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觀眾。我不想錯過你的後半生,也請你一起見證我的前半生。”
這是顏如晶在《奇葩説》中,讓我頗為動容的一段話:作為父母,我們和孩子,不應該是最親密的陌生人。
孩子與父母的親密關係,就那麼幾年。身為父母的我們,都想好好陪伴孩子。但是,隨着他們日益長大,我們和孩子之間,很多時候並不融洽。
為了功課、作業、成績彼此爭吵,為了看電視的時間爭論不休……這是很多家庭每天都在上演的“連續劇”。
但,有這麼一對父女,卻打破了這樣的魔咒,彼此温暖相伴。
愛麗斯出生在單親家庭,與身為圖書管理員的父親一起生活。在愛麗斯9歲的時候,父親做了一個決定:每天晚上大聲為她讀書。
1天,10天,100天,1000天……時間一天一天流逝,愛麗斯的爸爸,卻一直在為女兒讀書。雖然,中間也遇到了各種困難、挑戰,但他一直堅持着。
直到愛麗斯上大學,父女倆一起共讀了9年,共計3218天!
這3000多個夜晚的共讀,讓愛麗斯的生命,擁有了比一般孩子更豐富的體驗,更讓她體會到了綿綿不絕的父愛。
“你的時間和心無旁騖的關注,是送給孩子的好禮物“,愛麗斯爸爸的這句話,道出了親子關係最好的狀態。
就算工作再忙,生活再滿,每天晚上抽出15分鐘來陪伴孩子一起看書,我想是每個父母都可以做到的。
畢竟,孩子的閲讀黃金期只有那麼幾年,把握住了,“終生學習”真不是夢。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一個不閲讀的孩子,是學習上的潛在差生。
閲讀,作為我們收集、處理外界信息最重要的途徑,不僅關乎學習、成績,更影響孩子日後的工作、生活。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善於閲讀的孩子,長大也會成為善於處理複雜信息、透過現象看本質、一下子抓住重點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