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人能夠發現,大多數老人對待自己的孫子、孫女,往往比對待兒子、女兒還要親近,這是因為在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忙於生計,光顧着解決温飽問題,卻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現在生活條件變好了,人也退休了,所以他們就會把大部分的關愛和精力都放在照顧孫輩身上,以彌補之前的遺憾。
前不久,一位育兒博主在微博上上傳了一段關於隔輩親的視頻。視頻中的爺爺穿着皮衣,戴着頭盔,騎着摩托車呼嘯而來。孫子、孫女們看到爺爺回來了,馬上湊上前去,一疊聲地喊:“爺爺,爺爺~”
當然,兩位小朋友之所以會那麼“熱情”,主要還是因為爺爺給他們買了好吃的。這不,爺爺一下車,小男孩便抱着爺爺的大腿,迫不及待地問:“爺爺,棒棒糖買了嗎?”聽到肯定的回答之後,兩位小朋友一陣歡呼,就差沒蹦了起來。
看了這則視頻之後,網友們都紛紛評論:
網友A:我小時候最期待的就是我爺爺下班給我帶回來的小零食。
網友B:嗚嗚嗚想起來我小時候也是這樣,外公總是會帶很多小零食。
網友C:真的跟我小時候一模一樣,可是現在再也不能找爺爺要零食了。
的確,幾乎每個人的童年回憶裏,都帶着“隔輩親”的印記。不過話説回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娃,總是會存在過度溺愛的情況,對此,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
1、 省事兒型隔輩親
由於認知層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老一輩人總是覺得,孩子需要粗生粗養,將來身體才能夠更加強壯,所以他們在餵養的時候,往往不講求精細化,自己吃啥就給孩子吃啥,帶娃的時候,也是怎麼隨便怎麼來。然而,這種育兒方式未免太不科學,長此以往,將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髮育。
妙招:家長可以根據老人和孩子的喜好,專門制定一份菜譜,然後事前準備好食材,告知老人應該怎麼做,如此一來,孩子就能夠均衡飲食。
2、權威型隔輩親
權威型老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他們厭惡別人將觀念強加給自己,而是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辦事,因此,這些過於專斷的老人,總是覺得自己的育兒方式,才是最正確的。
妙招:家長可以找一些身邊的真實案例,來給老人們進行科普,並通過這種方式,來糾正他們的錯誤觀念。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改變觀念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應該徐徐圖之,慢慢地進行引導。
3、 溺愛型隔輩親
對於溺愛型的老人來説,孩子必須如珠如寶地寵着,不能打,也不能罵,否則就是跟自己過不去。而在長期的縱容之下,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囂張跋扈,甚至還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妙招:家長首先應該和老人闡明溺愛的危害,然後再告誡孩子,不能夠總是提出無理、過分的要求,否則的話,將會給予他一定的懲罰。如果老人護犢子,那麼家長可以讓孩子與自己單獨相處一段時間,等到孩子將壞習慣糾正過來之後,再將他送回老人身邊。
當然,最關鍵的一點是,家長應該多多關注孩子的成長,及時地進行介入,並堅持自己的原則,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夠教出一個優秀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