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關閉使館兩個多月後,美國開始討論讓外交官“重回基輔”

(觀察者網 訊)隨着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以及歐盟已經或者準備重新開放位於基輔的大使館,美國政界各方都呼籲美國跟進,重啓在基輔的外交活動,但拜登政府卻因外交人員的安全問題對此猶豫不決。

美媒:關閉使館兩個多月後,美國開始討論讓外交官“重回基輔”

政治新聞網報道截圖

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20日報道稱,拜登的團隊正在就何時重新開放基輔大使館進行爭論,一方面,根據國務卿布林肯去年提出的構想,拜登政府希望美國外交官必須“接受風險”;另一方面,許多人還是以擔心美國外交官的人身安全為由,提出猶疑。

美國國務院的一位發言人告訴政治新聞網説,“我們的團隊正在進行積極的規劃,我們非常期待恢復駐烏克蘭大使館的運作。”

而另一位美國國務院的高級官員則聲稱,每個人都想重啓基輔大使館,但大家對於什麼時候才能保證安全有着不同標準。

此外,美國共和、民主兩黨不少議員和重要人士都呼籲讓美國外交官“重回基輔”。

美國愛達荷州共和黨資深參議院吉姆·裏施(Jim Risch)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大使館以前在類似的環境中工作過,美國重新存在於在基輔對協助烏克蘭人至關重要“,他還敦促拜登正式提名空置多年的美國駐烏克蘭大使。

新澤西州民主黨眾議員湯姆·馬林諾夫斯基(Tom Malinowski)稱,重開美駐基輔大使館的計劃意義重大,他認為基輔“是多年來美國最重要的外交政策事業的所在地”。

美國前駐烏克蘭大使威廉·泰勒表示(William Taylor),一些派往烏克蘭的美國外交官告訴他,他們渴望返回基輔。這不僅僅有象徵意義,美國外交官還可以在那裏接觸到更多各種背景的烏克蘭人和政府官員,並“傾聽他們的想法“。他指出,“你不可能在基輔之外的任何地方做到這一點。”

儘管重啓基輔大使館的呼聲此起彼伏,一位熟悉內幕的美國官員還是對政治新聞網表示,到目前為止,相關的決定一直在被拖延,“似乎每個部門裏都有猶疑不定的人,一半的人希望馬上執行,另一半的人則説太早了。”

政治新聞網認為,考慮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其它拜登政府高層近些年的強硬表態,美國至今沒有重啓在基輔的外交活動“屬實令人驚訝”。

美媒:關閉使館兩個多月後,美國開始討論讓外交官“重回基輔”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來源:美聯社

2021年10月,布林肯在一次演講中闡述了他對美國國務院進行現代化改造的計劃,他宣稱,“美國外交不可能在一個零風險的世界裏實現”,因此,“我們必須接受風險並明智地管理它。”

今年4月19日,美國副國務卿布賴恩·麥基恩(Brian McKeon)在一封部門內部郵件中鼓勵工作人員提交“明智的冒險”的案例,他在郵件中寫道,“當你做出冒險的決定時,國務卿、高層領導和我都會支持你。”

美國外交事務的“碉堡思維”

政治新聞網分析稱,自從“班加西事件”之後,美國政府在外交事務上陷入了一種所謂“碉堡思維”。2012年9月11日,包括美國駐敍利亞大使約翰·史蒂文斯(John Stevens)在內的4名美國人在敍利亞的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遭到恐怖襲擊身亡,此後,歷屆美國政府對派遣美外交官前往動盪地區就持有高度謹慎的態度。

美媒:關閉使館兩個多月後,美國開始討論讓外交官“重回基輔”

2012年班加西事件中身死的四名美國人 來源:福克斯新聞

今年2月中旬,普京還沒宣佈開始特別軍事行動,拜登政府就決定關閉駐基輔大使館,相關人員先是撤離到利沃夫,之後再轉移到波蘭。直接激怒了烏克蘭政府。

去年8月,由於塔利班攻人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美國駐喀布爾大使館匆忙撤離,引發數千名美國外交系統工作人員的士氣低落。

在利比亞,儘管當地政府敦促美國重新開放駐的黎波里大使館,美國外交官還是選擇留在突尼斯開展業務。

在伊拉克,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依然開放,但它位於戒備森嚴的綠區,是一組以安全為第一要義的大型建築羣。

在古巴,美國大幅縮減了大使館的職能,公開的部分理由是防範所謂的“哈瓦那綜合症”。

今年4月7日,隨着俄軍從基輔北郊撤離,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呼籲外國使團回到基輔恢復工作,此後,土耳其、意大利等國陸續重開駐基輔大使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英國首相鮑里斯等歐洲領導人也先後訪問基輔。

不過,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4月18日明確表示,美國總統拜登不會前往烏克蘭。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5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媒:關閉使館兩個多月後,美國開始討論讓外交官“重回基輔” - 楠木軒