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户端】;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2月1日早晨,全美累計新冠肺炎確認病例超過1350萬。僅在剛剛過去的11月,美國新增確診病例就超過400萬 ,是10月病例數的兩倍多,再次刷新單月確診病例最高紀錄。
毋庸置疑,要想有效控制疫情,加大病毒檢測力度已刻不容緩。但據美國媒體報道,時至今日,在美國進行新冠病毒檢測仍然是件“奢侈的事情” ,不但各個檢測點人滿為患、檢測者長時間拿不到檢測結果,甚至很多在高危環境中工作的一線護士連檢測機會都沒有……
△當地時間11月30日,美國舊金山的醫護人員為民眾做新冠病毒檢測。
被忽視的一線護士
瑪麗·特納是美國明尼蘇達州護士協會的主席,也是一名夜間重症監護室的護士。從今年2月起,她就在抗疫一線工作,但自己卻從來沒有接受過病毒檢測。
瑪麗·特納
我曾握着垂危病人的手,聽他們呼喊自己看不到的家人;我還照顧過那些靠呼吸機維持生命的同事,他們生病就是因為醫院和政府沒能保護好他們。疫情期間,我們不得不重複使用N95口罩,在這種條件下我們無法保證自身安全。事實上,自今年2月在重症監護室工作以來,我一直沒有接受過新冠病毒檢測。
簡·桑多瓦爾是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醫療中心的護士。她告訴《華盛頓郵報》,在她懷疑自己可能感染新冠病毒後,醫院方面卻以資源有限為由拒絕為她檢測。因此,目前她只能自我監測,大量服用維生素C和鋅片,希望能消除喉嚨裏想咳嗽的癢感。如果症狀持續,她打算自行前往檢測點進行檢測,但這意味着要自掏腰包並且停薪待在家裏,直到拿到檢測結果。
△《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近日,美國大批抗疫一線的護士聚集在洛杉磯街頭,抗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院拒絕為醫護人員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抗議者指責説,都是一樣的人,那些職業運動員和體育明星們能夠“隨時隨地”接受病毒檢測,而一線醫護人員卻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這看着讓人很痛苦,好像他們的生活比我們的更重要”。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院的護士手舉“拯救醫護人員/拯救生命”的標語牌,抗議院方拒絕為他們進行病毒檢測。(圖源:《華盛頓郵報》)
這些護士的遭遇絕非個例。《華盛頓郵報》援引美國全國護士聯合會(NNU)對1.5萬名護士的抽樣調查結果指出,全美大約三分之二的護士從未接受過相關病毒檢測。 而NNU在10月初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時,美國已有1700多名醫護人員因為缺乏足夠的防護裝備和沒有病毒檢測機會而死於新冠肺炎。
對此,NNU會長讓·羅斯感到非常憤怒。
讓·羅斯
我當然很憤怒,全國的體育明星都能得到病毒檢測,但護士們卻沒有。護士是你們的生命防線,是你們唯一的生命防線!
被忽視的“檢測荒漠”
除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得不到及時檢測之外,美國許多偏遠地區的居民也面臨着同樣的困境。
在美國東南部亞拉巴馬州的薩姆特縣,由於沒有固定的檢測點和檢測設施,當地很多居民不得不開車一個小時去別的地方做檢測。對此,薩姆特縣縣長馬庫斯·坎貝爾也很無奈:“我們是‘檢測荒漠’,人們總是會問,為什麼別的地方能夠方便地做病毒檢測,而我們卻不能。”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移動實驗室專為“檢測荒漠”而設。
“檢測荒漠”不只是邊遠地區。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有色人種社區獲得病毒檢測的機會明顯少於白人社區 。比如在亞拉巴馬州,以非洲裔居民為主的社區比白人社區所能接受的檢測更少;在俄勒岡州、特拉華州、新墨西哥州以及南達科他州一些以拉美裔和土著居民為主的地區,也存在類似情況。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道截圖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衞生研究員珍妮弗·努佐指出,美國的新冠病毒檢測覆蓋面不夠廣,處於“檢測荒漠”地帶的居民無法獲得及時的檢測和診斷,這十分不利於疫情的防控。
△珍妮弗·努佐
被忽視的防疫重點
檢測能力不足、檢測資源分配不公、檢測結果等待時間過長、檢測結果不準確甚至被弄錯……自疫情暴發以來,美國作為最發達的國家,在病毒檢測方面的表現一直飽受詬病。白宮領導人甚至曾建議放慢檢測速度,因為“檢測越多病例越多”。
美國聯邦政府9月底曾向各州發放1億套快速檢測工具,但被專家評價為“太晚也太遲”。問題還不止於此。
據美聯社報道,目前美國大型醫院通常以電子方式將快速檢測結果反饋給各州衞生部門,但其他地方則沒有標準化的上報方法,很多州政府官員常常無法追蹤這些檢測結果的去向,也無法知曉檢測結果是否會被上報。這意味着一些新增確診病例並沒有被納入官方統計之中 。
△美聯社:雖然現在可以多做數百萬次病毒快速檢測,但檢測結果上報了嗎?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郭憲綱分析指出,美國政府在疫情前期對病毒傳播的危害性缺乏重視,疫情惡化後投入的醫療資源又嚴重不足,這都是造成目前美國病毒檢測困難重重乃至整體抗疫不力的重要原因。
郭憲綱
當新冠肺炎疫情剛剛暴發時,美國政府關注的是選情,是經濟指標,所以就淡化疫情。為了打消民眾的擔憂,美國政府從一開始就對檢測問題很不上心,導致疫情迅速蔓延。隨着患者越來越多,檢測也就更加滿足不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