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心疼,3成收入都繳税了”!個税首次彙算清繳結束,百萬年薪邊際税率再起爭議
經過三個多月的集中申報,新個人所得税法下的首次彙算清繳已正式結束。按照“補税依法,退税自願”的原則,納税人彙算期間的補税和退税也成為近段時間熱議話題。
隨着補税案例的發生,對勞動所得適用最高45%邊際税率的要求,再次引起業界和學界人士的關注。《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目前學界已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課題研討,以期能加快邊際税率調整的改革。
按照新個人所得税法規定,個人所得税在税率方面主要分為“累進税率”和“比例税率”兩種。其中對綜合所得及經營所得采用累進税率,邊際税率最高為45%,對其他分類所得采用比例税率。
簡單來説,就是納税人一個納税年度裏,如果綜合所得收入達到96萬元,那其就要適用45%的税率。在個税改革以税收公平作為主要原則的背景下,對勞動所得按照最高税率徵税的規定,被市場人士認為這會加重其税負。
一位財税人士告訴記者,針對邊際税率是否需要調整的議題,在個税改革啓動之際曾進行討論,但基於改革的目標是向中低收入人羣傾斜,尤其是短期看,單純進行邊際税率的調整,對中低收入人羣的影響並不明顯。
三成收入繳税
“以前對自己的收入只知道大概,今年通過年度彙算準確瞭解了全部收入,但看着賬單,心理卻有一些心疼,因為差不多有三分之一都繳了税。”6月份剛完成個税彙算清繳申報的王梓量告訴記者。
王梓量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目前的職務是合夥人級別,由於服務對象主要為企業主和高淨值人士,2019年其業務量較之前有明顯的增加。毫無懸念,這些增量在2020年面臨了第一次個人所得税的彙算清繳,結果是補税。
“補税本身無可爭議,尤其是新個税法還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對納税人來説這是一項普惠政策,但讓我不理解的是目前竟然是勞動所得適用最高税率”。王梓量説。
據悉,在現行個人所得税徵管體制下,徵税項目主要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户的生產、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利息等11項內容。其中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税率,按月應納税所得額計算,税率最高一級為45%。
王梓量説,從減負角度來説,目前我國的邊際税率比許多發達國家還高,希望個税改革能降低邊際税率。
針對邊際税率調整的改革,專家和學者層面也進行了多次呼籲。
此前,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還專門針對個税改革的相關話題開展討論,而邊際税率的調整是會議一項重要內容。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認為,下調個税邊際税率有利於消費升級,最理想的情況應該調到25%,當然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可以先行下調至35%,對市場來説,也會起到刺激消費的效果。
基於現階段個税改革主要是向中低收入階層傾斜,調整邊際税率對中低收入人羣來説,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澳洲會計師公會華北區委員吳嘉源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要進一步考慮調整邊際税率,應以各階層為研究對象,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力求公平。
税制要總體完善
事實上,如何確定適度的個人所得税邊際税率一直是社會各界非常關注的問題。簡單而言,邊際税率越高,納税人所承擔的税負就越重,相應地,其可支配收入就會越少。
但對納税人來説,最終決定其税負大小的因素不僅僅和税率有關,還應考慮税基和級距。吳嘉源告訴記者,税基所描述的是一個税種區別於另一税種的重要標誌,而級距則是按照不同級別徵税時,級別與級別之間的界定距離。
級距跨度影響税負累進程度,税率級距的跨度大,可使綜合所得收入相鄰的人羣所繳納的税負相差不大,而級距跨度小則相反。
他認為税率、級距和税基這三個要素都會對邊際税率的作用產生影響,所以如何從總體完善個人所得税制度才是重點。“因為在税基不變的基礎上,調整低中税率或級距都可能達到降税的效果,從而對中低收入人羣帶來好處。但這可能對高收入人羣產生不公現象,從而失去税收的公平性”。
回顧此次個税改革,我國對税基、專項扣除和部分税率也做了重要調整。比如擴大3%、10%、20%三檔低税率的級距,相應縮小25%税率的級距,這是個税改革有目共睹的成效。
目前現行的個人所得税制採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所得税制,即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特許權使用費及稿酬四項收入合為綜合所得納税,其他類別所得仍分類,分別適用不同的費用減除規定、税率和計税方法。
眾多周知,綜合税制可以更好地綜合考量納税人的實際納税能力,體現税收量能負擔的原則,而且可以考量不同納税人的家庭負擔,以體現税收公平的原則。而分類課徵制度則可以廣泛採用源泉扣繳辦法,加強源泉控管,方便徵納雙方履行有關課税的權力和義務。
更值得關注的是,專項附加扣除內容的增加,標誌着我國個人所得税綜合扣除機制的初步建立,實施近一年來,使2.5億納税人直接受益,人均減税約1842元。
上述財税人士表示,個税改革的原則是倡導中低收入税負低,高收入高税負,彙算清繳的目的也是保障更多納税人的權益。
“在未來的改革進程中,税務部門會逐步探索如何更大程度地讓納税人合法合理利用扣除,更充分體諒個人及家庭開支扣除,降低税負,避免‘月光族’出現。”上述財税人士稱。
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