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俄外交學院院長:中美衝突不會讓世界重新兩極化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綜合

俄羅斯《獨立報》6月9日發表俄羅斯外交學院院長亞歷山大·雅科文科的一篇文章稱,全球政治新兩極的構成基礎還極其薄弱,中美衝突不會讓世界重新兩極化。文章摘編如下:

由於新冠疫情背景下中美關係激化,世界重新兩極化成為熱門話題。越來越多人提及所有其他國家必須選邊站的問題。

如果説170年前世界經濟重心從東方轉到了西方,那麼,我們現今世界的發展正在經歷一個完全相反的進程。在各種技術激增的條件下,讓這一進程逆轉,還要對中國先進技術“設防”,這未必可能。

形勢與冷戰時代的兩極有着根本區別,當時世界分成兩大體系,在政治、軍事政治和意識形態領域形成對抗。沒有我們稱之為全球化的那種一體化和相互依存,兩大陣營在經濟方面自給自足,各自為政。美蘇之間有基於互相消滅對方能力之上的戰略相互依存,這促使雙方緩和關係並尋找保持戰略穩定的模式。

我們現在有什麼?戰略相互依存有目共睹,雖説各方的武器庫無法相提並論。

同時還存在着經濟相互依存,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美國40年來所一直熱衷的,這裏有他們的投資,他們的技術和市場。確切地説,美國人現在想擺脱這種相互依存關係。形勢史無前例,而且擺脱相互依存,也意味生產鏈條脱鈎,破除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還必須考慮到傳統的西方已解體這種新的因素。冷戰時期,在美國的絕對主導下至少能做出一些集體性決定。現在已今非昔比。

中國的政策是回應性的。北京有優勢,但北京並不謀求世界霸權,沒有招募夥伴建立某種軍事政治聯盟。因此,很顯然,中俄之間不可能建立那種聯盟。歸根結底,這也不符合中國的歷史傳統。

況且,已形成聯合國、20國集團這種多邊外交機制,即便美國退出,也未必會有人願意放棄它們,它們也不會消失。不要忘了,世界遇到了一系列共同的挑戰和威脅,包括氣候變化,只有整個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才能抵禦它們。

還有一個因素,所有政府不太可能出於意識形態考慮去追隨特朗普主義。因此,在我看來,全球政治新兩極的構成基礎還極其薄弱。

中美矛盾將尖鋭化,但並不存在把其他國家拖入其中的潛在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