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越深,為什麼越喜歡安靜?原來每一個人都離不開獨處

獨處是偉大的開始。

真正的成長,都是在獨處中完成的。獨處是每一個人不可逾越的過程,也是淨化靈魂和塑造個人形象的關鍵步驟。

告別一天的喧鬧,每一個人終究要回歸“安靜”,回味一天的人事紛擾,不自然的處理着掩藏內心的感受和“喜怒哀樂”,一天的結束,都是在自我的“寬慰和諒解”後落幕。

晚上睡覺,很多人喜歡做夢,魂牽夢繞的狀態,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這是一個很奇妙的過程,夢鄉是我們心靈獨處的“地方”,也是我們頻繁修復情緒的場地。

可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就是這個道理。

年齡增長,對人生的見解也在潛移默化的改變着,我們會發現追求和夢想一直在變化,這和眼下自己的境況有緊密關係。

年收入5萬的時候,想着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就很好了,對新房和二手房沒有很強的界定,但是隨着收入增高,變成15萬、20萬......會逐漸改變認識,二手房自然也不在考慮範圍之內了。

這樣的心理旅程,和自己的內心有很大的關係。

尤其對於很重要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在“獨處”和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所以隨着年齡增長,生活的負荷也在無限放大,“心理處理器”無休止的工作難免會變得灼熱,而“安靜和獨處”就是最好的散熱器。

壓力越大,越想找個地方靜靜。

房貸車貸的壓力,已然奪走了太多年輕人的快樂和自由。

但是,壓力始終在那裏,我們需要的是帶走壓力的思路和辦法,其次就是超級大的“心理載荷空間”,而擴充內存,需要的就是自我的寬慰和諒解。

擺脱紛擾,告別煩惱,就需要坐下來好好想想。

我們知道最困難的事情莫過於:“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放過自己。”意味很深的一句話,很多人都做不好,有的淪為情緒的“奴隸”,有的在生活的修煉中“走火入魔”,到處瘋癲難以平靜下來。

其實,最高的修養就是學會給自己找一個“卸下鎧甲”的淨地。

我們知道,下班之後,每個人都不願意再接到關於工作的電話,這不僅會讓人變得惱火,還會造成“神經”再次緊張起來,這就是職場“慣性反應”給上班族帶來的傷害。

倘若工作一天,身心疲憊,又倍感壓力,大部分人會直接選擇回家,這是為什麼?

當然,這個狀態下的大部分人,急需要的是“安靜”,家裏是温暖的港灣,同時也是自己可以發表意見掌控環境的地方。

安靜是發泄情緒的最好良藥。

在家裏可以“放鬆身心”地暢想,也可以毫無戒備的“哭泣”......讓各種情緒在密閉、安靜的環境中盡情的“發酵”,當走出房間的那刻,也是豁然開朗,蜕變完成的時刻。

成長都是這麼一個過程,也許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但是學不會“安靜獨處”,生活就很容易出問題,自己也會變得步履維艱。

所以,遇到事情,給自己找個安靜的地方好好“獨處”一下,讓思想和情緒盡情的飛躍,增強“心理處理器”的功能,時常保修和升級,自然會迎來好運。

成就越大,更需要安靜“獨處”。

我們經常聽到:“最近的成就讓一些人膨脹起來,都快飄起來了。”這句話雖然帶着些許妒忌,但是重調在諷刺上。

當自己的心胸不能承載眼下的成就時,就很容易失去。

網絡上還有一段特別有意思的話:

所以,越是厲害的人,越懂得總結自己的經驗,逐漸積累屬於自己的成長“專利庫”,進而更好的指導自己的發展。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經歷,真正搞懂一件事情,都是在自己“單獨重複一遍甚至多遍”後實現的,跟隨別人一起完成的,多少都會出現陌生的地方。

我們還知道,很多知名企業家都是“讀書霸王”,看書可以充實自己“認知匱乏”的大腦,還可以治療“自己的愚蠢”,讓自己少犯錯誤,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而讀書就是一個“安靜獨處”,與自己交流和書中人物交流的過程。

網友經常拿任正非説事,這位華為董事長的胸襟和戰略眼光,可不是一日可參的,同時,很多網友都在説任正非身上有曾國藩的身影,這是因為他開始創業的時候,就是讀了《曾國藩傳記》後豁然開朗的。

任正非中年投資被騙200萬,破產,只能帶着一家老小住在“貧民區”,那個時候前妻又嫌棄貧窮,選擇離婚,離家出走,任正非時常偷偷哭泣,感覺生活的負擔已經讓他自己喘息不得。

可是一天他在大街的書攤上看到《曾國藩傳記》,買回安靜的讀了幾頁,看到曾國藩也是後期發跡,突然恍然大悟,收拾心情,重新開始,44歲才創辦了華為。

任正非的“寬文化背景”是給公司中高層領導幹部灌輸的思想,他希望大家都應該靜下心來,仔細沉浸自己的心靈,他認為未來公司需要的是有“真文化”的人。

思考是孤獨的,而商業領袖消化成就的過程也應該是孤獨的。

所以,成長的路上,不想被“小成就”阻擋前進的步伐,就需要學會“安靜獨處”,只有這樣才可以明得失、知遠近、悉榮辱。

安靜獨處的過程,就是在思想中進行“批判和自我批判”,在思想中進行“改造和自我升級”,這樣的人生才可以逐漸應付變化萬千。

學習和思考是人們在成長過程中,兩個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維活動。而真正想完成這兩項內容,就需要懂得“安靜獨處”的意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51 字。

轉載請註明: 入世越深,為什麼越喜歡安靜?原來每一個人都離不開獨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