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很多孩子在生活中都會出現不聽話的行為,喜歡和父母做對,故意不聽父母的話,常常導致父母們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小楊的父母對孩子非常好,孩子想要什麼,他們都盡力滿足,可有一點他們卻一直沒有給孩子,那就是陪伴。
他們兩人都在一家公司上班,平時都很忙,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只有晚上吃飯的時候,一家人會坐在一起。這天晚上在吃飯的時候,小楊想要吃蝦,於是他就和母親説:“媽媽,我想要吃蝦,幫忙剝一下殼。”小楊的母親沒有理會,她正拿着手機在工作“聽話,自己弄一下,沒看見媽媽正在忙嗎?”
孩子聽了很不樂意,把手裏的蝦硬塞給母親,説一定要給他剝殼,小楊的母親有點生氣,小楊卻不在乎,還把蝦扔到了地上。
小楊的母親忽然覺得很難過,因為孩子一點都不聽話和體諒,自己已經説了在忙,可孩子卻像聽不見一樣,其實小楊會有這種反應,是因為他的母親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沒有陪伴孩子,導致孩子的歸屬感缺少。
每個人都會有歸屬感,尤其是小孩子,他們都需要得到父母的陪伴與認可,內心才會有歸屬感,會感到安全。
歸屬感對於孩子有什麼好處?1、有安全感
歸屬感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讓孩子的內心不會因此感到緊張害怕。歸屬感強代表着孩子的父母給到了孩子足夠的陪伴,讓孩子的內心感到安穩,不容易變得敏感,因為一點小事就會焦躁不安。
2、情緒更加穩定
有歸屬感的孩子,他的情緒會更加穩定,大多數的孩子在小的時候,他們的情緒管理都會比較差,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會大發雷霆。其實這些孩子的情緒管理會這麼差,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孩子不懂得情緒管理,內心缺少安全感。
而歸屬感強的孩子,內心會更加堅強,因為他們有父母的陪伴在,內心有安全感,不需要再特意的通過一些行為去吸引父母,引起父母的關注。
缺乏歸屬感,孩子會有什麼表現?1、變得孤僻
內心缺乏歸屬感的孩子,他們對外界抱有不信任感,不願意隨便與陌生人接觸,他們害怕與陌生人接觸。缺乏歸屬感的孩子,慢慢的就會變得孤僻起來,什麼事情都是自己來做,不懂得團隊合作,喜歡獨來獨往。
2、敏感
缺乏歸屬感的小孩,他們的內心是沒有依靠的,要知道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他們是最需要父母的陪伴與照顧,如果父母沒有陪伴孩子,孩子就會缺少依靠。
內心會變得敏感起來,對什麼事情都持有懷疑的態度,不敢隨便相信別人,這樣的小孩很難融入社會當中,現在早已不是那個單打獨鬥的社會,講究的是團隊合作,如果小孩沒有辦法跳出自己的這種敏感的情緒,那麼孩子就會脱離社會,難以有成就。
3、頑皮
孩子內心缺乏歸屬感的時候,他會變得非常的頑皮,喜歡到處和父母作對,故意引父母生氣。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做,就是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注。孩子的頑皮固然是不對的,可孩子也不知道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引起父母注意,獲得更多的關注。
父母該學會三招,賦予孩子歸屬感1、高質量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是不可或缺的,在充足的陪伴下,父母還要想辦法提高自己陪伴的質量,就是高質量的陪伴,更能讓孩子有歸屬感。
高質量的陪伴首先需要父母多和孩子交流,傾聽孩子的內心。其次要和孩子有更多的互動,就是陪着孩子一起做事情,可以是畫畫,可以是讀書。
2、及時反饋
面對孩子父母要做到及時反饋,就是不管孩子做了什麼事情,父母都要及時的做出反應,不要拖。一旦這件事拖久了,孩子就會忘記這件事,可這件事所帶來的感受,孩子是會記住的。
比如孩子考試成績考得很好,本來想要得到父母的讚揚,可父母卻忘記了。孩子此時內心就會感到不被父母重視,他會因此而難過。就算後面父母記起來了,去表揚孩子,孩子也都不會有感覺了。
3、不隨意批評打壓孩子
有些父母喜歡打擊孩子,覺得孩子就是要嚴格對待和教育,這種嚴厲型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內心感到恐懼,不信任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要減少批評的次數,更多的去鼓勵孩子。
孩子的歸屬感更多的是來自於父母的陪伴,和對孩子的重視,因此父母不要故意忽略孩子,還有儘可能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
本文由茜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