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種姓制度的不公,中國人和印度人的表現截然不同

大家好,我們的阿煜説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種姓制度是印度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種姓制度以統治階層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羣體,即種姓。印度種姓制度為了政權需要而經歷過許多調整,並在英屬印度時期成為階級森嚴的階級體系。種姓制度奴役着底層人民的人格與自尊,他們心甘情願的自認為畜生,這就是種姓制度可怕的地方。可是這種奇葩的制度,在中國歷史上也一度長期存在過,那是800多年前的事情了。
面對種姓制度的不公,中國人和印度人的表現截然不同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後,立即馬不停蹄地開疆拓土的,在西征北討後,他締造了一個東臨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達黑海沿岸、南到南海的超級大帝國。歐亞大陸基本上被他打遍了,他要是有航母的話,估計澳洲美洲都不能倖免,當然,那時候,美洲大陸上可能也沒幾個人。
統一後,蒙古帝國自動分發成5個龐然大物(元帝國、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兒汗國)。中國人身處其間的正是元帝國,忽必烈滅掉南宋後,在全國實行了臭名昭著的四等人制。他們把全中國人分為四等,分別是: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這就是蒙元版本的“種姓制度”。
面對種姓制度的不公,中國人和印度人的表現截然不同
忽必烈的觀點是蒙古人是天之驕子,凌駕所有生物之上。所以,蒙古人必須是第一等人。第二等的“色目人”其實是並不是某個種族,他是散落在蒙古周圍的各個小部落和少數民族的統稱,主要指西北的少數民族,接下來的漢人和南人的分類就比較搞笑了,漢人和南人都是漢族,為什麼要分為兩個等級呢?
面對種姓制度的不公,中國人和印度人的表現截然不同
原來第三等級的漢人指的是北宋亡國曾被金朝統治的那部分漢人,以及雲南和四川的漢人。第四等“南人”就是指南宋遺民和遺民的子孫們,也就是江南的漢族人。這個分類的依據讓人看不懂,有的歷史學家説蒙古人認為金國的漢人和四川雲南的漢人投降的早(釣魚城不算,那只是一個孤城,小部分),而南宋的漢人投降比較晚,所以呢有個先來後到,這其實是無稽之談,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摩古人而已,其實蒙古人這麼分類只是因為一點,對南宋的仇恨和蔑視,仇恨很好解釋:從1234年宋蒙交火到1279年南宋流亡政府滅亡,蒙古滅南宋用了35年。對於一年甚至是幾個月就能滅掉一個國家的蒙古帝國而言,滅南宋的確實有點長,這就好比一支一流歐洲國家足球隊在一場常規的90分鐘比賽裏沒有拿下中國隊,這確實讓人有點下不來台,而且蒙古人還在四川賠掉了一個大汗,都是仇恨。
面對種姓制度的不公,中國人和印度人的表現截然不同
説到蔑視,主要是因為南宋反悔不受盟約和兩次殺掉元朝使者的事.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對金國全面開戰,當時金國的重兵駐防潼關,潼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強攻會付出大量傷亡。於是蒙古想和南宋結盟,借路從鄧州楔入,直趨開封,1231年,蒙古大汗窩闊台派使者到南宋談判借道,可這位使者非常倒黴,走到沔州時,被南宋將領當作間諜給處決了。
窩闊台大怒,道也不借了,命令蒙古兵團強徵宋地。在秋風掃落葉般蕩平了南宋數十州後,窩闊台消了口氣,然後轉道猛攻金國鄧州,金國的主力在蒙古騎兵的衝殺下,全軍覆沒。
面對種姓制度的不公,中國人和印度人的表現截然不同
眼看形勢不好,1233年,南宋答應和窩闊台簽訂軍事同盟,南宋答應供應蒙古軍隊糧草,並且出兵,雙方共同攻陷金國最後的據點—蔡州(今河南汝南),蔡州,事成之後,兩國以淮河為界分裂金國。1234年,宋蒙聯軍對蔡州發動全面進攻,金國
最後一位皇帝完顏守緒見大勢已去,就沒有麻煩宋蒙聯軍,自焚而死。橫行了一個多世紀的金國灰飛煙滅。正當蒙古人清點金國財物人口的時候,南宋突然集結二十萬大軍向三京(東京開封、西京洛陽、南京商丘)發動攻擊。注意,這三處都在淮河以北黃河以南,按當初的約定,淮河以北的地方都是蒙古人的,也就是説,南宋統治者背叛了盟約。
此舉遭到了蒙古人大舉反攻,南宋二十萬軍隊幾乎崩潰,潰退到淮河南岸,南宋這次突然叛盟激怒了蒙古人,從1235年開始,蒙古帝兵團分多路向着南宋邊境持續不斷地攻擊,1259年,忽必烈強渡長江,抵達鄂州城下,鄂州城馬上就要陷落,突然合州戰場傳來大汗蒙哥去世的消息。他的兄弟阿里不哥正在蒙古本部舉行大汗上任典禮。
忽必烈一聽着急了,他認為自己更有資本擔任大汗,於是調轉馬頭趕回蒙古去和兄弟“相煎何太急”去了。經過四年血流成河的內戰,忽必烈贏了,但是他也累了,正好南宋此時派人來求和,忽必烈表示同意了,他讓伯顏操作此事,想讓南宋和安南一樣,做元帝國的衞星國算了。
可惜造化弄人,伯顏派去的蒙古談判使者在半路上遇到一名南宋愛國將領,得知使者來意後,這位愛國將領一刀劈了使者,以示絕不投降,伯顏聽到這個消息後,肺都氣炸了,南宋政府慌忙派人去賠罪,並且表示要嚴懲兇手,伯顏強壓怒火,第二次派出使者。想不到南宋的愛國人士太多了,第二個使者經過蘇州時,又被殺掉。看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南宋終難逃此劫啊!連續兩個使者被幹掉,忽必烈和伯顏都沒法再忍了。
1269年,蒙元對南宋全面宣戰,10年後,南宋軟弱無力的流亡政府在崖山被蒙古兵團徹底摧毀,南宋正式滅亡。
面對種姓制度的不公,中國人和印度人的表現截然不同
長久以來,網絡上有一些專家在吹牛:説南宋真是厲害,居然獨自抵抗了蒙古人45年。這個我們也不要過於意淫,這45年的前30多年,蒙古人主要還是忙兩件事,一個是西征,一個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同室操戈。雖然南宋的抗元時間沒有45年,但是1269年開始的後10年來,南宋部分軍民表現出的戰鬥力無愧於我華夏先驅,歷史學家有驕傲的理由。而正是因為南宋早期的背棄盟約和後期的兩次殺使者所以使南宋遺民們受到了極不公正的待遇——在元朝民眾四個等級中列成最後一等。
面對一些不公,我們的先人更多想的是試着憑自己的雙手努力去改變,但如果有一天,我們發現辛勤與汗水再也起不了作用時,我們又會化作天下最難以馴服,最堅韌的戰士,所以有元以來,江南大地上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連綿不斷,面對不公,幹就完了!這是我們這個民族和印度最大的不同!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96 字。

轉載請註明: 面對種姓制度的不公,中國人和印度人的表現截然不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