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東西湖發展向前跨一大步 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核心區規劃公示

由 濮陽南煙 發佈於 綜合

  8月3日,東西湖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公佈《武漢臨空港經開區B0306編制單元(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核心區)控規導則》批前公示,東西湖將打造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大數據產業集羣和國家網絡安全高地事宜正式提上日程,這個以人才培養為核心指導規劃建設總體思路的功能區,將進一步促進東西湖地區的發展速度。

  早在2016年9月,斷斷續續就開始有武漢將建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的消息出現,從簽約儀式到獲得投資,從初步概念到詳細概念,直至如今,詳細選址和規劃全部出爐,整體發展方向基本確定。

  根據規劃公示,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一期位於東西湖區金銀湖西北部,它由臨空港大道、徑河圍合而成,毗鄰四環線和臨空港大道,規劃用地面積約4平方公里。目前,地塊內的水塘和空地基本平整,只等動工。

  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一期核心區域將由人才培訓核心板塊和人才培訓支撐板塊組成,並形成四個大的片區:學院片區、平台片區、研發片區和服務中心片區;八大功能區:網絡安全學院、網絡安全研究院、網絡安全人才培訓中心、網絡安全創新基地、公共孵化中心、超算中心和共享核心(含考試中心、認證中心、測評中心、發佈中心、會議中心、商服中心等)。整體而言,整個基地的功能劃分明確而細緻,對長期建設來説,指導意義相當明確。

  關於基地的建設特色,規劃中也有明確規定:功能分區組合靈活、多層次生態空間、內外交通便捷聯繫等,結合“高端、開放、生態、系統”的總體發展要求,以“流動的生態環境,開放的城市空間”為整體設計原則,形成以“水鏈花園”為主題的設計方案,規劃總建築量120萬方。

  儘管對於現在的臨空港經濟開發區來説,其各項配套都難以匹配這樣一座人才與創新基地,但是從該地塊周邊的長遠規劃來看,它的發展優勢還是很多的。根據2017年3月13日武漢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院發佈的武漢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2014-2049)版本來看,人才與創新基地所在的臨空港大道和徑河合圍處規劃有2條軌道交通(17號線和18號線),並毗鄰正在建設的徑河線,將來的公共交通問題不大。另外,基地緊鄰在建的四環線,可通過環線輕鬆抵達武漢三鎮各地。

  基地的長遠發展依賴於人流和人才,在項目建設之前,武漢臨空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就已經考慮到了這一層。7月16日,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推進工作座談會在武漢大學召開,會上不僅宣佈由中央網信辦和武漢大學共同舉辦的2017網絡安全培訓班正式開班,還在武漢大學設置相關專業時,公示過網安學院的相關規劃:三年期目標在校學生人數1500-2000人;五年期目標學歷教育在校人數達到10000人(其中本科生6000人,碩士研究生3000人,博士研究生1000人),非學歷教育2000人/年;教師隊伍人數控制在500人,與科研人員一起整體規模約1500人。

  根據相關消息,目前中金數據武漢超算暨雲計算數據中心一期項目已經建成運營,另有清華啓迪網絡安全園區、航天三江量子通信等多個項目簽約,已進入實質性洽談階段的項目有40多個。就人流量來説,建設完成後的人才與創新基地相當可觀,對東西湖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能力不可估量。

  就官網發佈的基地規劃圖來看,調整後的基地打破傳統的四方路網,改用環形路網,且在徑河一側新增了一塊居住用地,原本切分成小塊的工業用地也集中於一側,另外一側用作教育科研用地,重要的公共管理服務用地和商業服務業用地則位於環形路網中心。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原本在規劃圖中無疾而終的軌道控制線調整後於基地西北側的河對岸聚合,一併歸入規劃中的徑河停車場。

  當然,僅基地落户東西湖這一點並不能充分説明其區域的發展價值,不過,隨着萬達落地、十三五規劃的推進、軍運會文體館落地等一系列政策和招商支持,足以讓東西湖這個原本不那麼遭人看好的地方變成開發商眼中的香饃饃。

  在沒有足夠的人流支撐之前,東西湖的地塊就已經遭到了開發商羣體的哄搶,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的落實,將發揮蝴蝶效應,逐漸改變東西湖的發展格局,雖難以比肩“中國光谷”的發展勢頭,但其發展趨勢或將與光谷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