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娃和孤獨的娃,到底哪種娃更好?
1
經常有人在我評論區討論,熱鬧的娃和孤獨的娃,哪種娃更好?
在進入高年級前,孤獨的娃必定是讓家長鬧心的。
例如朋友的留言:
我兒子不善社交,兩歲了,還是怕人。。在家裏玩的很自在,到外面就不喜歡別人碰他,更不喜歡別人塞東西給他吃,老躲在我懷裏。。。我媽説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用”。。唉。。愁死我了。。
在家歡歡喜喜,出去就一臉嚴肅,非常敏感,每到一個新環境自己先是各個角落都看一個遍,熟悉環境之後才可以玩,不讓不熟悉的人碰,更別説抱了。她爸心態樂觀的很,覺得女兒棒棒噠。可是看着別的孩子瘋玩在一起,我內心卻很焦慮。
進入青春期,情況就反過來了:愛熱鬧的娃更容易進入劣勢(自制力特強,早懂事的除外)。
他們比較不喜歡獨處,獨處對於他們特別沒意思。而讀書學習,刷題備考,更多是一個人,安安靜靜,沉浸在自己思考的世界裏的行為。
其次,他們更容易受大環境“社會價值取向”的影響,更容易沾染不良的價值觀和習性(例如“不學習”更酷啊,和社會小混混有關係更酷啊,有男女朋友更酷啊。。。等等),所以青春期這類娃易踩坑。
2
性格無分好壞
之前有家長煞有介事地指出:“孤獨的娃肯定不好啊。任何人都不可能在這個世界上孤家寡人活下去的,社會性越好人脈越廣。。云云”。
我的觀點則是:在一個人所有性格相關的特質裏面,沒有任何特質有所謂的“好”和“不好”,每一個存在的特質都是進化中賦予給高等生物的某種生存智慧,只是它們有不同的適用情況。
就連廣受詬病的“自卑”性格其實也有其好處啊,初衷就是為了保護那些幺蛾子不要明明實力不足還偏跑出去找死啊。
人的性格是不受邏輯思維直接控制的。
人的感情發生在人類大腦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熱鬧的娃能通過社交性的行為,在邊緣系統產生滿足感(多巴胺),於是社交性行為就得到正向刺激。
但其實,獨處的時候他們會有一種無聊甚至不安全的感受。
而孤獨的娃,可能是因為在社交行為中無法產生滿足感甚至厭惡恐懼,而變得喜歡獨處(例如怕生、自卑),也可能是在獨處行為中能找到更大的滿足感(例如享受發現自然的樂趣),而因此不願意在社交中花費自己的時間。
前者是逃避型,後者是自願型。
換句話來説,就是因為人對不同行為的滿足感——其實就是爽感——感受不一樣,所以在錯綜複雜情緒模式的疊加之下,就形成了人千變萬化的性格。
性格驅使行為,性格幫助人找到自己心靈最舒服的模式,同時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熱鬧的娃以其説是在尋找人羣,不如説是在逃避獨處。孤獨的娃以其説是在逃避人羣,不如説是在尋找一個人的寧靜。
所以説“熱鬧”和“孤獨”無所謂好壞,只是人的兩種屬性而已。
3
獨立性與社會性
人有兩點屬性,一是獨立性,二是社會性。
智商高的人獨立性肯定特別好,在自己的小世界裏玩得不亦樂乎。但是不代表他在人多的大世界裏玩得開心,而且有時候他不需要這種大世界,比如一隻鷹幹嘛要去在乎一堆雞的感受。
雖然雞覺得鷹和自己是同類。。。
當然如果他想要去學,去裝雞,那麼智商高的人肯定裝得特別好。
只是有些人不屑去裝,於是這種人會變得非常孤獨,原因在一堆雞裏實在找不到同類,沒有人能瞭解自己真正的內心。他也渴望同類,只是找不着。
極端的例子就是我曾認識的一個10歲娃是高功能阿斯伯格(相當於智商爆燈,社會性0)的孩子,興趣非常奇怪。
例如對天文很感興趣,已經瞭解星雲、星系、行星、恆星、彗星等等概念,能説出至少五百種植物的拉丁學名和習性,知道達芬奇設計的所有軍事設施和基本物理原理。
為了這個愛好,他爸媽還是特意帶他去了一趟法國看了達芬奇公園,裏面每個設施都有等比的模型。此娃在學校社交方面當然很吃力,因為他的話題一開口就能全場冷得下雪。
所以稟賦而和社會脱離的娃,最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幫助的。
如果沒人告訴他們:“你只是和他們不一樣,但你一樣棒棒噠”,他們在一開始的很多年會產生強烈的自我懷疑。
如果後來能憑藉良好的教育獲得不錯的成就,那就比較能在這個過程中樹立自己的自我定位和自信。
“你們這些愚蠢的人類我才不跟你們玩呢。”這句話可是很多年以後有底氣了才敢説出口的。
繼續舉例:我的一個鄰居 Kirschner博士是一家重要的國家科研機構的負責人。有多重要呢?德國新聞聯播 Tageschau時不時有他的採訪。
但他有多孤僻呢?50多歲,未婚,在本街住了20年,卻只有三家人認識他(包括我)。
去年因為我家和他公用的一面牆漏水,得以時不時有交結,才慢慢得知在他小時候因為經常被其他學生嘲笑,他媽媽為此轉了4次學,甚至最後還搬了家,才找到一所能讓他真正覺得舒服的學校。
現在他雖然獨居,也沒什麼朋友,但在工作,書本和旅途中,人生一樣非常精彩,只是不是世俗所可以理解的精彩而已。
我當時非常為之感動,尤其是母親當年為他的付出。
總而言之,獨立性強的人(知識量、智商一般也高)做不需要和人打太多交道的工作,如科研、寫作等等,搞定自己妥妥滴。
情商高的人社會性相應會非常好,可以讓自己身邊的人活得舒服。但是導致的另一個結果是,獨立性會變得比較差。
但沒辦法,誰叫自己不和人相處就憋得難受呢?
我姐應該算是我見過的人當中社會性發展得最好的人。每個和她相處不久的人都評價:“如沐春風”,和她相處久的人都評價“兩肋插刀”。
學生時期,她的大部分時間,精力和金錢都是投資在朋友身上的。那時這是劣勢:因為這些投資大多是沒有實質回報的,玩完了就玩完了。
人家上了重點,她卻家裏貼錢才進了個二本讀工程類,爸媽當時挺惱火的。
但是打小的社交經歷,是對她“實用性社會智商”的鍛鍊過程。
進入職場以後她的社會性就發揮優勢了:做技術人員,她最能搞業務;當業務人員,她最懂技術——完美的管理者!
她30歲的時候,已經是一個非常“狡猾”的人了,雖然給人感覺仍然是“如沐春風”,卻再不會進行半秒鐘的“無意義社交”,朋友圈那是年年鳥槍換炮級級上。
總而言之,社會性強的人,做和人打“高級”交道的工作(高級交道就是説不是簡單信息溝通,而是需要考驗情商的深度社會技能,例如PR,銷售,外交啊),只要不是智商為0老撲騰一些“無意義社交”,那肯定會幹出彩。
4
事實上一個人很難處理好自己的獨立性和社會性,要不是獨立性影響了社會性,要不就是社會性影響了獨立性。。。
我想要的未來,是看得到安全感
很少有人能平衡的非常完美的,因為獨立性和社會性本就是一對矛盾體。獨立性要求你封閉、獨處;社會性要求你打開、合羣。
這兩者失衡的例子很常見,比如很多人覺得放縱慾望是自己的事,我自己開心了就行,這就是一種以獨立性去代替社會性的習慣。一個人的時候,想怎樣就怎樣。
但是帶上了社會性,你需要考慮其他每個人的情況、interest和出發點。
再比如,有的人認為,我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我好,這是另一種以社會性代替獨立性的行為,結果卻不是這樣。
於是就導致失衡,失衡的結果就是痛苦。
然而,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説,獨立性根本不強(或者換句話説,智商沒夠用),那麼只能去依靠社會性了。
例如大部分人能力不足於到達例子的Dr.Kirschner那樣能“一個人愛咋咋”的狀態。同時,目前社會上需要“社會性”的工作,還是佔更大比例。
智商不夠用情商又抓急,那麼結果就很悲慘了。
智商或情商有優勢,但依靠鼓勵引導、後天的培養補足了短板的,這個娃將來註定大吃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