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能出現罕見的“空台”7月,原因何在?
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 新聞分析:今年可能出現罕見的“空台”7月,原因何在?
新華社記者高敬
7月進入尾聲。往年夏季常見的颱風,今年7月卻一直沒有現身,沒有登陸影響我國沿海地區。今年7月是否會成為1949年以來首個“空台”的7月?造成前期颱風偏少的主要氣候原因是什麼?後期颱風活動趨勢如何?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向純怡介紹,截至7月29日,上一個颱風“鸚鵡”生成後,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經沉寂了超過40天,目前預計7月底之前台風生成的可能性較小。如果月底前仍無颱風生成,今年將是1949年以來首個7月“空台”的年份。
她説,颱風活動有顯著的季節性特徵,西北太平洋全年都有颱風活動,其中以8月發生頻率最高,9月次之,7月位居第三。
向純怡介紹,根據颱風大數據系統統計發現,常年7月平均生成颱風4.1個,平均登陸颱風1.9個。
不只是7月台風活動減少,自今年1月以來,颱風活動就顯著偏少。
大數據顯示,近30年1月至7月平均生成颱風的個數是8.1個。截至目前,今年只有2個颱風生成,颱風生成總數偏少6.1個,僅比1998年多1個,為1949年以來前7個月生成颱風第二少的年份。
一般來説,颱風登陸會伴隨狂風、暴雨,還可能引發次生災害。然而,颱風也有其有利的方面,如緩解旱情,緩解酷暑和電力需求,增加漁業產量,調節氣候和淡化海水等。
事實上,颱風的多少並不是作為衡量災害多少的標準,也與具體颱風的影響程度和當年的氣候背景相關。
今年台風為什麼不活躍?專家分析指出:一方面,副熱帶高壓偏西偏南偏強,颱風生成受阻;另一方面,南海季風偏弱,也不利於颱風生成。而副熱帶高壓的異常偏強,則與厄爾尼諾和印度洋熱帶洋麪海温異常偏暖密切相關。
如果7月沒有颱風生成,是不是表明下半年的颱風活動會趨弱?
向純怡説,統計分析表明,8月為颱風活動最為頻繁的月份。最新預測顯示,未來10天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颱風活動逐漸活躍,預計將有1至2個颱風生成,其中1個可能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
她表示,後期氣象部門將密切關注海洋及大氣狀態以及天氣形勢的演變,密切監測颱風動態,做好相應預報服務工作,並積極做好今年的防颱減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