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暗訪,上了熱搜。在這篇報道里,年輕人調配了3碗不同口味的小料,被媒體記錄下來,成了餐飲浪費的生動“素材”。網友發懵,不能浪費糧食沒錯,但依據食材不同調配不同的醬料,什麼時候也成了鋪張浪費?
近一段時間以來,從抵制大胃王吃播行為,到推崇全社會形成節約糧食、禁止浪費的社會氛圍,糧食浪費和糧食安全的問題引起廣泛關注。
厲行節儉本是好事兒,但具體實操中也出現了不少奇葩操作。比如,點餐“N-1模式”逐步晉級“N-2”“N-3”,有學校把浪費糧食和獎學金掛鈎,某些餐飲讓顧客進店前稱體重,稱完之後,只能根據食物熱量配比菜單進行點餐,有的飯店直接把適量點餐納入服務員的考核,顧客剩了菜,扣服務員的績效。
反對餐飲浪費,引導文明消費,企業是倡導者與實踐者,媒體是觀察者與監督者。但如此吹毛求疵、矯枉過正,就大可不必了。
比起花樣繁多的蹭熱點、造網紅怪象,餐飲企業務實的舉措才能贏得民心、贏得市場。餐飲企業可以引導顧客適量點餐,推廣分餐制,主動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引導顧客主動打包並提供打包盒袋。這些制度規範都是科學的設計,善意的提醒,又不會讓顧客感到不適。
勤儉節約光榮,鋪張浪費可恥,這樣的觀念在任何時候強調都不為過。但真正讓人“難過”的是強人所難、用力過猛。反對餐飲浪費應該在全社會形成風潮,但依然應該恪守良法善治的邊界。越是公共事務,越應仰仗全社會齊抓共管,越應以文明之道行文明之事。
不管是餐飲企業,還是政府部門,都先要能夠釐清自己的權力邊界,認清自身的職責所在,各司其職,各行其是,多做科學的引導與鼓勵,避免壓制與強制。
圍繞制止餐飲浪費專項立法準備已經開始。不久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8月13日發佈消息稱,將成立專班開展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立法工作,除了強化糧食生產、儲存、消費等各環節管理,還特別強調建立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長效機制。
居安思危、杜絕浪費、理性消費,在今天依然充滿意義。公眾能夠認同“節約糧食”的倡議,但卻反對吹毛求疵的舉措。專項立法的最大意義,也在於通過長效機制建設,調動各方力量和資源,讓相關的法律機制更健全,更務實,更好操作。
凡事依法辦,不跑偏,不越界。
北京商報評論員陶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