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盒貼上特殊要求小標籤
【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
8月26日上午10時,正是間休時間,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哈爾濱通信段食堂內,各部門工作人員陸續把中午用餐的飯盒送過來。有趣的是,這些大小不一的飯盒上,不僅貼着員工名籤,還貼着一些“特殊要求”:張鑫“半個饅頭”、孫彥娟“不要肉菜”、欒琦“少米飯,用小格”……
愛惜糧食,從小小的飯盒開始。疫情防控開始後,為避免堂食人員聚集,哈爾濱通信段食堂使用一次性飯盒為職工供餐,大量餐盒不但費用高,而且不可回收,對環境造成污染。段裏決定,為大家購置自助餐式餐盒,標上名籤,各自使用。但問題隨之而來,食堂統一打飯,統一定量,有些女職工飯量小,或者喜歡吃素的而肉菜打多了,剩飯剩菜浪費掉,很可惜。
為避免食物浪費,哈爾濱通信段從職工用餐習慣入手,倡導“差異化”打飯方式。有些職工自發從家裏拿來自己的飯盒,還把少吃肉、少主食的“特殊要求”,用標籤貼到飯盒上。每天中午,食堂工作人員就根據這些標籤,計算需要烹飪的飯菜量,精準配餐。“現在精準配餐已經在全段推廣,雖然我們打飯時稍微麻煩了一些,但每餐用料明顯減少,較以前能降低15%左右。”食堂管理人員王紅偉一邊快速清點飯盒,統計中午用餐量,一邊介紹,“精準配餐既方便員工個性化合理飲食,又避免舌尖上的浪費,貼標籤的飯盒越來越多,每天的剩飯剩菜量越來越少了。”
“血脂高的同事不喜歡肉菜,就多來兩樣素菜;女同志主食吃得比較少,就打半碗米飯。要不,白花花的米飯倒進垃圾桶,多讓人心痛啊!現在全社會提倡節約的風尚很有必要,單位辦公樓內也經常循環播放《敬惜一粒米》的公益宣傳片,希望每一個人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樹立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生活理念和習慣。”哈鐵哈爾濱通信段職工教育科工程師鄭波説。
(本報記者 張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