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5月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指出,不少城市反映,以“國家”“中國”名義發佈的營商環境評價排名數量眾多,一年內能收到七八種截然不同的評價結果,還有的借“排名”“頒獎”等收取費用,嚴重影響了正常工作。未來,將會同有關方面進行查處,堅決斬斷營商環境評價背後的利益鏈條。
營商環境的評價,是一個需要謹慎計量且反映各方訴求的科學指標體系。由於疫情影響疊加經濟轉型升級需求,對於地方來説,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產業變革升級已經是未來發展的當務之急。構建優質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性的改革工程,對於地方來説,需要更為清晰的評價指標,以在具體落實執行的層面有的放矢。正因此,一部分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試圖給地方政府的改革轉型提供一個解決方案,更有甚者還利用榜單、排名的方式,試圖從中獲利。
2018年以來,國家發改委連續三年組織開展營商環境評價。評價體系涉及企業日常運行、啓動選址、融資等多個方面。比如在2020年評價中,相關部門光是企業問卷就發放36萬餘份,電話採訪企業1900餘家,深度對接企業200餘家,投打調查核驗電話2萬餘通,暗訪政務服務大廳320個。顯然,這些工作和客觀公正的評價機制,遠不是“收費定製”的榜單排名能夠做到的。
當然,必須得看到,營商環境究竟如何,本不應該由這些榜單、排名説了算,而是應該由切實能感受到市場脈動、環境之變的企業,通過其是否加大投入、擴大再生產這些具體的經營行為來“打分”。因為營商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的是企業的生存狀況,企業活得好,榜單排名墊底也無妨;企業如果紛紛“用腳投票”,那麼即使榜單位居前幾,也説明不了任何問題。
立法已經言明在先,但仍有人以身試錯,除了巨大利益的誘惑考量,也還有一些地方因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認知盲區。因此,要斬斷其中的利益鏈條,除了對這一部分試錯者加以查處,同時也需要對官方的評價體系加以更多的説明,有了更完善更公開的評價指標體系,這些盲區中的“生意”自然也就無處遁形。
(陳白,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