己冒生命危險報道。
很多時候,我們要了解的真相,就需要依靠一個又一個像劉驍騫這樣的記者的膽量和魄力。
佩服你們的勇氣,也希望你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