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猝不及防!
突然一聲警報傳來!
不久前,人民日報曝光一個數據:近六成90後有實質性負債,近三成90後需要分期或逾期還款。
人民日報呼籲:每個90後,學會理財吧,做到2020年不月光!
有人也許會説:僅僅一個數據,能夠説明什麼,太大驚小怪了吧?
那好吧,就請再再看看以下數據吧:
1、匯豐銀行數據顯示,中國90後一代人的債務與收入比達到令人吃驚的1850%,人均債務超過17433美元(約合平均12萬元人民幣)。
人均負債12萬元!
這一定程度上説明:舉債度日,幾乎成了很多年輕人的生活常態。
2、央行數據顯示,到2019年第三季度,我國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高達919.16億元,佔比較上季度末上升0.08個百分點。
如果翻看過去幾年的報道,你就會發現,這一數字在8年間已經增長了接近10倍。
該有多少人,欠債不還或不能換!
3、據螞蟻金服發佈的2018《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在現在35歲以下年輕人裏,有56%的人暫未開始儲蓄。就算在開始儲蓄的44%的人中,平均每月儲蓄僅也有1389元。
是的,只有1339元!也就是説,大部分年輕人根本存不到錢。
那麼,90年後使用信貸消費,究竟用在什麼地方?
兩大頭:一個是還房貸,另一個則是過度消費,而後者遠高於前者。
據統計,60%以上年輕人的分期消費,用於基本生活和休閒。
一邊是年輕人囊中羞澀,月月光的口袋,一邊卻過得光鮮亮麗,在網貸、逾期和高品質生活之間來回試探。
可以説,過度透支、超前消費的觀念和行為,比傳銷更可怕,它對年輕人下手!
二
買!爆買!瘋狂爆買!
年輕人掙得不算多,花起錢來卻如此大手大腳,他們的錢究竟從哪兒來?
一個字,借。
據調查,90後已經成了消費貸款的主力軍了。在使用消費貸款的人羣中,將近一半都是90後,他們因此還博得了一個外號:暴花户。
前段時間《奇葩説》,有個辯題是“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
在這個辯題裏,女孩兒只喝巴拿馬的瑰夏冰滴;紅酒只喝勃艮第的羅曼尼,有無數支口紅。
她也就是個普通的上班族,但就算花光所有錢,也要維持自己的精緻生活。
最近就有這麼一個報道,四川瀘州一名女子沉迷購物,全年網貸消費20多萬,今年又欠下網貸30多萬。
原來,這幾年妻子沒有上班工作,丈夫每月掙幾千元,根本還不上。
最終,在“雙十一前夜”,只能坐到33層高樓的天台上,以死相逼,阻止妻子借貸消費。
這麼多錢,妻子都花在了什麼地方呢?
女子向家人交代,過去一年的消費去向,主要是“衣服、包包、孩子用品、化妝品、首飾等等”。
還有一位女孩,借了一堆網貸,用於每月2萬元到3萬元的消費。
最終媽媽實在受不了了,在幫女兒還了40萬元的貸款之後,決定將其逐出家門。
與此類似,在最近一份大學生消費信貸調查報告中,你能看到:近64%使用花唄的大學生,都是用來購買電子產品、奢侈品和化妝品。至於生活用品,幾乎見不到。
來啊 快活啊 反正有大把時光
來啊 愛情啊 反正有大把愚妄
來啊 流浪啊 反正有大把方向
來啊 造作啊 反正有大把風光
花一萬五,還掉五萬。花五萬,還掉九萬。他們沉迷在消費主義的陷阱裏,追逐着各種爆款,告訴自己花錢買買買就是“對自己好”,就是活成我想要的樣子。
彷彿不消費、不花錢,自己就十惡不赦、傷天害理,消費、使勁花錢,哪怕是借貸、哪怕是裸貸,哪怕是賠上一生,你都是光明正大、前途無量的。
然而,在虛擬賬單的數字背後,是無盡的物慾深淵,它正在讓消費者的人生陷入還不盡的賬單黑洞中。
三
看到這裏,很多人估計忍不住會問:
為什麼往往越是窮人,就越喜歡過度消費,越容易砸錢在奢侈品上,乃至最終走入負債消費的惡性循環之中?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麻省理工班納吉迪芙洛等三位學者,寫的《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脱不了貧窮》這本書,或許可以解答我們的問題。
《貧窮的本質》中提到,他們有一次去貧困的村子考察,驚訝地發現,當地許多兒童表現出營養不良的狀況,但許多家裏都有電視機。
村子裏的人説,他們會攢很久的錢,買一部電視機。
學者們感到奇怪:電視機並不能改善他們的經濟情況,但是吃得更好更健康卻可以幫他們更好地提高生產力。為什麼寧可把錢用來買電視機,卻不願意花錢改善自己的營養狀況呢?
村子裏的人回答道:“因為電視機比食物重要。”
班納吉認為,這一現象背後,其實隱含着深刻的經濟學原理:
窮人的生活壓力更大,煩惱更多,而任何人對於煩惱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都需要排解。窮人煩惱更多,所以他們更需要頻繁地釋放壓力。
窮人因為經濟上的原因,無法承受較長的收穫期,因此更追求立竿見影的回報效果,而買買買,這種高頻低效、卻能及時滿足的方式,也因此成為了他們的“最佳解壓途徑”。
所以,如果窮人很難把錢拿去儲蓄,或搞長期投資,如果有點額外的錢,他們更可能把錢花在娛樂或過度消費上,及時行樂,比如,吃一頓豐盛的晚餐,購一台電視機,買一些本來用不上的奢侈品……
聯想到國內那些借貸消費的人,和非洲貧困村民相比,雖然他們的消費目標,從晚餐、電視機,變成了高檔化妝品、LV包、蘋果手機,但底層心理邏輯,又何嘗有什麼太大變化?
與此同時,媒體不遺餘力地助推消費主義,各種廣告無所不用其極地煽動消費慾望,也是誘導過度消費的一大原因。
它們煽動人們無腦消費,甚至將消費與身份、階層、品味、智商、愛情、親情統統聯繫在一起。
《不給你買 YSL 的男孩,不配説愛你》
《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
《娶老婆,一定娶會花錢的那種》
《聰明的女人,捨得為自己花錢》
《20歲喜歡的裙子,40歲穿上已沒有了任何意義》
……
看看這些廣告標題吧,他們無不暗示你:不無腦買,就是低級、low!“你捨不得買那些漂亮、好看、具有品質感的東西,是因為潛意識認為自己配不上它們。”
看,這就是所謂“抖音女神温婉”過生日的照片。迷戀她的粉絲們,幾乎清一色都是和她差不多的95後。男孩們迷戀她,女孩們更是渴望效仿她的“成功人生”。
在這些瀰漫着奢侈品和人民幣氣息的廣告塑造下,很多人擁有了自己收入匹配不上的消費慾望,買了一大堆貴而無用的奢侈品,最終卻只得到一種高富帥/白富美的符號幻覺。
寫到這裏,不禁一聲嘆息。
是啊,生活實苦,可是選擇借貸消費、過度消費這樣飲鴆止渴的方式,來逃避現實、安慰痛苦、自我催眠,最終會讓自己活得更苦,直至讓生活進入了死循環。
四
貧窮的本質,是消滅未來。
一時的享受和僥倖,固然是銷魂蝕骨般的舒爽,但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吃卯糧、透支信用的代價,就是消滅未來。
畢竟,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過度消費有多歡樂,被迫還債時就有多痛苦。這其實也是一種戒毒,不過,戒的是過度寅吃卯糧之毒,是消費主義氾濫之毒!
想想吧,一旦信用逾期,那些催債公司會把電話打到你的父母、同學、朋友,以及所有的親戚那裏,讓你受盡恐慌和恥辱,從此再也抬不起頭,有人甚至因此走上了絕路。
在《火車》的原文中,宮部美雪説:“金錢的桎梏甚至能套住街道的足踝,遑論是人的,其套牢的程度會更加嚴重。被套住的人願意就這樣乾枯至死呢,還是肯努力揮舞意志的刀刃,斬斷足踝逃脱而去?”
請牢記下面這四段由血的教訓,總結出來的鐵律吧:
管理慾望。不要一時衝動大買特買,而要實行正常有計劃的消費。要知道,真正的自由和快樂,絕不是源於放肆的慾望,而是高級的剋制,不要落入消費主義陷阱。
強制儲蓄。把每月收入的10%真正存起來,備有能維持3-6個月基本生活的活期儲蓄。因為,這個世界就是充滿兇險和意外的,黑天鵝無處不在,需要擁有一些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投資自己。堅持每年體檢、打疫苗、辦健身卡、投資學習和理財,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有更高的人力資源價格,而口紅包包買買買可以延後、縮減,更不要把錢浪費在垃圾食品上。
規避風險。高回報,必然高風險,在夢想取得高額回報之前,首先看住你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本金。利令智昏,孤注一擲,最後的結果往往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過度消費只會給你的人生帶上枷鎖,從此再無翻身之地。
只有適度消費,投資長期,才是你一生幸福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